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以前唱的星星点灯(因歌词被改而让郑智化愤怒的星星点灯到底唱了个啥)

最近一首名为《星星点灯》的歌因为歌词被改而上了热议,原唱者(也是词曲作者)郑智化公开表示:震惊、愤怒和遗憾。

《星星点灯》创作于1992年,流行于九十年代和2000年前后,70、80后对这首歌应该比较有感情,90、00后可能就无感了。

郑智化以前唱的星星点灯(因歌词被改而让郑智化愤怒的星星点灯到底唱了个啥)(1)

歌手郑智化

顺便说一句,郑智化还有一首《水手》,比《星星点灯》更为流行,当年可谓风靡一时,满大街都是“他说风雨中,这点痛怕什么”,在95年到2000年之间,你去商业街转一圈,要是听不到这首歌,会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那么言归正传,我们来聊一聊《星星点灯》到底唱了啥,以及郑智化为什么会愤怒?

【PART ONE】《星星点灯》到底唱了什么

《星星点灯》这首歌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迷惘。

这种迷惘不是中年人面对生活家庭的迷惘,也不是老年人感叹时光难留的迷惘,而是少年人独有的迷惘——那种有点青涩气息的、惆怅的迷惘。

“曾经在满天的星光下 做梦的少年

不知道天多高 不知道海多远

却发誓要带着你远走 到海角天边……”

歌词很直白,但是写得很好。

遥想当年,谁还不是那个飞扬少年?只要牵住意中人的手,就敢承诺她一辈子的幸福。

“不上班行不行?”

“不上班你养我啊!”

“想得美!”

(打错了,应该是“我养你啊!”)

郑智化以前唱的星星点灯(因歌词被改而让郑智化愤怒的星星点灯到底唱了个啥)(2)

“不上班你养我啊?”

意气风发的少年想要带着女孩“远走到海角天边”,于是,“我仿佛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

因为男孩还不懂世界。

“不负责任的誓言 年少轻狂的我

在黑暗中迷失才发现自己的脆弱

看着你哭红的眼睛 想着远离的家门……”

少年的迷惘,是面对这个世界的迷惘,是曾经意气风发的他,迷失在钢铁洪流之中的迷惘。

脆弱、失意、自我怀疑、无能为力……

像不像你我都曾经经历过的人生?

但是这首歌并不灰暗,它唱出了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星星点灯”。

作为一名残疾歌手,郑智化的很多歌曲,都反映了渺小个人在大背景中的迷惘、挣扎、痛苦、彷徨……但他的歌又是那么振奋人心,因为它最后表达的东西永远是:坚持、奋斗、友善、温暖。

“星星点灯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点光 温暖孩子的心……”

“他说风雨中 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 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

相当正能量。

【PART TWO】郑智化为什么会震惊、愤怒、遗憾

其实这事儿,搁谁身上谁都愤怒。

原版歌词是这样的:

“现在的一片天 是肮脏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 再也看不见

天其实并不高 海其实也不远

人心其实比天高 比海更遥远……”

而改动之后是这样的:

“现在的一片天 是晴朗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 总是看得见……

这样的改动恐怕只有四个字来形容:

郑智化以前唱的星星点灯(因歌词被改而让郑智化愤怒的星星点灯到底唱了个啥)(3)

结合原版整个歌词,“肮脏”两个字是很准确的,因为那是少年眼中看出来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

少年感到了迷惘、遇到了挫折、遭受了白眼、甚至是被欺骗、被蒙蔽、被愚弄,面对女孩“哭红的眼睛”,感到天空是“灰暗”甚至是“肮脏”的,这很正常。

至于“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这些,你可以理解为环境污染、也可以理解为人心不古,或者仅仅是一种情绪表达。

但至少它不是消极颓废的,正像我之前所说,这首歌的整体格调非常正面和积极。

在《水手》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歌词:

“如今的我,生活就像在演戏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带着伪善的面具……”

这是很正常的表达方式,难道我们不允许一个少年悲愤、孤傲、怀疑、嫉世愤俗、甚至是有些偏激吗?

少年不就是这样的吗?

我完整听了一下改编版的《星星点灯》。

先不说那味儿完全不对,就说你其它都不改,光改两个词,搞得整首歌面目全非,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不恰当的。

在知识产权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可以全面改写一下歌词,只用“星星点灯”这个元素,相信郑智化未必会反对。

而这样做最重要的意义是:体现了对于创作者的尊重。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关于这事你怎么看?你是更喜欢原版还是改编版?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