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未来发展规划(深港半小时湾区1粒钟)

罗湖未来发展规划(深港半小时湾区1粒钟)(1)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5月26日上午,深圳罗湖“双周发布”举行交通专场。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局长车小平带来“联通深港 通达湾区:重塑罗湖交通新未来”主题发布,介绍罗湖交通建设规划、重点项目工程及最新进展。下一步,罗湖将通过三大措施巩固和提高罗湖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地位——在交通引领方面,抢抓战略交通资源,锚固大湾区枢纽地位;在交通支撑方面,重点完善综合立体的交通网;交通服务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交通高质量发展。

罗湖未来发展规划(深港半小时湾区1粒钟)(2)

交通是让城市经济高速运转的大动脉,对于重塑中心城区新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罗湖地处深圳“中优”战略的核心区域,是连接广深港、辐射大湾区的“湾区枢纽”。在“粤港澳大湾区”与“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下,交通先行,完善罗湖交通网络为城区未来发展打开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乘着轨道交通建设的东风,罗湖城区面貌、商贸业发展、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

罗湖未来发展规划(深港半小时湾区1粒钟)(3)

联通深港通达湾区 打造“2 4”轨道枢纽

2022年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争取罗湖深港社会融合发展区上升为国家级深港合作重大平台,要推进深圳火车站-罗湖口岸枢纽片区改造升级,推动香港东铁线北延至罗湖口岸,谋划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加快深港融合,罗湖提出要强化“交通、交流、消费”三大枢纽,加快提升畅通连通、融合协同的“湾区枢纽”能级。首要的便是交通先行,推动深港双城交通“通勤化”。就在5月初,深圳市口岸办发布罗湖口岸重建规划和总体布局研究招标公告。据悉,罗湖口岸将启动重建规划,配合香港东铁线北延,与香港北部都会区新铁路项目接轨,这标志着未来罗湖与香港将实现半小时通勤,届时从罗湖可以便捷直达港岛。

同时,罗湖所在的深港紧密互动圈是港深口岸最密集的地区。香港提出的打造文锦渡发展走廊与罗湖一直在谋划的“深港口岸经济带”不谋而合。罗湖将加快推进罗湖口岸地区整体升级改造,持续深化港车北上等相关口岸的通关及交通政策研究,推进莲塘口岸24小时通关及新增鲜活货检功能,推进文锦渡口岸取消鲜活货检功能,深化口岸与站、城一体化统筹规划建设。

如何锚固大湾区枢纽核心地位?罗湖提出打造“2 4”轨道枢纽。其中,2就是指南北双枢纽。在今年一月,深圳火车站接入赣深高铁,正式进入高铁时代,临近的罗湖口岸成为继福田高铁站后第二个连接高铁的深港口岸。根据规划,改造后的罗湖口岸,将引入赣深高铁,同时推动11号线延伸至深圳站-罗湖口岸,开展罗湖与香港东铁线对接通道可行性专项研究,推动高铁笋岗动走线加快实施建设,研究推进厦深高铁引入到深圳火车站,将罗湖口岸深圳站建成集高铁、城际、城市轨道及口岸于一体的湾区铁路核心枢纽。

此外,加快推进罗湖北站枢纽建设,推进深汕高铁、轨道14号线建设,推动落实深汕城际规划线位,争取17号线和25号线纳入轨道五期,形成南有深圳站、北有罗湖北站的高铁“双枢纽”格局。罗湖北站将极大弥补罗湖北部地区枢纽战略不足,进一步强化罗湖区对外交通辐射能力。加快推进罗湖北站及周边交通接驳体系建设,开展站城一体化融合,加强罗湖北站枢纽与罗湖中心的交通联系。

“4”是指四大组合枢纽。罗湖将重点强化轨道站点,包括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和联通的研究,建设大剧院-红岭南组合枢纽、东门-国贸组合枢纽、湖贝-黄贝岭-文锦渡组合枢纽以及银湖枢纽,结合罗湖重点产业发展,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建设“轨道上的罗湖”。在轨网加密和延伸方面,加快11号线红岭南站、5号线西延建设,在建项目在2025年可以建成运营;争取11号线东延至罗湖口岸,提高罗湖口岸与城市核心组团连通效益,锚固罗湖口岸地位;推动9号线东延到罗芳片区,24号线延至布心棚改片区,支撑片区高强度城市开发、解决布心棚改片区交通出行难题。

未来,罗湖将打造湾区一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罗湖为中心,基本实现罗湖对湾区城市中心的高速通达:30分钟到城市外围组团(坪山、大亚湾)、机场;45分钟到临深城市中心(东莞、惠州);60分钟到大湾区各城市中心(广州、河源、中山、珠海等),成为联通深港和大湾区的枢纽。

构建“外畅内联”路网体系 开启招商引资新格局

2022年,罗湖继续以产业为引领,在提升城区发展动力和活力上开新局。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整合优势招商资源,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形成标准化招商推介文本,构建全区联动大招商机制。

为高质量建设“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罗湖加快推进“一主两区三带”建设,科学布局十大重点片区,包括在“一主”范围布局“蔡屋围片区”,“两区”范围布局“东门湖贝片区、翠竹水贝片区、大望梧桐片区”,“三带”范围布局“笋岗片区、清水河片区、东晓片区、罗湖口岸片区、文锦渡口岸片区、莲塘片区”。加快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建设多元融合的国际化街区,打造笋岗“新罗湖会客厅”,做靓城区新名片。持续推进湖贝、蔡屋围两大统筹片区、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建设。高标准谋划建设大望梧桐片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着力打造“深圳中央生态区”。

那么,怎样才能把客人“引进来”,让企业“走出去”呢?完善“一环六射”对外通道,优化重点片区主次干道,构建对外便捷、内部畅通的立体交通路网体系,提升招商引资硬环境是关键。一方面,完善罗湖对外“一环六射”骨架廊道,推进重点片区对外通道建设,满足企业对外交通需求。积极推动罗沙路复合通道、布心路改造等工程的建设;推进东部过境通道市政连接线工程、深南东路东延,加强大望梧桐片区、清水河片区、口岸经济带对外交通联系,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对外交通出行条件。

另一方面,从支撑重点产业发展入手,优化重点片区主要干道,促进“一主两区三带”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形成。积极推动翠竹路北延、环仓北路东延、环仓南路东延、宝安路北延等25条次干道建设,解决片区交通痛点问题。落实清水河、笋岗等重点产业片区内部规划路网系统建设,推进清水河四路等断头路打通工作,进一步改善重点产业片区微循环系统,为企业出行提供便利。同时,结合重点片区城市更新,推动片区内部路网微循环完善。到2035年期末,规划新增改造支路286条,总长约127.5公里。

今年,罗湖将推进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红岭金融产业带、口岸经济带等重要产业片区交通系统完善,深化重点片区交通规划研究,优化道路营商环境,为产业片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支撑,解决企业出行难的诉求,让入住企业安心。

破解堵车烦停车难 打造高品质出行环境

上路烦堵车、停车愁车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通行效率低下成为典型的“城市病”。民有所呼,必有所应。罗湖将针对居民出行的难点、痛点、堵点,以短平快和微改善的专项行动措施,快速提升罗湖交通出行环境和水平。

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效率,罗湖将推进重要道路及节点改造,持续开展片区交通综治工作。推进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工程,新秀立交改造工程、深南东路东延工程、大望桥拆除重建工程。不断完善探索多方式、多维度、多手段综合治理工作模式,从强骨架、补短板、优品质三方面入手,软硬兼施、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及服务品质。

提倡公交、慢行绿色出行也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之一。罗湖将开展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公交出行质量和出行品质。结合轨道站点,打造“1公里步行、3公里自行车、5公里公交、长距离轨道为主”的出行模式,全面实现轨道、公交、慢行的无缝衔接与融合。值得注意的是,罗湖还将重点推广“小黄鱼”接驳巴士,优化轨道接驳,打通轨道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去年“小黄鱼”在莲塘片区已经开通,今年计划在大望、笋岗、东晓片区逐步推进推进实施。

城市治堵,低碳又环保的自行车扮演的角色同样不容小觑。2022年罗湖区将打造连续成网的自行车道系统,具体来讲,罗湖将将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增加隔离设施、完善标志标线、精细化设计非机动车过街、优化片区交通组织等措施多渠道、多路径地组织自行车道建设。未来两年,完成152处路段道路资源空间优化,方便市民出行,实现机非分离,改善交通安全水平。

停车难和堵车也有着微妙的联系,堵车部分原因是停车难造成的。缓解市民“停车难”现象,罗湖将在结合城市更新持续增加配建停车供给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桥下、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试点,推进综合利用绿地、学校操场、桥梁等土地地上地下空间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

通过“车位共享、精细管理”等举措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打造老旧小区“共享共治”的典范; 在罗湖区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推介会的基础上,加大实施力度,已梳理具有意向项目约40余处,目前已进入实施层面的24个,今年预计完工3处。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湾区枢纽,可达八方。未来的罗湖,联通畅达、融合协同的城区功能更为强大,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理想家园正茁壮生长。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林敏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