武则天在位时重用哪些人才(从武则天掌权时期的一个故事说起)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奠定了隋唐之后历代封建朝廷的治理体系。这一影响中国古代1000多年的隋唐官制是如何形成并确立的?还有哪些机构组成?这些机构又是如何运行的?

武则天在位时重用哪些人才(从武则天掌权时期的一个故事说起)(1)

任何一个朝代的中央机构,它的组成都是纷繁复杂的。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央官制,我们先从武则天掌权时期的一个故事说起。话说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先是立唐中宗称帝,又借口唐中宗昏庸,废黜了他,改立唐睿宗,自己走到前台,临朝称制,接着便是官民改易运动。武则天将现有的机构都换上了女性色彩,比如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更名为鸾台,秘书省改称麟台。原来的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刘祎之,他的官职就变成了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

这个刘祎之心系李唐王朝,忠于唐睿宗。他眼看着武则天就要改朝换代,篡夺李家的天下了,他心底是反对的。有一天,刘祎之私底下发牢骚说;太后既能废昏立明,何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可叹的是啊,周围的人转身就向武则天告密了。武则天大怒,对左右说,刘祎之是我提携重用的人,竟然有背叛我之心,难道对得起我的恩情吗?

武则天马上给刘祎之罗织罪名,很快就有人出来告发,说刘祎之接受契丹部落的黄金贿赂,而且还私底下和其他官员的小妾私通。武则天下令对刘祎之立案调查,他派来使者向刘祎之宣敕,传达对他的调查决定。刘祎之正义凛然地反驳道,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刘祎之他是凤阁侍郎,他说不经凤阁鸾台,就说这个来的使者宣布的命令没有经过他的手,何名为敕?也就是说刘祎之根本就不承认这道命令的合法性。我这个中书侍郎都不知道的命令,怎么能够称为敕令呢?

刘祎之哪来这么大的胆子公开质疑武则天命令的合法性?更奇怪的是,使者面对刘祎之的质疑,竟然是哑口无言,悻悻而归。武则天听到汇报后,立刻就以罪名赐死刘祎之。《唐律疏议职制律》明文对悍至使得罪名,武则天呢,并没有绞死刘祎之,而是赐死于家。如此刘祎之可以免去公开行刑的羞辱与疼痛。而且刺死通常带有政治待遇,除非是特指规定赐死对象可以保留生前的政治待遇,不抄没家产,不罪及家族,子孙后代官职照旧,科举依旧。

而公开行刑的人就没有这些优待了。所以武则天的狠毒之处就在这个地方。一方面他残忍地剥夺了刘祎之的生命,让坚强抵抗的刘祎之感受到了自己的威力。另一方面,因为是改公开的绞死为在家赐死,刘祎之还要向武则天上表谢恩。

垂拱二年686年八月,宰相刘祎之就在自己的私宅里自尽了。刘祎之与武则天的抗争以失败结局,那么他抗拒武则天的底气到底是从何而来?武则天派人传达的命令到底算不算数?是否合法呢?要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要深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去分析了。

话说隋文帝杨坚创建了隋朝,他是篡夺北周小皇帝的江山得来的。杨坚是北周的大宰相,他以宰相府为核心,设置僚属,积蓄力量,逐渐就架空了皇帝,最终谋权篡位成功。杨坚当上皇帝后,首先思考如何巩固权力,他自己便利用制度的漏洞树立了恶劣的榜样。如何防范其他人有样学样,像他一样篡夺隋朝的天下呢?客观上来说朝廷中枢政务繁杂,不是一个人能够独断的,皇帝必须要寻找其他人分担行政,也就是说皇帝一定要与其他人分享权力。

之前的做法是设置宰相,由宰相来辅助皇帝决策和行政。杨坚当过宰相,董卓,曹操,司马昭,萧道成,萧衍,岑霸先等等,野心家也和杨坚一样担任过宰相。一想到这一长串的野心家的名字,杨坚对现行的宰相制度就打了大大的问号。宰相当中的相字带有副的辅助的意思。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就纷纷设置宰相,主管行政事务,小事直接就决策施行了,大事呢。决策以后,报请君主裁定。秦国建立以后,正式确立了宰相统领百僚,处理天下政务,甚至掌握人事权的制度。宰相开府辟僚自成一套与皇宫并行的机构,形成了相权。相权来源于皇权,但独立性很大,分割制约了皇权。汉武帝时期,宰将田蚡大揽实权,对人事安排颐指气使。一次,汉武帝刘彻愤怒地质问道,宰相安排完官员了没有?寡人也想任用几个人。当时宰相统领三公九卿,士大夫遇到事情,先到宰相府汇报协调,汉武帝就感觉到大权旁落,直接提拔身边处理档案典籍的低级文官尚书,用尚书直接来传达圣旨,进而协助处理政务咨询,顾问决策。尚书们迅速就架空了现有的以宰相为首的决策机构。

随着尚书们职权明确,机构扩张,最终形成了尚书台。此举发生在汉武帝强化皇权的大背景下,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转折,也是宰相制度遭遇的第一场大冲击。东汉光武帝将三公并列为宰相,同时强化尚书的力量,扩大尚书台的机构,设了六曹尚书,尚书台开始直接施政,向下发号施令,宰相的权势就进一步受到削弱。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大权在握,成了事实上的宰相,反倒是有了宰相之名的太尉司徒等人反过来要请求兼任尚书令。否则啊,就是假相,只有以三公之尊兼任尚书令的人才是真相。

新的问题又来了,尚书令成了皇帝忌惮的新对象。东汉后期,尚书令已经不常被皇帝常常任命官员领尚书事,或者录尚书事,主持尚书台的实际工作,但是不授予真正的名分。即便如此,领录尚书事的人依然是实质上的宰相,比如霍光、诸葛亮等人,都是以此身份主持过尚书台的实际工作。

为了制约尚书魏文帝,曹丕又提拔了身边的另外一群低级官员中书来处理机要,起草诏令。中书原来是近侍文官,曹丕设置了中书省,以中书监为长官。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的权力下降,中枢取而代之。可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中书监成了威胁皇权的新对象,皇帝们就把目光又投向了替自己处理日常事务的近侍:侍中。南北朝时,侍中机构扩张为门下省,尤其是在北朝政出门下,门下省成为了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而在南朝呢,侍中与中书令平分秋色。中书省、门下省共同掌握实权。至于名义上的宰相,三公和原来飞黄腾达的尚书令,如今只是遵命执行而已。

现在杨坚赢得了天下,如何杜绝相权对皇权的威胁,成了他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他可以延续之前皇帝的做法,设置新的机构,取代中书门下的先前的实权部门。可是这种思路造成朝廷机构人员臃肿,并且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新的威胁皇权的宰相出现。那么,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杨坚进行了怎样的制度变革?他的变革对后世朝代的中央官制有着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杨坚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的职衔,安置德高兴荣的忠臣,不负实际的责任。杨坚另设了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来负责实际的行政,成为真正的行政中枢。内史省就是原来的中书省,因为要避杨坚父亲杨忠的名讳而改成了内史省。三省的分工是内史省负责决策,长官称内史令,门下省负责审议,长官称纳言,尚书省负责日常政务,至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三者分担行政的不同阶段,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之中,尚书省政务最为繁重,又分成立吏、礼、兵、民、刑、工六个部,处理相应的事务。

吏部负责人事安排,礼部负责礼乐文教,兵部处理军政武备,民部在唐朝的时候避李世民的名讳改称户部,掌握财富民政,刑部负责司法、刑狱,工部掌管土木、营造、工程、水利等等。各部的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为侍郎,每部的下面所司,各司的长官为郎中,员外郎。我们熟悉的大诗人杜甫,北宋词人柳永都曾经获得过工部员外郎的职衔。

隋朝设立六部以后,之后的各朝官制基本上就此固定,再也没有大的变动,几乎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小修小补。同时,太常,光禄,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等等机构依然保留,但是权责和规模大大缩小,协助六部处理相应的政务。他们从秦汉的行政主体退化为了行政辅助机构。唐朝基本照搬了这套体制作为自己的中央行政框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中书省负责各处表章文书的上传下达,就军国大使官员的任免提出建议,并且负责起草,宣布诏令,强化决策机构的职能。

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中书侍郎,门下省负责审议中书省的决策与诏令,对于不当之处提出意见,并且有封驳奏还的权利。长官是侍中,侍郎。尚书省是最高的行政衙门,负责正面的贯彻落实,长官是尚书令,左右仆射,尚书左右丞。唐代的大诗人王维就担任过尚书右丞,史称王右丞。尚书省直接处置人财物,最容易切权扩张,尚书令的实权仅次于皇帝。所以一般不轻易授予他人,由尚书左右仆射同时负责政务。

早在隋朝的时候,尚书令就很少实授,左右仆射就是事实上的尚书省长官。新唐书,百官制概括三省制是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唐朝最高决策的流程就变为了皇帝与宰相们商议大事,交给中书省提出一个草案,经过门下省审核同意以后,再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由尚书省来执行。因此,开头的故事当中,刘祎之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摆在白纸黑字上面呢,它是没有办法反驳的。我们从这句话当中啊,可以看到鲜明的分权制衡。

三省辅助皇帝共同决策,下达诏令,另一方面呢,决策和行政权都分散了,再也难以出现,全程不可能出现大权独揽,阴谋篡位的宰相了。皇帝的权利表面上看依然受到三省的限制,但比之前啊,皇权和相权一对一的对峙已经是好了很多,皇权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上涨,刘祎之在与武则天的对抗当中啊,就一败涂地,被迫自尽。刘祎之死后不久,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表明在三省六部制下面皇权的状况。

唐中宗时期,韦皇后家族及安乐公主,上官婕妤等人大肆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奴婢佣人,只要他们能够行贿30万钱,就能够甩开正常的朝廷人事制度,直接得到唐中宗亲笔敕书任命的官职。唐中宗虽然顺从妻女的意思,但毕竟对这种非正常的人事任命心里没底,他把这些敕书都斜封,而且上面所书的敕字是用墨笔书写,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分的敕命明显不同。最后从侧门交付给中书省办理。中书省拿到后,因为任命不是经过中书省门下省,而是由皇帝直接发布的,他们呢也不过问,还是机械地将这些文件向有关部门传达而已。

当时朝野对这些走后门非正式默任的官员很看不起,称呼他们是斜封官。当然也有官员在执行过程当中阻止这些任命,比如吏部员外郎李朝隐就前后阻止了1400多名斜封官的任命,由此可见啊,这批人数量之多,由于人事制度政出多门,官员任命太烂,导致啊朝廷的各个衙门官员总量大增,办公室都坐不下人了,舆论讽刺为三无坐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唐中宗在妻女的蒙蔽下可以强硬地为所欲为,但是在制度面前还是心虚,不敢光明正大地为所欲为。

那么在三省六部制下面,宰相的变迁还存在什么样有趣的过程呢?三省六部只是集体宰相制,三省长官和尚书左右仆也都是宰相。在实践当中,个别资历深,个性强,守望高的三省长官就有可能成为这个群体的领袖,成为威胁皇权的新的权项。那么,历代皇帝对此是如何加以防范的呢?

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通常是合署办公。一开始呢,双方聚会的地点是门下省的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从侍中迁任中书令,将政事堂案也迁往了中书省。后期呢,尚书省的长官也参与到政事堂议事。三个省的长官啊,先在政事堂议定的事情,然后再奏文请旨。从此,政事堂就成为了宰相们议事和办公的场所。贞观八年,尚书右仆射李靖因病请辞,唐太宗没有答应,要求他带病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本意是处理章奏授予官员宰相的权利,后来呢,逐渐演变成了官名。

永淳元年,唐高宗命令门下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说,职务同中书令,侍中,有权进入政事堂议事。此后,凡是带有同中书门下三品衔的都是事实的宰相。这两个头衔都将中书门下合称,这是因为中书门下日益混为一体。贞观元年,大臣杜淹以吏部尚书之职参与朝政,也就是进入政事堂议事。此后其他人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等等名目日渐增多,都有权入政事堂议事。

综上所述,不论是平章事,同中书门下,还是参与政事,都不是三省的正式长官,甚至不在三省办公。但是呢,是行使宰相的实权。皇帝可以轻易将众议的官员捧上宰相的高位,又可以将不再信任的临时宰相们打回原形,继续担任他们原来的本职,这就极大地稀释了正式宰相的权势,而且给皇帝随意增减宰相大开方便之门。此例一开,皇帝自认为找到了防控相权的妙方,放开使用资历较轻或者不符合惯例的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参与政事,干宰相的事儿却不给宰相的崇高待遇。这样呢,即便于控制新人,又可以削弱旧人。

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正式宰相,就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虚衔,实际主持的宰相则成为了临时的差事。进入宋代以后,中书省与门下省正式合并为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平章事,政事堂依然保留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政府。

宋朝官制以冗杂重叠组成,除了枢密院掌握军事外,又有三司使掌握财政,宰相的军权,财权都遭到了剥夺,三省制已然是名存实亡。元朝则废除了门下尚书两个省,以中书省主管行政,地方行政得以中书省外派的行中书省即行省来负责。明太祖朱元璋则进一步强化军权,废除宰相,罢中书省,权分六部。这次六部制最终取代了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可算是隋朝,唐朝,宋朝三个朝代的中央官制。他奠定了隋唐之后朝廷的治理体系,蕴含在其中的分权制衡的思想也闪耀着政治智慧的光芒。但是,三省六部是古代专制皇权强化的重要一环,他的制衡是朝臣内部的制衡,并非是对皇帝的制衡。中书省是三省的核心,掌管决策。贞观18年,岑文本被任命为中书令,位列宰相的核心。他不喜反忧,母亲就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岑文本回答非君非旧,过度承受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亲朋好友前来庆贺,岑文本却说今受吊不受贺。这是因为啊,岑文本并非房玄龄,杜如晦那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旧部,甚至都不属于唐朝的开国阵营。

相反是投降唐朝的割据势力的旧臣。李世民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令,不是看重他的决策能力,而是岑文本是闻名于世的文人,写得一手好文章,同时做人老实,工作认真,皇帝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中书令,而不是思想活跃,独立思考的决策者。三省六部制说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收看下一集的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