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重点词句整理:高中语文学习干货
专题二 语气助词(句首/中/末),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重点词句整理:高中语文学习干货?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重点词句整理:高中语文学习干货
专题二 语气助词(句首/中/末)
乃:
代词 ①二、三人称②此,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
副词 ①是②才③就④竟然
之:
代词 ①人,事,物,时,地 ②我: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你,您④这,此
若:
代词 ①你(的):若毒之乎? ②他(的)
连词 ①如果 ②选择,或者:愿取吴王若将军头。
副词 仿佛,似乎
助词 ……的样子
为:
介词 ①替②向,对③为了 ④因此 ⑤被
助词 ……呢:何辞为?
因:
介词 ①因为 ②依照 ③趁机 ④依靠⑤通过
连词 ①于是,因而:因拔刀斫前奏案。②因为,由于
而:
连词 ①并且②却③然而④而且⑤地,着⑥假如,如果: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代词 ①你(们)的:而母立于兹。②这样:君而妾亦然。③而已:罢了
焉:
代词 ①哪里,什么,谁②他(们)
助词 表肯定的语气:吴之民方痛心焉。
且:
连词 ①并且,一边……一边……②况且 ③却:穷且益坚。④尚且
副词 ①将要②暂且,姑且③近,将近:年近九十。
然:
连词 ①然而②如此这样,却还……: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③那么:然则
代词 这样
助词 ①……的样子
副词 ①对②就,便: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专题三 文言句式及语法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2)疑问句代词: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是之(焉)为标志:何厌之有?(4)惟(唯)……之(是)……:唯余马首是瞻。
(5)“以”的宾语:全石以为底。(6)……之,谓,也:其李将军之谓乎?
谓语前置
(1)感叹句:甚矣,汝之不惠!
(2)疑问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3)古诗
(4)少数肯定句
定语后置
(1)……(之)……者:马之千里者。(2)……之……:蚓无不牙之利,筋骨之强。
(3)有……者:客有吹洞箫者。
修辞
对偶 双关(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对比(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
仿拟
设问
比喻
押韵
字词巧排
请讲普通话,讲清普通话。
粒粒辛苦来不易,份份佳肴当珍惜。
文言虚词(一部分)
(剩下的下一期发)
【而】
(一)用作连词
并列项“换序意不变”。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且”,“并且”。
①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时间、事理上的前后顺承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可是”,“然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也可不译。
①“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这仇,岂敢无死乎?”
②诸群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表方式,状态,可译为“着”,“地”。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也可不译。
①吾尝跳动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等。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①缦立(久久地站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
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士兵惊骇的声音)而坏都舍。(《察今》)
(四)复音虚词
“而已”用于陈述句末,表陈述语气,译为“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