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入职管理流程与内容(三招轻松解决新员工入职管理难)

员工入职管理流程与内容(三招轻松解决新员工入职管理难)(1)

做好新员工的入职管理,有助于新员工更快地融入企业,有助于新员工与团队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降低新员工的流失率,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所以,这对组织与个人而言,这都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公司是一家正规的全国连锁保健品销售公司,规模庞大,目前已有100多家连锁分公司,而且业务还在迅速扩展当中。但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人才危机。由于大家对保健品这个行业存在偏见,再加上市面上一些不良企业欺骗老年人的事情层出不穷,很多人都不认可这个行业,所以企业招人越来越困难。许多刚刚入职的员工,没上几天班,就离职了。这是一份需要不断积累客户资源的工作,如果只工作几天、几个月,业务能力很难得以提升。当然,薪水也很难涨起来。

人力资源总监经过分析后发现,企业之所以留不住人,问题出在新员工入职管理上。首先,新员工入职后,没有进行统一、正规的培训,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对这个行业的偏见;其次,招聘的时候会对员工说,公司如何的好,等员工入职后,发现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心里会产生落差;再就是,新员工薪水较低,入职后,大家经常在一起发牢骚,如“工作这么难,薪水这么低”,破坏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据此,人力资源部拟定了详细的员工入职管理手册,并对新员工进入统一的培训:企业重视、关心新员工;举行欢迎仪式,每个人都配备一名导师;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积极引导、鼓励业绩差的员工;上司重视与新员工的沟通;关心员工的生活等。

之后,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更为融洽,员工离职率也降低了,新员工成长速度更快。

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把人招来就没事了,至于能不能留住员工,那是部门与企业的事。其实不然,新员工录用与入职管理是招聘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的工作呢?(图4-5)

员工入职管理流程与内容(三招轻松解决新员工入职管理难)(2)

图4-5 入职管理内容

1.前期准备工作要细致

员工入职管理流程与内容(三招轻松解决新员工入职管理难)(3)

新员工报到前,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要提前与其进行简单、温馨的沟通。如确认入职时间、入职时所需提供的有关资料(如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照片等)及相关用品、物品是否已带齐,同时,也要询问下是否需要其他协助(如是否需要安排车辆到车站迎接),让员工感觉到家的温暖与关爱,使他在进公司前对公司有一个好印象。另外,招聘专员还要提前与部门领导对接好相关事项,如确认入职日期、办公地点及办公设施,以及住宿是否落实等。如新员工因故不能如期入职,应在得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内通知员工所在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

另外,准备好一份详细的《入职说明》,《入职说明》内容包括岗位名称、所属部门、汇报对象、岗位职责、岗位辅导员、入职当天流程、入职后工作安排、何时入职培训、培训考核及要求、上下班时间、所需证件及资料等、着装要求、公司就餐安排说明。

2.按标准流程办理入职手续

员工入职管理流程与内容(三招轻松解决新员工入职管理难)(4)

新员工正式上班第一天,由部门领导组织部门全体员工举行简短的欢迎仪式,由部门领导致欢迎词,欢迎新员工的加盟。之后,发放《员工手册》,并做好登记工作。同时,就《入职须知》相关事项向新员工进行确认,看其是否真正理解其中的相关内容,如有疑问,由招聘专员作解答。按照入职流程办理入职登记手续,在办理入职手续时,要帮助新员工解答一些疑难问题,强加其对公司及相关制度的了解与认识。

除此之外,为新员工安排入职指引人和部门引导人。一般来说,入职指引人由招聘专员担任,部门引导人由部门直接领导或岗位辅导员担任。入职指引人和部门引导人主要对新员工提供指导与帮助,协助新员工办理入职手续、领取必备的办公用品、熟悉公司制度。让新员工熟悉部门同事、领导及工作环境,并让新员工逐步了解工作流程、工作职责、部门工作环境、人员情况、在职专业培训、软件引用、客户、供应商,直到周边环境信息,如吃饭地点、吃饭时间、住宿地点、业余消遣等。

3.入职跟踪及反馈要到位

员工入职管理流程与内容(三招轻松解决新员工入职管理难)(5)

新员工入职一周内,人力资源部门要安排人员向其部门领导或同事了解新员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并找新员工谈心一次,将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相关领导与新员工本人。如果新员工人数超过7人,要在一个月内召开一次座谈会,并邀请部门负责人一起听取新员工的相关信息反馈及建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在一个月内将新员工的各项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给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如有需要,可以报送所在部门负责人及其他有关领导。

人力资源部门是入职员工的引荐部门,也是在公司接触的第一部门。做好新员工入职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它有助于新员工快速融入到企业、工作、同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