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幻想铠甲属性(模型中的纳粹黑科技单兵装备和战斗机甲)
原创 条顿骑士 崎峻军史周刊
在当今数量与品种浩如烟海的模型产品中,二战德国题材永远是一个广受关注的大类。除开那些战争期间大量生产与使用的常规装备之外,二战末期德军研发的大批高科技新式武器和停留在图纸上的超前设计也一直吸引着模型爱好者们的眼光。第三帝国已经终结,但人们对它的兴趣却从未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减弱,反倒是如同佳酿般愈弥久愈浓郁。
通常情况下,当前人类无法实现或根本不可能产生的技术或者产品被统称为“黑科技”,其标准是不符合现实世界的常理以及超出现有的科技水平,也引申为现实中某些超乎寻常的事或物,现在还泛指一切“不明觉厉”的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等。相信见多识广的各位模型同好们已经看到过或者亲自做过不少二战德国的“架空武器”、“图纸战车”等“黑科技”模型。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模型题材,属于“纯正黑科技”系列——不是二战期间德国科学研究的既有产物,绝大部分连图纸或设计都没有,完全是由战后的爱好者、小说家、设计师、艺术家等人想象杜撰、尽情发挥的作品。当然,这些臆想出来的模型传承于第三帝国武器装备的血统,在德系外观基础上结合天马行空的幻想,赋予了它们独特的科幻美感。
■ 在阿汤哥主演的科幻电影《明日边缘》中,人类军队的士兵就装备带有机械外骨骼助力功能的战斗机甲,而模型中的纳粹“黑科技”战斗机甲要比这更加霸气,富于想象力。
关于二战结束后纳粹黑科技的种种传说,无法回避的两个话题便是月球纳粹基地和南极雅利安地下城。不管是官方严谨的文件档案报告,还是满天飞的娱乐八卦小道消息,都对这两个地方进行了大量的描述和介绍。大家不要误会,这里并不是要探究其真实存在与否,而是在故事背景设定中,我们要介绍的角色有很多都来源于这两个地方。受篇幅限制,本文仅向大家展示一些颇有特点的纳粹黑科技单兵装备和战斗机甲。
德国MAIM的FRONT46系列MAIM是Modern Armies in Miniatures(缩微现代军队)的缩写,该品牌旗下以树脂模型为主,特色产品包含众多现代城市场景配件和生化、丧尸题材,另外一大亮点便是来自南极雅利安地下城的“黑科技”装备系列。这个系列一般冠以“FRONT46”(前线46)的标签,意即二战的延续——1946年及以后的作战装备。下面所介绍的编号以35开头的产品均为1∶35比例。
上两图:产品编号MAIM35290,这款杀气腾腾的A46重型单兵战斗系统绰号“布勒”(Bulle),设定为1946年投入位于南极洲的“新士瓦本”战场。操作员四肢上的助力装置由背部的SKAA46小型核动力源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腿部带StA5弹簧减震器。左手装备一挺8毫米口径的MG 45型机枪,右手持改进型150毫米“战车噩梦”火箭筒,头戴V13A钢盔,眼佩六筒夜视仪,双肩和前胸的防护装甲厚度达到12毫米。
上两图:产品编号MAIM35291,这款重型工兵辅助系统被称为“贝尔”(Bär),设定为1946年投入位于南极洲的“新士瓦本”战场。操作员四肢上的助力装置由背部的SKAA46小型核动力源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腿部带HS45U磁力减震器,钢盔上覆盖着M146工兵专用头盔保护膜,胸前挂一支MP46型冲锋枪,双手上的工兵起重夹具拥有1吨的起重能力,在液压驱动下可以轻松胜任小型起重机的工作。
上两图:产品编号MAIM35292,这款46PT2轻型突击系统绰号“万策”(Wanze),设定为1946年投入位于南极洲的“新士瓦本”战场。操作员四肢上的助力装置由背部的HTV65B液压系统提供动力,腿部带有HS46K磁力减震器。武器装备为具有红外夜视系统的8毫米G46A6型步枪,该枪从外观判断可能一种电磁武器,通过电磁加速轨道赋予弹丸以高初速和良好的弹道指向。
上两图:产品编号MAIM35293,这款侦察兵垂直起降系统被称为“胡梅尔”(Hummel),这个词源于丹麦语,是大黄蜂的意思。它有一个主喷射口,另一个更小的辅助喷射口用于调整方向,控制装置掌握在操作者的双手上。
上图:产品编号MAIM35294,德国女军官“埃娃·施密特”(Eva Schmidt)与机器警犬“洪德”(Hund)。机器狗明显采用了宝马公司的技术,前胸进气口设计为典型的宝马双肾型进气格栅。
上两图:产品编号MAIM35295,这是一款名为“翁克”(Unke)的双足战斗机甲,左右双肩上各装有一具六联装150毫米火箭弹发射器,机体正面有一门20毫米机关炮。这款战斗机甲由两人操作,分别是位于机甲前部的机关炮手和位于后部的车长。本套件带有一位操作员,看其位置是机关炮手,他所处的操作舱可以选择制作为打开或关闭状态。从指挥塔、发动机舱和排气管的样式可以判断,这个机甲的外观设计应该从“黑豹”坦克上获得了相当多的灵感。
上图:产品编号MAIM35299,这是双足战斗机甲“翁克”的另一盒包装,与MAIM35295不同的是将机关炮手换成了站在指挥塔位置的车长,这种搭售方式感觉有点不太厚道。
上图:产品编号MAIM35297,这款KL47型无人双足重型战斗系统绰号为“托尔”(Thor),设定为1947年投入位于南极洲的“新士瓦本”战场。该型机甲装备2门20毫米机关炮和2门37毫米V47型反坦克炮,后者配有ALA47型自动供弹装置,整套战斗系统配有SWR46型液态氦驱动装置。
上图:产品编号MAIM35298,这款无人双足重型战斗系统被称为“泰坦”(Titan),设定为1946年投入位于南极洲的“新士瓦本”战场。该战斗系统右臂位置装备一座双联装60毫米机关炮,左臂位置装备一座三联装RR46型火箭弹发射器,所有动力来自SKAA46型小型核动力源,并装有SWR46型液态氦驱动装置。
上图:产品编号MAIM35307,这款单人双足轻型机甲绰号叫“瞪羚”(Gazelle),操作员为一名女性,左右吊臂上各装备一门20毫米机关炮,这种吊臂式设计赋予了武器几乎无死角的火力射界,但是在战场上显得相对脆弱,易于损坏。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操作员所处的位置没有一星半点附加的防护措施,难道这是未加装甲的实验型骨架机体?
上两图:产品编号MAIM35308,这款重型单兵喷火系统绰号为“德拉赫”(Drache),操作员身上的特制防护服由具有极强隔热效果的材料制成,配有独立的呼吸面罩,四肢上的助力装置由背部的SKAA46小型核动力源提供动力,腿部带StA5型弹簧减震器。
上两图:产品编号MAIM35309,这是一套狙击手单兵战斗系统,操作员四肢上的助力装置由背部的HTV65B型液压系统提供动力,腿部带HS46K型磁力减震器。机器鸟外观的无人侦察机随时待命,它能将观测到的战场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狙击手。
上图:产品编号MAIM35318,这是一款四足战斗机器人,绰号为“海森堡”(Heisenberg),设定为专职猎杀对方坦克装甲车辆和机甲的“坦克杀手”。它配备红外观测系统,两侧吊臂上各装备一具集束火箭巢,从外观判断应是二战末期德军20毫米单兵防空火箭“飞拳”的放大改进型号,因此可以推测除了对付敌方装甲目标外,它还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机体中间部分是它的主炮,估计是某种等离子炮或者激光武器。
上两图:产品编号MAIM35319,这是一款英气逼人的似人形战斗机器人,被称为“戈利亚特”(Goliath),其身高设定为2.24米(和姚明差不多),被誉为“完美的战斗机器”,基本可以视为是德军版“终结者”。它的头部很有特色,设计为西方中世纪骑士头盔的外观,从背部发动机和排气管来看,它的动力源并没有使用核能发生装置。
Dust Models的1947系列
Dust Models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模型品牌,但其设计室在意大利。该公司产品所设定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德军闪击波兰之后的第8年,即1947年,当时的世界已经分裂为三大势力:英美法为主的同盟国,德意日为主的轴心国,苏联和中国为主的共产主义联盟,因此作战区域分布很广。Dust的产品是作为战棋游戏而设计的,国内一般将这款桌游叫做“黎明之尘”。Dust公司的产品有多种比例,同一款武器模型会有1∶48或1∶35等不同尺寸,很多品种还会有成品出售,这里仅仅介绍属于轴心国阵营德国的部分黑科技装备。
上图:产品编号P-AX722,塑料材质。这是一款双足轻型防空机甲,设定于1947年装备德国空军的地面野战师,武器为4门轻型防空炮(口径推测为20毫米)、1挺机枪(MG42型或其改进型)、1门对地机关炮(口径推测为30毫米),可以兼具防空和攻击地面轻型目标的任务。操作员所在的驾驶室位置没有采取全封闭结构,这样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粗犷狂野。
上图:产品编号P-AX711,比例1∶48,这是一款双足反坦克机甲,武器为2门75毫米反坦克炮和1挺机枪。这款机甲设定为1947年夏投入中东战场,所以表面为热带涂装。
上图:产品编号P-AX804,比例1∶48,这是一款四足重型火力支援机甲,设定于1947年装备德军,武器为2具30联装火箭炮和3挺机枪,成员2人,从图中机甲的涂装样式判断应该是设定在热带地区作战。
上图:产品编号P-AX806S,比例1∶48,这是一款四足重型反坦克机甲,武器为2门128毫米反坦克炮和3挺机枪,成员2人。本图中的机甲涂装为富于德军特色的三色迷彩,应该设定在欧洲战场作战。
上图:产品编号P-AX132C,比例1∶48,这套名为“坦克杀手”的五人突击掷弹兵组合装备了StG47型突击步枪和改进型“战车噩梦”反坦克火箭筒,他们的胸部和肩部有轻质装甲作为额外的防护。
上图:产品编号D35020,比例1∶35,树脂材质,这是一款利用缴获的苏军机甲改装的反坦克机甲,根据设定,这台机甲是苏军新型的SSU KV-47型机甲,在第六次基辅战役中被德军缴获,经过改装后命名为KV 47 (r)型反坦克机甲列装德军部队,绰号“奥托”(Otto)。这是一款非常强悍的反坦克机甲,装备了德制改进型“铁拳”反坦克火箭和榴弹发射器,武器护盾上的粗大白色识别条表明其属于德军部队,避免误伤,识别条下方绘有18个坦克击毁标志,表明这是一台战绩卓著的王牌机甲,其表面采用富于东线特色的条纹迷彩。
上图:产品编号D35002,比例1∶35,塑料材质,这是一款被称为“贡特尔”(Gunther)的双足重型战斗机甲,机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双联装50毫米反坦克炮,上部旋转炮塔装备三联装机枪,车组成员为2人。
上图:德军伞兵部队反坦克小组与“火箭人”侦察兵,比例1∶35,塑料材质。在桌游中设定的时间为1944-45年阿登战役期间,反坦克小组装备改进型“战车噩梦”反坦克火箭筒,“火箭人”背负单兵垂直起降系统。
其他厂商的纳粹“黑科技”产品除了以上介绍的两个品牌以外,其他模型厂商也推出过类似题材的产品,只是品种较为零星,不成系列,但也很有特色,这些厂商中包括拉脱维亚的North Star(北极星)和捷克的Black Dog(黑狗)。
上两图:North Star出品的“月球上的德军”,著名架空电影《钢铁苍穹》中将登月的美国宇航员爆头的就是这位,54毫米系列(1∶32)树脂件。除了背负一套呼吸系统外,装备上和普通二战德军没有太大区别,属于电影题材货。
上图:Black Dog 出品的III号突击炮Auf ZuX 66 P型双足战斗机甲,绰号为“阿米纽斯”(Arminius),取自一位德国古代英雄。该型机甲装备1门75毫米反坦克炮和一具火箭巢,比例1∶72,树脂材质。
上图:Black Dog 出品的III号突击炮GqW.型双足战斗机甲,被称为“拉赫尔”(Racher),装备双联装75毫米反坦克炮和1挺机枪,比例1∶72,树脂材质。
上图:Black Dog 出品的“猎豹”坦克歼击车X-66型四足战斗机甲,绰号为“施魏斯洪德”(Schweißhund),装备1门88毫米坦克炮和1挺机枪,比例1∶72,树脂材质。
上两图:这是网友利用X-66型战斗机甲制作的两个战地情景模型,表现了战斗机甲配合“警卫旗队”师的装甲掷弹兵在东线与苏军作战的场面。
点评目前阶段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单兵机甲,即带有防护、支撑和助力等功能的机械外骨骼必将在未来出现,类似于电影《终结者》里面的似人形战斗机器人也有可能会用于实战。但是,作为重武器的重型机甲由于材料和脆弱的关节限制,以及高度和机动性等诸多实用性因素的制约,即使在技术上能制造出来,也不可能投入战场,因为大型机甲在性价比上完全不如常规的坦克、飞机、无人机等设备。
架空武器模型不必过多考虑实用因素,可以更多地从外形和武备方面追求效果,如果再结合一定的故事背景作为载体或变成对战游戏则更具吸引力,所以这类题材具备独特的魅力,在整个模型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以后在合适的时候还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种类的“黑科技”模型介绍,敬请期待。
上图:艺术家笔下的一款德军大型战斗机甲,拥有酷炫花哨的外形和强力火炮,作为模型而言具有丰富的细节和较高的观赏价值,不过其真实的战场实用性则大打折扣。
崎峻军史周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