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放鞭炮的由来(你知道鞭炮春联)
鞭炮的由来:
鞭炮古称“爆竹”或“庭燎”。之所以称为爆竹,是因为在古代,先人们为了驱除“恶魔鬼怪”,常在除夕之夜烧起竹筒,借其发出的“啪啪”响声来驱“鬼怪”。后来,火药发明后,便改用纸制,但名称未变。宋代人用硫黄制作爆药。称作爆仗。爆仗内装着药线,点火舌,响声连绵不绝,鞭炮就是由此而来。
“福倒”的由来:
据传清朝的恭亲王府正忙着布置府院,准备迎接新年。王府的大管家像往年一样,写了几个大大的“福”字,让人张贴到门上。可是,有一个下人不识字,竟然把“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福晋看见后,觉得十分晦气,很生气,要惩罚那个下人。赶紧跪在地上讨好地说:“奴才经常听人们说起恭亲王福晋的福大,您瞧,今天福真的到(倒)了。福倒福到,这是天意,乃吉祥之兆啊!”恭亲王福晋听到如此一说,不由转怒为喜,当然也就免去了他惩罚。
后来,这个风俗就逐渐流传开来,人们都将“福”字倒着贴。
守岁的由来:
在中国,每逢春节,有除夕“守岁”的习俗。人们把每年农历最后一天的夜晚叫除夕,并把它作为长一岁的界日(指虚岁),而这个晚上又是旧岁辞去,新年到来的一夜。人们举家吉庆,彻夜不眠,围坐守岁,辞旧迎新,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顺。这一习俗即谓除夕“守岁”。据记载,公元前2000多年的尧舜时代,就有了庆贺新年的风俗,“守岁”也随之应运而生。
压岁钱的由来: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长辈给新生儿金银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賜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
贺年片的由来:
贺年片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从名片演变而来的。古时候把名片叫三“名刺”。东汉王充所著《论衡·骨相篇》就有记载:“韩生谢遣相工,通刺倪宽,结交膝之友......”其中所说的“通刺”即是名片。
到了宋代,互赠贺年片就很盛行了。贺年片发展到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当时将贺年片装到锦囊中拜年时送给对方,以示庄重。
现代贺年片上印着精美的图文,则是受国外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