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检察微元素 检察微文字钉上的音符

抚州检察微元素 检察微文字钉上的音符(1)

抚州检察微元素 检察微文字钉上的音符(2)

满怀喜悦的心情去检察院报到上班的第一天,办公室周主任主持我们三个新招干人员开了一个小会。

会上,周主任讲述了自己如何从读一年私塾、在部队上了六个月的大学速成班后当文书、直到现在负责院里文秘工作的成长过程。之后,周主任对我们三个年轻人说:“小徐、小赵两个到刑事检察科工作。小杜,你学习成绩好,语文考分高,就留在办公室工作吧。”说是留在办公室,实际上就是接任打字员。当时我不能理解,难道我的成绩好就要干打字员吗?

直到后来我真正干起了打字员之后,才理解了周主任讲述他成长经历的良苦用心。至此,我为做一名打字员而自豪,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电影《打击侵略者》里的打字员饰演者华文莲的形象。

那时使用的是手敲键盘打字机,我的前任打字员告诉我:我们院的这架上海“双鸽”牌打字机是全县各机关单位中最好的一台。因为我对打字还不熟悉,也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只知道是新买的。后来知道,这台打字机橡胶辊筒软硬度适中,键盘不卡字钉,偶有手腕用力不均匀时,字钉也不会穿破蜡纸。

学打字的第一道关口就是记字盘。交接第一天,前任打字员用了一天的时间,将两张蜡纸拼接在一起,给我打出了满盘的字谱,然后用油印机给我缮印出来,方便我把字盘死记硬背下来。

两张蜡纸拼接在一起,几乎占满了整个油印机的网面,要把两张蜡纸天衣无缝地拼接在一起,既不压字,又没有断面,不至于印油浸入印纸,很困难。

一连印了五、六张,才有一张还算比较清晰的字谱。我站在一旁帮忙,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大胆的设想,但仅仅是一种设想,没经过实践,不敢说。

键盘里共有两千四百多个字,机架的旁边高高地摆放着六个小木盒,木盒里还有三千六百多个备用字。前任打字员给我的那张键盘字谱是以偏旁部首排列,只有检察机关常用的一些名词被调到了键盘的中心位置,调过的字杂乱地放在了其它字格里。

我不可能在短期内记住这两千多个枯燥无味的汉字排序,只能先记偏旁的位置,然后在实际操作打字的过程中再逐步加深记忆。

打字的操作技术很容易掌握,一上午就学会。按动字钉掀钮,字锤通过机钩从字盘上抽取字钉,然后敲击辊筒上的蜡纸,字锤自动复位,字钉落到原来的字格孔内。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意大利人佩莱里尼.图里发明的打字机,代替了手工书写、誊抄,也使文件更加规范、美观、实用。噼噼啪啪的打字声和油印机在我年幼看电影时曾一度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场景,如今我却成了打字机前的主角。

我独当一面承担起打字任务后,还没有完全记住字盘,等待打印的材料却纷沓而至,压力很大,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加点。

大多数的打印材料都来自于刑事检察科。一天下午临近下班时,刑检科王科长走进了打字室。王科长问我:“小杜,你晚上还加班吗?”我点点头。王科长说:“晚上到我们科喝羊肉汤,我们聚餐。”

王科长走后,我继续打材料,约两个多小时后,刑检科的同志来喊我,说羊肉汤已经熬好了,要我去喝。我推门走进刑检科,大家围坐在四张办公桌并在一起的餐桌旁,鼓掌欢迎我。老科长拉我坐在他身旁,说我每天加班辛苦,今天是大家特意为我举办的聚餐。我一激动,眼泪差点流出来。

桌上摆着从街上买来的卤菜和两瓶高粱大曲酒,煤球炉子上放着一口大钢精锅,锅里散发着羊肉的香味。饭后听那两位同批招干的同事说,这顿饭是他们科里的同志兑钱操办的,考虑他俩工资低,没收他俩的钱。

我的劳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工作也更加努力了。中午快下班时,赵科长送来一份不批准逮捕决定书,说下午上班就要急用。我中午没有去食堂吃饭,赶在下午上班之前打印了出来。

按讲,我的打印稿要先交承办人校对、修改后才能油印,考虑赵科长急用,我是自己反复校对,确保毫无差错后才油印的。下午,赵科长拿到印刷稿,一连看了两遍,非常满意,称赞我说:你做事真认真,谢谢你了!其实,真要感谢的是赵科长。他的这篇不批捕决定书是我打印的同类法律文书中写得最完美的一篇。文书中用了许多文字陈述不批捕理由,说理详细,有理有据,文式规整,用语规范,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有一次打印一份起诉书,最后一句“特依法提起公诉”中的最后一个“诉”字落在了最后一面,我自己看着总觉别扭。怎么办?现在的电脑只需调整一下字距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那时可不是这么简单。

解决的办法是用蜡油把前页的最后一行涂抹掉,调整机器的字间距。虽然只是一个字,但加上句号,就是两个字的位置;我还想在落尾处再空出一格,以便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时能够一目了然。涂抹一行调整一个档位只能空出一个空格,我涂抹两行调整了两个档位,虽然落尾出多空出了两个空格,字却明显挤挤巴巴,整个一面法律文书显得很不协调。

无奈,我只好推倒重来,又重新打一份。打一张蜡纸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我又枉费了将近两个小时。文书打印好后,承办人拿着起诉书来找我,说是院里的“此页无正文”印章找不到了,这最后一页只有落款,没有正文,需要调整字格重新打印。

我真的无语!稍事平静后,突然有了注意。我从字盘里找出“此页无正文”这几个铅字钉来,绑在一起,作印章用。字钉印章盖上后和原来的印章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从此,我创造的“此页无正文”印章就这样用了好长一段时间。

一天,办公室李大姐拿了一张公函到打字室,她说:这公函只需要印一份就行了。我问她:用蓝色复写纸打印出来行吗?她吃了一惊,问我:复写纸怎么打印?我说:其实,我也没打印过,只是自己想的。

还是前任打字员在给我打印字谱的时候,我脑子里就有了这种想法,李大姐今天终于给了我一次实践的机会。她找来一张16开的复印纸,我在桌子上把复印纸铺在文件纸上,文件纸下再垫一张铺垫纸,复印纸上面放一张稍厚的硬纸,做出文头的标记,整齐地安装在辊筒上,从标记的下面一行开始打印。

我打印得很仔细,每次掀动字锤用力都很均匀,文稿上的每句话我都认真记住,唯恐出现一个错字。因为不能修改,无论是格式,还是文字,一旦打印出错,前功尽弃。

打完之后,取出文件,文件字迹清晰,规范整洁,李大姐反复审视,一个标点符号上的错误都没有,她向我伸出了大拇指。

派住看守所孔检察员被评为全省检察系统先进个人,出席先代会的发言稿是他自己写的。老检察员是县委秘书出身,不但字写得别具一格,不好辨认,文章也写得高深,有许多生僻字,在字盘里找不到。发言稿有二十多页,满眼都是认不出来的字和字盘里很少使用的生僻字,这是对我打字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没办法,我要先找孔检察员读稿,在他的提醒下,每读完一句,就记下来,等于是把他的发言稿全部誊抄了一遍。

有了我自己的誊抄稿,接下来的打字工作也很艰难,许多的生僻字都要在那六个木盒里的三千六百多个备用字里去寻找。孔检察员的这份发言稿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打出来了,白天我要打印正常的法律文书,发言稿在晚上打,每天加班到凌晨一点多钟,眼睛熬红了。

虽然辛苦,收获很大。孔检察员文笔细腻,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成语,有些成语寓意高远,却又恰到好处。文体叙事清晰,看似成语叠加,实则妙笔生花;文到高潮处,一系列的排比句犹如排山倒海之势,气势恢宏。其实,我的收获远不止这些,那些生僻字和我不认识的字,让我似乎又走进了学校的语文课堂……

法纪检察科周科长手里拿着一本书,连续几天都是在打字室里站站又走了。我感觉他好像有事,就主动问周科长: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周科长欲言又止又无可奈何地告诉我,他从市院借来一本《法纪案件办案指南》,想打印出来给发给每位法纪干警一本;看我桌上的打印材料这么多,又不忍心开口。

我一下体会到了一名老科长那种关爱与忠诚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我能够想象到周科长是下了多大决心才向我开口说出这句话的,这份决心也是他对检察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

我被周科长深深地感动了,这点苦这点累对我来说又算什么呢。我继续每天晚上在打字室里加班打字。打字声透过窗户飘入夜空,引来了街上夜行者的回眸。我关紧打字室的门,尽量不让那噼噼啪啪的声音在办公楼里回荡,不在这沉寂的夜里惊扰了办公楼里住着的干警及家属们睡眠的梦境。

大约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这本书我打好了。同时我也吃透了这本书的内容,这为我后来到经济检察科办案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一年多后,我离开了打字室,耳边不再回响那噼噼啪啪的打字声,眼前也不再浮现字钉上流动的五线谱元素,但我却说不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只记得当我左手丢开机架拖板离身时,字盘仿佛变成了一本厚厚的大书,像是一本《康熙大字典》模糊了我的视线,虽然我终生都读不透,但却让我终生受益。

抚州检察微元素 检察微文字钉上的音符(3)

作者简介:杜艾洲,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宿州检察新媒体出品

审核:黄春雷

编辑:赵玉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