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

(1)“迭代”的《流浪地球2》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曾如此评价《流浪地球2》:这是一部远远超越了前作的作品,也是最具企图心的巨作,它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都足以让人惊叹,它是非常成熟的科幻电影,这个系列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目前所能达到最高的水准,它可以说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异数,会一直影响中国电影的未来。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1)

《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有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气质、风度、眼界、胸怀、传统、格局、刚毅、气魄、温暖与浪漫。如果非要比喻,它像极了庄子笔下的鲲鹏巨兽,气吞万里,壮阔雄浑,星河璀璨,恢弘磅礴。一方面,它有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粗粝“硬核”,另一方面,它又有着严谨的设定,缜密的剧本,工整的故事,一流的特效和堪称完美的影片完成度。

在电影的制作中,科幻类型与战争类型是公认最难拍摄的两大类型,《长津湖》系列的出现,证明国产战争片正式迈入体系化、流程化、制度化的工业时代,而国产科幻片的希望与顶峰,则属于郭帆导演和他的团队所打造的《流浪地球》系列。

最令人震惊的,是《流浪地球2》与第一部相比,有着肉眼可见的巨大进步,甚至,这已经不能用进步来形容,用比较科幻的术语来说,是“迭代”。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另一个经典的科幻系列: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流浪地球2》与《流浪地球》第一部,基本上就是《终结者2》与《终结者》第一部的关系。第一部“开天辟地”,一跃而出,已经拍的很好了;但对第二部来说,“很好”、“非常好”等形容词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它的褒奖,它已经超越了时代,是可以永久载入影史的超级巨制。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2)

《流浪地球2》幕后

这背后,是导演郭帆与他的幕后团队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与汗水,他们历时1400天,搭建了102个科幻主场景,置景展开面积超过90万平米,团队共绘制5310张概念设计,9989张分镜头画稿,制作超过6000镜视效镜头,超过95000件道具服装,以及超过2200个群演参与。

此外,《流浪地球2》还得到了国内工业集团的鼎力支持,比如上映后声名大振的徐工集团,据徐工流浪地球项目现场执行总监、徐工传动党委副书记马鸣介绍:“近半年时间,徐工先后投入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从时间、涂装、设备、人员、物流、现场执行等各方面为《流浪地球2》做好资源配置和保障。”

更令人感动的,是《流浪地球2》上映后,国家队的团建式喊话支持。包括中核集团、中国建筑、中国邮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大庆油田、中国航天科工、中科院物理所、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船舶、中国石化、中国核电等纷纷表态: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对此,《流浪地球2》官方回应:有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郭帆更是无比感慨的表示:我们背后的底气,其实是来自于这个国家。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3)

底气来自国家

我想,这才是一部国产科幻片应有的样子,它体量庞大,信息密度极高,建构了一个庞大的“流浪地球”电影宇宙。它有内涵,有话题,有外延,有周边,有成熟的IP应该有的一切艺术元素与商业价值。它的出现,代表着以郭帆为代表的中国科幻类型电影制作团队的真正崛起,它的背后,是电影的工作化与大国重工之间的强大联动与背书,是隐于其后的强悍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现。

如果说,中国未来也能出现一个如詹姆斯·卡梅隆那样的电影工业技术巨匠型导演,那么,或许最大的可能人选,就是郭帆。

(2)难忘的《流浪地球》第一部

在谈《流浪地球2》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流浪地球》第一部。

2019年2月5日,《流浪地球》第一部上映,11天后,我去看了数字3D版。那时根本不知道郭帆是谁,促使我观看这部电影的最大动力,源于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

第一次读刘慈欣,是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当时是世纪之交,科幻小说异常小众,在我那身处半岛一隅的故乡,不要说知道刘慈欣的人不多,就连《科幻世界》杂志都要跑遍大半个县城,问过好多个书报亭才能买到一本(是的,那还是一个书报亭遍及城市的时代)。通过阅读刘慈欣(及王晋康与何夕),出身乡村的我了解了许许多多以前从不曾了解的“不明觉厉”的东西,仿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那是一个充满了星际、光速、飞船、黑洞、工业、殖民、物理与技术的异世界。后来大学时刘慈欣开始连载《三体》,我眼巴巴的追了大半年,在还未结集成书前,我就觉得,那真是一部只能用“顶级神作”来定义的作品啊。

至于中国的科幻电影嘛,对于从小就被《星球大战》、《独立日》这类好莱坞大片狂轰乱炸的我而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流浪地球》横空出世的2019年),都只能是一种说起来“无语凝噎”干起来“无从下手”想起来“无法实现”的幻想与奢望。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4)

《流浪地球》第一部

因此,在《流浪地球》第一部上映的时候,我其实并未怀抱太大的期望,纯粹是作为刘慈欣的拥趸,要支持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而去买票观看的。

观影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好,我应该是当年《流浪地球》粉丝中摇旗呐喊的最热烈的那批人,看完后我马上发了朋友圈,然后和周围的人一个一个推荐这部电影,后来网上给我们这批人起了一个专门的称呼,叫“自来水”,我就是《流浪地球》其中一个货真价实的“自来水”。

我记得自己当时看完这部电影后在朋友圈写下了“剧本极其细腻,制作极其用心,情感极其充沛,特效极其出色,配乐极其恢弘,笑点不少,泪点也很多,总之,这是一部类型电影大作,承上不遑多让,启下堪称典范”这样的文字。除了强大的特效,电影也呈现了强大的情感烈度,尤其是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一个中国式父亲的坚持、隐忍、奉献与责任几乎被他展示的淋漓尽致。

《流浪地球》第一部的出现是革命性的,它给中国电影观众尤其是科幻影迷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也因此,它的最终票房高达惊人的46.55亿,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五名(截至2021年)。《人民日报》更是亲自评价“《流浪地球》中体现的是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电影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就当时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而言,这几乎是一部国产科幻电影所能达到的,最高的艺术、商业与口碑极致了。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5)

《流浪地球》第一部,那时还有达叔

但实话实说,第一部虽然得到了观众与影迷热烈的追捧和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很多人也确实对《流浪地球》第一部是有着极浓烈的“偏爱”和“私心”的,是把很多的“同情”与“期望”放在了它的身上。人们觉得中国是时候应该出现这样一部电影了,大家失落了太多年,渴望了太多年,期盼了太多年,也等待了太多年,终于,它出现了,虽然它不完美,但它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它就像是一颗亟待萌芽的种子,承载着长辈们无限的美好祝福与殷切期待,它也最终不负所望,在历史的尺度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所以,即使在特效、摄影、画面甚至是故事逻辑的圆洽度存在某些缺陷的情况下,第一部还是用无比炽热的巨大诚意征服了国人。

这里特别要对诚意进行一下解释,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流浪地球》系列都让观众感受到了满到溢出的诚意,尤其是《流浪地球2》,有人说,上一次感受到这种诚意,还是刘慈欣写出《三体》三部曲的时候。作为山东人,我尤其能感受到老乡郭帆的心意,那种山东人恨不得把家底全部掏光甚至不惜借钱只为好好款待朋友客人的迫切心情在电影内外简直一览无遗。如果说有些电影工作者有10分力只愿出6分力、8分力,那么郭帆和他的团队就愿意出到100分力,这种诚意激发的力量,犹如核聚变,使电影整体澎湃着一种汪洋恣肆的热烈与激情。

(3)大国、大片,科技、科幻,稳了

时隔四年,《流浪地球2》重装上阵,郭帆挟首部余烈以王者姿态再度归来。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很多年后,人们在讨论《流浪地球2》的时候,估计还会想起另一部电影,那就是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某种程度上,《满江红》遭遇了2021年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同样的处境。是是非非,且留待后人说吧。

就《流浪地球2》而言,它已经实现了票房预期,截至2月10日,票房超过35亿。人们感到“愤怒”和“不理解”的,是这样的成绩相较《流浪地球2》的成片质量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人看来,《流浪地球2》票房如果达不到50亿,是一整代电影观众的责任。

我个人的观点是,在已经实现票房盈利的基础上,其实《流浪地球2》出现这种情况未必不是好事。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观看《流浪地球2》,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知晓它过硬的真实品质,会有越来越多的真正懂电影的人不断的为它“鸣不平”,甚至会把这种歉疚的心情顺延至未来的《流浪地球3》,从而为第三部增加不少“报复性观影”Buff。唯一期待的,是郭帆导演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以第二部的标准打磨第三部,时间长一点没关系,四年,甚至五年、六年,十年都可以,观众等得起,影迷也等得起,希望《流浪地球3》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流浪地球》系列成为中国影史最伟大的科幻电影系列之一。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6)

《流浪地球2》极其震撼

说回《流浪地球2》。

我并非去电影院看电影很多的人,因为在我看来,只有不多的电影值得在电影院观看,比如就2023年春节档的几部影片而言,唯有《流浪地球2》是必须去电影院看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工业大片才值得去电影院观看,如《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同样必须去电影院观看),而且必须是观看IMAX、CINITY、杜比等格式,因为它的制作标准决定了它必须以最大的巨幕,最高级别的亮度、帧率、色域、声音才能把影片完美的呈现出来,而所有这一切,有且只有电影院能够实现,如果在其它媒体上观看,效果会差很多很多。我觉得,最好的电影院,它就应该是一个充满了高技术装备的黑暗岛屿,最好的观影体验,永远离不开科技的加持与护航。

2月4日,在城市最好的IMAX影厅看完《流浪地球2》后,第一个感受是:“稳”了。

是的,作为刘慈欣最早最忠实的粉丝,作为《流浪地球》第一部最铁粉的观众,我对《流浪地球2》是有着先天的偏爱的,虽然事实上它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但我就是见不得有人说它不好,对于第二部,我曾经是忐忑的,因为之前放出的预告片其实并未达到我的心理预期,当时看完后的感觉,是可能与第一部差不多吧,但即使这样,我也觉得足够了,可以了,只要不比第一部差就行。

但看完电影后我知道自己错了,片方真的是把最精彩最震撼最动人的部分都放在了正片里,预告片只是惊鸿一瞥,而且这种故事复杂的史诗级科幻电影,也确实不太好剪预告片,因为你只有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长度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这部电影那伏脉千里草蛇灰线不急不缓中正大气的叙事魅力。应该说,郭帆某种程度上“欺骗”了我们,他明明做了一桌丰盛的满汉全席,却只挂了一个路边摊的小招牌。但,这也给了观众一种无法言表的巨大惊喜。

所以这个“稳”字,最能贴合我当时的心情。毫不客气的说,看完之后我是长长的呼了一口气,OK,不用担心了,与第一部相比,《流浪地球2》显然不仅仅是质的飞跃了,无论是体量(长达3个小时),还是故事条线(3线并行),还是CG特效水平,以及始终如一的冷峻写实风格,还有那内核极强的价值观输出,都远远超越了第一部,如果说第一部的比较范围还局限在国内,那么第二部则直接晋升至国际,即便是把《流浪地球2》放在国际影坛比较,它也依然不逊色于最顶级的好莱坞制作,它足以对标世界一流科幻大片。

这个“稳”体现在剧本、摄影、配乐、剪辑、美术、动作、服道化、录音、视效等各个电影环节的综合水准中。也就是说,《流浪地球2》几乎没有任何短板,在这个大前提的基础上,它的长板,又长的令人那么骄傲。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7)

《流浪地球2》稳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流浪地球2》还开创了中国电影整片进行虚拟拍摄的先河,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融合了动作捕捉、面部捕捉、虚拟拍摄系统、三维扫描等高端虚拟化制作设备。借助该平台,无论是导演,还是摄影执导抑或视效总监都可以把整个电影的细节预拍一遍,这样到实际拍摄时演员就能直观地看到“可视化剧本”。郭帆说:“虚拟化制作平台为电影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工具。”

像这样的技术革新,在《流浪地球2》的拍摄过程中还有很多。

比如片方为了更好的呈现震撼、逼真的视觉效果,使用的拍摄器材设备很多都是国内先例。其中由马克罗伯茨运动控制公司设计的泰坦(Titan)运动控制机械臂是全球运动机械控制臂里的技术天花板,是目前全球数控技术最高端的设备,剧组用的这台是亚洲首台,全世界的第三台。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8)

垂直起降式飞机

再比如影片开场刘培强师徒开的那架垂直起降式飞机(很多军迷看到应该会非常自豪),那个并非CG制作,而是用1∶1还原的道具拍出来的。电影的道具团队不但做出了机体外壳,还打造了内部的整个驾驶舱,屏幕、操控设备、起落架、专用轮胎等全都按照真实的飞机工艺设计制作。

《流浪地球2》的信息密度同样惊人,太空电梯、量子计算机、数字生命、人工智能,还有诸如“洛希极限”、“引力弹弓”等各类术语层出不穷。电影制片人、出品人关雅荻二刷《流浪地球2》后制作了一个长达159分钟的解读视频,里面是电影中不为人注意的90个细节,包括“序幕里的数字生命科学家是六个人,还是一个人的六个分身?”、“射击无人机训练镜头模仿赤道的确切日照阳光角度”、“郝晓郗手机屏保照片是自己儿子,有人说是第一集里的李一一”、“进入每天60小时制对应的细节”、“刘培强与韩朵朵的爱情信物:一个中国制造的换装轴承”等。甚至就连出场很短时间的图丫丫房间都饱含了大量细节,《流浪地球2》官博甚至贴心的分别从前期创意概念、构想、壁纸、书桌、兔子、绘本、小摆件、儿童画、隐藏细节、人物小传等多方面进行了解读,不得不说,《流浪地球2》是一部值得二刷、三刷甚至四刷、五刷的电影。

在漫长的电影史中,我们的科幻作品几乎一直都是空白,我们太需要《流浪地球2》这样的一部电影了,一部真正展示大国气度、大国担当与大国形象的科幻作品。《流浪地球》系列的到来,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4)郭帆:责任与情义

2019年,《流浪地球》第一部上映的时候,郭帆曾给电影取了个“小破球”的昵称,对此,他解释说“就像早些时候人们养孩子会叫小猫小狗一样,叫‘破球’感觉会更好养活”。

郭帆是典型的山东人性格:务实、低调、勤奋、重情义、敢啃硬骨头,还有一点必须要争一口气的执拗与坚持。没有这些,他拍不出《流浪地球》系列,这种不成功便成仁风险巨大的硬科幻类型片,已经成名的大导演是不愿意接拍的,因为要耗费的心血、气力、精神太多,而结果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又极其巨大,稍不留意便会折戟沉沙,在掌握着顶级话语权、顶级资源的“大导”眼中,这样九死一生的难关,是不屑也不敢去尝试的。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9)

郭帆导演

那郭帆为什么要干这件事呢?

《流浪地球2》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郭帆,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导演。

郭帆的责任感体现在他想为中国科幻电影提供一个经验,因而,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甘当先行者与探路者。他曾说:“我们当时(拍摄)有20多个电影学院的实习生跟着我们,这20多个人分布在所有的部门,他们每天只有一件事情,帮我们记录错误,杀青的时候,(记录本)这么厚啊,都没想到我们犯了那么多错,让他们帮我们去梳理,一一列出来之后,是一个(中国电影)工业化初步的流程,再拍几部之后把它积累出来,也许有一天这个东西可以变成一个教材,出现在电影学院,在上学的孩子们如果说拍类型片拍工业电影的话至少有据可循,至少知道我们这帮人犯过多少错。”让后来的年轻人可以踩着自己的肩膀创作,这是郭帆的胸怀,也是他的格局。

《流浪地球2》的电影最后,有着漫长的字幕,细致到木工、漆工、厨师、茶水、保洁都一一在列,每一个人都没有落下,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郭帆对于团队成员的重视、尊重与认同。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10)

《流浪地球2》庞大的幕后团队

据说,因为《流浪地球2》庞大的产业集群,不仅带动了2万多人的就业与生存,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复苏与崛起,就连电影周边的众筹金额都达到了以“亿”来衡量的惊人级别。

真心觉得,这样的一条路,才是每一个中国电影人都应该去追求和践行的。

除了责任,郭帆还是一个重感情的导演。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11)

“高级驾驶员韩子昂”——永远的达叔

郭帆在《流浪地球2》中用CG技术复活了第一部里吴孟达饰演的“韩子昂”一角,吴孟达曾说《流浪地球》是他拍摄的唯一“拿的出手”的作品,虽然当年拍摄时达叔要身穿几十斤的装备,拍完后一度窒息吸氧,但他从来都以拍摄《流浪地球》为荣,“高级驾驶员韩子昂”也成为达叔在无厘头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片尾出现的“谨以此片献给吴孟达先生”字幕更是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对于很多“权威”“大佬”而言,吴孟达既没名气,又缺乏影响力,单独用片尾字幕致敬实在“划不来”,但郭帆似乎极其喜欢干这类“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很多人都调侃郭帆是“化缘大师”,吴京的六千万就不必说了,就连刘慈欣探班都心甘情愿掏了二十万给剧组买盒饭,但我想,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无私的给郭帆花钱,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这份重情重义的人品吧。

的确,中国需要《流浪地球》系列这样的电影,中国也需要郭帆这样的导演。

即便如此,郭帆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表示:“这部影片其实对于我的褒奖太多了,太多的抬爱,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共同去完成,我们台前幕后这次两万多人的参与,才能完成这么一部影片,所以这个影片是大家的。”

由此,我们便不得不佩服郭帆,这是一个有梦想、有情怀、有责任感的导演,这样的导演,应该像国家珍稀物种一样,受到最大的爱护。

(5)关于周喆直

我还想特别谈谈周喆直这个人物。

虽然片方强调周喆直的人物原型是郭帆的老师(济宁市实验初中校长周喆直),但我想,明眼人都知道电影想要通过这个人物致敬的是谁。

尤其是,当老先生身着一身中山装,胸配红徽章,在逆光的暗影中如山岳般凝然而坐时,一瞬间,我忽然就看到了那位同姓老者的影子,那种温文尔雅的气度,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那种危机时刻力挽狂澜的压迫感和说服力,太像了,真的太像了。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12)

周喆直

在一部以未来为主题的科幻电影中看到了他的影子,心中的感动,无法言表。

只因我们太爱,那位老者了。

他只要站在那里,我们就会很安心。

所以在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出场的时候,尤其是那句未经AI修复的“点火”怒吼出口的时候,我的眼泪才会不由控制的奔涌而出。

在这里,我想,我们必须感谢李雪健老师,是他用无与伦比的精湛演技让这个人物焕发出超越角色本身之上的光辉与神采。纵观国内演员,或许只有李雪健老师能够完美的诠释这位无论是电影内还是电影外都肩负着输出价值观重任的外交官角色。

或许,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让《NY时报》这样在北美甚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在北美观众差评率仅有6%的情况下大跌身份的肆意抨击《流浪地球2》,说出“这部续集中充斥着戏剧性的情节和明显的民族主义信息”这样不顾事实的话语。

正如很多人所说的:《NY时报》的“气急败坏”,恰恰证明了《流浪地球2》的成功与伟大。

周喆直的存在,让影片在张鹏与刘培强的师徒情、图恒宇与图丫丫的父女情、刘培强与韩朵朵的爱情之外,增加了一条无比厚重与伟岸的家国情怀。

正如影片中周喆直说的:“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当下、未来。我相信可以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13)

李雪健

这样的台词,很多演员说出来都会显得有些大而空。但从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口中说出来,却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又理所当然。

这是一位演员的自我修养,也是一部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之一。

(6)价值与意义:为了中国的明天和未来

至于《流浪地球2》的价值和意义,我更愿意说两个真实的事情。

一是青岛路演的时候,有一位小朋友送给郭帆两幅画,画的后面写了一行字“感谢科幻启蒙”,并且说:“本来我就很喜欢太空嘛,就一直想成为宇航员,我就根据《流浪地球》系列里面的一些科幻情节创作了这两幅科幻画。”郭帆当时认认真真的看完画,说话时突然声音就有些哽咽,他说:“这就是我们拍电影的意义啊。”吴京在一旁问:“郭帆,骄傲吗?可能一代人被你影响了。”郭帆回答道:“骄傲,没白折腾,咱值,这事。如有有一天,那个孩子成为了航天员,成为了一个航天工作者,我们这帮人得多自豪啊。”而另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则表示:“2019年我上高三,看了这部电影(《流浪地球》第一部)之后报志愿我学了航空航天专业,我们周围很多同学都受了《流浪地球》的影响很多,看完这部电影(《流浪地球2》),很多人可能去学新材料,为了太空电梯或者人工智能。”有人评论说:“小破球能给这么多人带来对未来科技的信念信仰,真的很了不起。”“这才是真的明星效应,带动许多为航空付出梦想的青年。”“有些电影孩子们看了希望去当网红,另一些电影孩子们看了心中从此埋下了一颗科技的种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愿意自发宣传《球2》,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这就是《流浪地球》的意义。”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14)

《流浪地球2》破亿海报

二是《流浪地球2》官博每一张破亿海报,第一张图永远都是小朋友的作品,每一次破亿,官博都是以“感谢多少多少万人与小破球共赴宇宙星河,谢谢某某小朋友对小破球的爱”,我想,这真是一部太希望在中国下一代的心中留下一点什么的电影了,电影中,五十岁以上的航天员选择了牺牲,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要把明天和希望留给下一代,电影外,《流浪地球2》团队同样选择要把明天和希望留给下一代,他们干了一件甚至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事情,用电影为中国的未来,为中国的明天埋下一颗小小的强大的萌芽。

流浪地球2到底是谁拯救了地球(恢弘壮丽似无锋重剑)(15)

为了明天

就在看完《流浪地球2》的某个傍晚,我看到一位小朋友正在地铁上聚精会神的捧着一本厚厚的《三体3:死神永生》在看,他的妈妈在旁边拿着书包和水壶,一脸疲惫又满是自豪。或许,这件事情和《流浪地球2》的上映没有任何关系,但不知为何,我忽然觉得,这真的就是中国的明天啊。

或许,未来有一天,中国会出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会说:“当年我是因为看了《流浪地球》才喜欢上物理学的。”

我想,这就是《流浪地球》系列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