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唐僧人物性格(西游记人物解析)

唐僧这个人,历史真实存在,原名陈祎,是唐朝著名高僧,法号玄奘因为是唐朝人,被后世民间称为唐僧在《西游记》中,“三藏”这个称呼,是唐皇李世民所赐的“雅号”,原文是这样表述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西游记唐僧人物性格?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西游记唐僧人物性格(西游记人物解析)

西游记唐僧人物性格

唐僧这个人,历史真实存在,原名陈祎,是唐朝著名高僧,法号玄奘。因为是唐朝人,被后世民间称为唐僧。在《西游记》中,“三藏”这个称呼,是唐皇李世民所赐的“雅号”,原文是这样表述的:

……太宗举爵,又问曰:“御弟雅号甚称?”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太宗道:“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玄奘又谢恩,……

唐僧,被人认为信仰坚定,人妖不辨,贤愚不分,迂腐至极。唐僧无疑是一名诚心向佛、信仰弥坚的佛教信徒;但说他贤愚不分、迂腐至极就不切合实际了。而作为一介凡人,让他能分辨出人妖来,那是强人所难。孙悟空能识别出妖怪,是因为他法力高强,具有火眼金睛。

下面我来详细解析一下,唐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一、唐僧对教义能便宜行事

唐僧虽然是名信仰坚定的佛教徒,但不墨守成规,对佛教教义能做到便宜行事,临机应变。“出家人不打诳语”是佛教徒最基本教义,但唐僧为了“取经”大义,可以放弃这一教义。在《西游记》中,唐僧有两次撒谎欺骗他人。一次是欺骗孙悟空;一次是欺骗强盗(笔者只对唐僧这两次撒谎印象深刻,还有没有在其它撒谎,笔者没有印象)。

唐僧欺骗孙悟空,大家都知道,就是骗孙悟空戴上“金箍”。原文如下:

……行者去解开包袱,在那包裹中间见有几个粗面烧饼,拿出来递与师父。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行者道:“好师父,把与我穿戴了罢。”三藏道:“只怕长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罢。”行者遂脱下旧白布直裰,将绵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着身体裁的一般,把帽儿戴上。……

大家知道,这“嵌金花帽”就是金箍,是菩萨送给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竟然被唐僧说成是自己“小时穿戴的”,更有甚者,还谎称戴上帽子“不用教经,就会念经”,“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没人教你,怎么能识字?不识字,怎么能念出来?这连一年级小学生都不会信的谎言,孙悟空竟然信了。可叹猴子涉世未深,想不到唐僧有这样的弯弯绕,没能识破唐僧的谎言。

唐僧另一次撒谎是欺骗强盗。在第五十六回,因故(感兴趣的话去读原著)唐僧骑马走在了前边,遇到几名强盗,跟他要盘缠,他没有,就要打杀他唐僧,于是唐僧便谎称走在他后边的徒弟孙悟空有几两银子。《西游记》表述如下:

……(唐僧)只得打个诳语道:“二位大王,且莫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银子,把与你罢。”……

这件事情,唐僧把实话告诉给了孙悟空:

……三藏道:“我说你身边有些盘缠,且教道莫打我,是一时救难的话儿。”……

这两次说谎,足以说明唐僧,遇事能随机应变,对教义能便宜行事。这两次违反佛教教义“出家人不打诳语”,不仅可以理解,而且还应该称道。如果不骗孙悟空戴上金箍,桀骜不顺的孙悟空肯定不会俯首帖耳,说不定会杀死多少凡人;如果不欺骗强盗,强盗就会把他唐僧打个半死,影响取经进程。而孙悟空法力高强,凡人是伤害不到他的。

二、唐僧老谋深算,绝对的领袖人物

纵观《西游记》全书,唐僧总共念了10次“紧箍咒”,每次遍数各不相同。这十次有4次是因为猪八戒挑唆,让唐僧念的“紧箍咒”。最著名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唐僧念了3次“紧箍咒”,总共念了20多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表面看来,唐僧是被猪八戒挑唆才念的,其实不然,实际是唐僧借助猪八戒的挑唆收拾孙悟空。尽管唐僧是肉眼凡胎,不能识别妖怪,但他是“修行十世”的高僧,可以说文化知识、生活经验都极为丰富,对猪八戒的挑唆不会看不出来。第一次不信孙悟空信猪八戒信妖怪,说得过去;第2次还不信孙悟空,就说不通了;第三次还不信孙悟空,那就更没道理了。笔者认为,唐僧是故意不信。唐僧为什么要故意不信孙悟空呢?让笔者来给分析一下。

首先,孙悟空不知道顺从领导,还讽刺、取笑领导。

大家知道白骨精第一次变成18岁美妇来欺骗唐僧,孙悟空认出是妖精后,告诉了唐僧,唐僧不信。孙悟空对此就讥讽唐僧。请看:

……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那长老原是个软善的人,那里吃得他这句言语,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

作为团队的一员,这样讥讽领导或说取笑领导,领导心里肯定不痛快。这时,孙悟空正好还把白骨精第一个幻身打死,而猪八戒因心里记恨孙悟空还进行了挑唆(猪八戒记恨孙悟空缘由,请见“《西游记》人物解析——猪八戒”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36663653703877152/?log_from=a1c823fcddfba_1684919195966)),唐僧借势而为,念“紧箍咒”就成为必然;不过,公正说来唐僧这次上白骨精的当,确实有可能,他毕竟肉眼凡胎,所以,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唐僧有意借机收拾孙悟空,这次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第二次,白骨精变成80多岁老妇人,孙悟空明确指出,老妇80多岁,女儿18岁,是不可能的。但唐僧就是不信。这常识性的知识,唐僧都不顾及,就说不过去了。常识性的东西,唐僧为什么不信?因为唐僧不肯认错,即使心里认可,嘴上也不会承认。这次,唐僧“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

第三次,孙悟空把白骨精彻底打死,现出原形“一堆骷髅”,但唐僧还是不信。唐僧他明明知道,孙悟空本事大过猪八戒,为什么信猪八戒而不信孙悟空呢?这就更说明唐僧是故意不信,是借机惩罚孙悟空。

除了三打白骨精这3次,还有一次孙悟空打死杨姓强盗,在猪八戒挑唆下,这次唐僧念了“十余遍”。这4次,唐僧念“紧箍咒”的根本原因,都是孙悟空不听话,不让他打,他还非打不可,不把唐僧的制止当回事。

其次,唐僧要让孙悟空知道,谁是老大。

世上有个公理,但大家都有意无意地不肯承认,那就是谁权力大,谁就是对的。唐僧尽管不能识别出妖怪,但他是取经团队老板。唐僧潜意识中认定,在取经团队,他唐僧说的就是真理,就是圣旨,他唐僧一句顶一万句。谁不顺从他唐僧,就得惩罚谁。唐僧心里独白:“你个妖猴,我不让你打,你就是不听,非得打,怎么就不顺从我?少妇、老妇、老头即使是妖怪,就假装它不是妖怪,有什么不可以?你跟我对着干,不给我面子,那我就要让你清醒清醒,这个团队,我是老大。”所以,唐僧无论如何也不会信孙悟空的话,一定要惩罚孙悟空。

作为取经团队老板的唐僧,不显山不漏水巧妙利用团队成员的恩怨,惩罚不服从领导的成员,而又不会导致别人说三道四,影响自己的名誉和声望。四个人的团队,两个人认为你应该受到惩罚,另一个保持中立,那这个人受到惩罚,完全说得过去,即使惩罚错了,也不会受到指摘。所以,当猪八戒暴露色心,被菩萨们惩罚后,孙悟空要把猪八戒踢出取经团队,被唐僧否决,唐僧他要留着猪八戒,以便他要惩罚孙悟空时,孙悟空辩解的话,猪八戒能给他唐僧编造出合适的理由,使得惩罚孙悟空顺理成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