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

#创作挑战赛#

去年,我到浙江台州温岭市的石塘镇去打工,初到石塘镇,就看见了一个大大的去“箬山”的路牌。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

我一下子就对路牌上那个“箬山”的“箬”字,以及那个“箬山”的地名感起兴趣来。

我问先来的工友:那是个什么“山”呐?

人家介绍说,就是“若山”,读下面“若”音。

这一下,我就更加对这个“箬”字,和“箬山”的地名感兴趣了。

我决定好好地查一查这个“箬”字的意思,和这个“箬山”之地名的来历。

为什么我会对这个“箬”字,和“箬山”这个地名感兴趣呢?

因为,就是这个“箬”字下面的“若”,让我想到了“若水”的“若”;而“箬山”,也让我想到了“若水”。

大家应该知道,《史记·五帝本纪》里有这么一段: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这段记载说明,颛顼大帝的父亲昌意,是“降居若水”的。

那么,这个“若水”到底是在哪里呢?

按照大家现在公认的说法,这个“若水”,就是我们现在的四川雅砻江,是吧?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2)

进一步的,雅砻江跟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就是真正的古代“若水”,是不?

但是,我老曹对这个大家所公认的说法,很不看好,疑虑甚大。

因为,按照我们的常识,我们华夏文明的发源,以及黄帝的统治范围,都是在黄河流域,特别是在中原地区,不是吗?

那么,昌意,不是应该“降居”在黄河流域甚至是中原地区的某个地方,或中原地区的附近地区吗?

他怎么会“降居”到离黄河流域那么遥远的四川雅砻江那个偏僻之地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昌意的儿子颛顼大帝,那也至少得是4000多年以前的人物吧?

那么,在四川雅砻江那里,有没有发现4000多年以前的文化遗址呢?

没有呀,没有在那里发现4000多年以前的文化遗址呀。

所以,在超出了我们的常识,又没有文化遗址相印证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可以确定,4000多年前的昌意,就是生活在四川雅砻江那个地方呢?

其实,我们之所以公认四川雅砻江那个地方就是古代的“若水”,是因为,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记载:“若水出蜀郡。旄牛(今四川汉源县一带)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也。”

但是,除了郦道元的《水经注》之外,明、清时期的地理学家顾祖禹,作了一本《二十一史方舆纪要》,现在,这本书改名为《读史方舆纪要》,这本书里也记载了一个叫“若水”的地方。

这本书的《卷82·会同县“洪江”》的条下记载: “又若水,在县东八十里。《志》 云,水有两源,一出州北贯保寨旁楠木山下,一出绥宁县界,会为若水,入于洪江。”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3)

于是,湖南会同县东面的洪江支流,古时候,也是称“若水”的。

但是,顾祖禹没有郦道元的名气大,所以,这个湖南洪江的“若水”,就没有四川雅砻江的“若水”出名,以至于人们只知道四川的“若水”,却不知道湖南的“若水”。

然而,四川的“若水”没有遗址发现相支撑,而湖南的这个“若水”,却是有一个距今7800年的高庙文化遗址相支撑的呀。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4)

而且,那里周围的4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址,还有很多呀。

所以,我早就怀疑,昌意降居的“若水”,不是四川的“若水”,而是湖南的“若水”;四川的“若水”,是昌意和颛顼的后裔们,后来流落到那里,而将自己祖籍的地名移植到那里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我一发现这个“箬”字和“箬山”的地名,我的大脑神经,就不免立即兴奋起来了。

我要搞清楚,它们和我心目中的“若”字,以及“若水”,有没有联系呢?

于是,我回去查这个“箬”字。

原来,“箬”是一种竹子。

这种竹子的竿高可达2米,而它的最大直径,是7.5毫米,还不到1厘米。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5)

所以,它是一种高挑、纤细,生命力却很坚韧而顽强的植物。

而“若”字的原始字形,是一个跪地之人,在用双手抓自己头上的头发。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6)

这就是说,“箬竹”,就是对这个“若”字之形态的具象化,当我们看到“箬竹”,就更能够领会到这个“若”字的含义。

所以,“若”,可能是一个弱小部落的自称,或者是他们的自我认定。

而“若水”或者“箬山”,就是他们曾经的居住之地。

进一步地搜索了解得知,“箬竹”,主要是分布在浙江天目山、衢县,和湖南零陵、阳明山之间的山坡路旁。

而“箬山”这个地名,它实际上还多得很,光浙江台州市,就有43个,绍兴市还有一个,舟山市还有一个,往南去的福建福州市还有一个,再往西去,浙江衢州市还有2个,江西上饶市有一个,赣州市有9个。

这一下,“箬竹”和“箬山”的那些分布地区,就让我又不自主地联想起湖南洪江的高庙文化来。

湖南洪江的高庙文化,与这些“箬山”地区,以及她们所通往的浙江地区有没有联系呢?

仔细一对比,那还真是有联系的。

湖南高庙文化,是从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分化而来的。

除了白陶之外,湖南高庙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她有“玉文化”;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7)

第二个特点,就是她有“獠牙兽面纹”;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8)

第三个特点,就是她有“八角星纹”。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9)

而浙江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就也有“玉文化”;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0)

从浙江到安徽的凌家滩文化,不仅有“玉文化”,而且有“八角星纹”;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1)

浙江地区的良渚文化,又不仅有“玉文化”,而且有“獠牙兽面纹”。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2)

关键是,高庙文化距今7800年,而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年,凌家滩文化距今5800年,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

从年代发展上来说,高庙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是一种前后传承、先后递进的关系。

结合“若水”和这些“箬山”地名的分布,高庙文化,很可能就是沿着这些“箬山”的分布地区,经江西一路发展到浙江地区的。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 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注意,这里的记载,和《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很不相同。

《史记·五帝本纪》里,记载的是“昌意生颛顼”。

而在这里,昌意和颛顼之间,还有一个韩流。

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

所以,昌意,韩流、颛顼,应该都不是一个人,而是黄帝后裔中的一个支系。

支系,是可以随意划分的。

当然,黄帝和嫘祖,以及他们的另一个儿子玄嚣,也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或部族的支系。

“韩”的原始字形与字义,就是用篱笆围起来的居所,这个居所里,有家族神“兮”、有太阳神“日”、有农业神“禾”。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3)

“流”的原始字形字义,就是一个家族“古”,在水中随波逐流。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4)

所以,“韩流”这个名号的寓意,就是他们的家族随波逐流,四处流浪。

韩流的形象:“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

这显然就是说,韩流他们所崇拜的神灵,就是这个样子。

而其中的“擢首”、“谨耳”,很直观地就描绘了他们的精神状态。

《说文》曰:擢,引也;《小尔雅》:拔根曰擢。

所以,“擢首”,显然就是“若”字的另一种表现。

“谨”:慎重、小心、恭敬。

“谨耳”,就是慎重、小心、恭敬地听话的意思。

从韩流的这种“擢首”、“谨耳”之状态来看,我们可以想到,他们实际上就是在给别人当臣子,做奴隶。

那么,结合由“若水”到“箬山”等地名所构成的从湖南洪江到浙江太湖流域的发展路径,韩流他们,是不是从湖南流浪到浙江,在浙江给人当臣子,做奴隶呢?

正好,《逸周书·史记解》记载:“昔者有巢氏,有乱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国而主断,君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博物志·杂说上》也记载:“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这两个记载,可以对应浙江太湖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向安徽巢湖流域的凌家滩文化发展变化的情况。

河姆渡文化,原本是没有“玉文化”的,但是,后来逐步发展出“玉文化”;到凌家滩文化,“玉文化”就占主导地位了。

这就是原本不崇尚“玉文化”的有巢氏,被崇尚“玉文化”的“乱臣”韩流给篡权了。

而这个“乱臣”韩流,显然是来自于湖南洪江的高庙文化族群。

因为,在南方,就是高庙文化最早具有“玉文化”的。

那么,韩流是否真的就是这个“乱臣”呢?

河姆渡文化,是否真的就是这样与高庙文化发生联系的呢?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

高阳就是颛顼。

而《山海经·海内经》又记载:韩流“取淖 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蜀”和“夏”,它们两个字最突出的结构,就是它们中的“目”。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5)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6)

而太湖流域有“天目山”。

那么,“天目山”,是否就是蜀山氏或夏族人的神山呢?

夏族,是否就是有巢氏所领导的族群呢?

蜀山氏,是否就是夏族中的一个部落呢?

“淖”:就是烂泥,泥沼的意思。

“淖 子”,显然就是湖泊、沼泽的子民。

而“天目山”下的太湖流域,就有许多湖泊、沼泽。

所以,韩流就是篡夺了有巢氏之权力的“乱臣”,他与有巢氏部族,也就是夏族中的“蜀山氏”联姻,从而产生后来的颛顼大帝。

那么,韩流和昌意又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五帝本纪》说“昌意生高阳(颛顼)”,而《山海经·海内经》又说“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呢?

韩流和昌意,都是黄帝部族的支系;而韩流,又是从昌意这个支系中分化出来的。

兴隆洼文化,分化成了高庙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两个支系。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7)

而高庙文化支系,又进一步地分化成了若干个支系。

从考古发现来看,高庙文化,除了从南路发展到浙江的河姆渡文化,再到安徽的凌家滩文化之外;还有一支,是从北路经湖南安乡的汤家岗文化,过湖北,而发展到安徽潜山的薛家岗文化;然后,薛家岗文化与凌家滩文化汇合,他们最后又重新回到太湖流域,创建良渚文化。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8)

所以,昌意应该就是指高庙文化支系,而韩流就是高庙文化走南路发展到浙江的一支。

这样就有“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之说。

那么,昌意的这个名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昌意这个名号,与玄嚣的名号是对应的。

昌意就是高调得意的意思;玄嚣就是阴沉地咆哮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他们一个高调得意,一个阴沉地咆哮呢?

我们再来看《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青阳降居降水”,那么,这个“江水”是哪里呢?玄嚣又对应的是什么文化遗址呢?

这个“江水”,就是长江和汉江;玄嚣,对应的就是长江南岸和汉江西岸的众多大溪文化遗址。

远山如黛湖边看夕阳(看到箬山想)(19)

大溪文化兴起于距今6400年,当时,东北地区的赵宝沟文化正在转变成红山文化,而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则在由半坡文化类型转变为庙底沟文化类型,山东地区的北辛文化也在转变成大汶口文化第一期。

这种天下巨变,对应的就是《三皇本纪》记载的女娲氏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女娲氏“以济冀州”,就是去帮助共工氏打败祝融氏,以实现她们所提出的“断鳌足以立四极”的主张。

这个共工氏,就是燧人氏的后裔。而燧人氏,就是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的主人。

祝融氏,就是庖牺氏或其后裔。庖牺氏就是东北地区赵宝沟文化的主人。

庖牺氏从东北地区南下中原,征服了燧人氏,然后,“代燧人氏继天而王”,为了巩固他们的江山,他们又去“东封泰山”,与山东地区北辛文化的主人们进行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

结果,共工氏乘机造反,女娲氏又来帮助共工氏打败了祝融氏驻防在河北地区的黑龙氏部落,然后,祝融氏,也就是庖牺氏便“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祝融氏的江山崩溃后,他们的部族就分为了南北两个部分,一个是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一个是江南地区的大溪文化。

但是,在江南地区,他们还有另一个同族的支系,就是高庙文化。

而高庙文化没有直接与女娲氏部族发生战争。

女娲氏部族参战的目的是为了“断鳌足以立四极”,而不是为了消灭庖牺氏部族。

所以,战争结束后,女娲氏就来与庖牺氏部族谈判讲和。

那么,他们要找谁谈判讲和呢?

他们找的是高庙文化支系来谈判讲和。

这样就提高了高庙文化支系在他们庖牺氏部族的地位,反而更加令大溪文化支系和红山文化支系不满。

所以,大溪文化支系就名为玄嚣,高庙文化支系就名为昌意。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乘雷车,服驾应龙······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

女娲氏“服驾应龙”,这个“应龙”,就是高庙文化支系的图腾与神灵。

《广雅》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元史·舆服志》曰:“应龙旗,赤质,赤火焰脚,绘飞龙。

元朝郑杓《衍极》卷一《至朴篇》里又记载:“太昊时,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帝则之,画八卦,以龙纪官,乃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始有龙书。

所以,“应龙”就是“飞龙”,而“飞龙”就是朱襄氏。

也就是说,“应龙”就是朱襄氏。

《柘城县志》记载:“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

这就是说,“应龙”朱襄氏,在有巢氏灭亡之后的几百年,曾经建立江山,成为帝王。

但是,他们的运气不好,只传了三代就灭亡了。

那么,“应龙”朱襄氏是在什么时候建立江山成为帝王的呢?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应龙”就是“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中,与蚩尤氏和夸父氏作战的另一方的主力,就是他们打败蚩尤氏和夸父氏的。

而这里记载的是“应龙处南极”,“不得复上,故下”,“乃去南方处之”。

应龙处南极”,就是说,他们是南方凌家滩文化遗址的主人。

不得复上,故下”,就是说,他们没有办法巩固他们的王族地位,所以就下台了。

乃去南方处之”,就是他们又回到了南方,去创建良渚文化。

结合考古发现来看,“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就是发生在距今5500年,“应龙”朱襄氏得江山后,就建造了河南荥阳青台文化遗址。

而在200年后的距今5300年,他们就垮台了,就离开中原,并且也放弃了凌家滩文化遗址,而到太湖流域重新建造良渚文化遗址。

那么,取代他们的是谁呢?

就是大溪文化的主人玄嚣氏和红山文化的主人金天氏。

玄嚣氏和金天氏得江山后,就在河南巩义兴建了双槐树文化遗址。

所以,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庖牺氏部族内部,由于历史的矛盾而产生的争权夺利。

那么,由此来看,史籍中的“黄帝”,与我们印象中的“黄帝”其实大不一样。

我们印象中的“黄帝”,不是距今5000年左右吗?

怎么这里的“黄帝”远远不止距今5000年呢?

是啊,史籍其实误导了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