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

食品安全是所有人都会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到了这个吃草莓的季节,各种谣言满天飞,比如有很多人听说草莓发生空心现象,说是生长期打了激素所致,其实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草莓果实产生空心,有些是品种的特性,还有就是不良环境条件所致。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怎样避免空心果的产生。

什么是草莓空心果?

空心果是指果肉胶状物之间有空心的果实。主要表现为果实出现空心。会影响草莓的商品性。因此在生产上我们可以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1)

空心

一、空心果的产生原因?怎样改善?

产生空心果的原因有很多,品种原因除外,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草莓果实空心?

一是光照不足。如在秋冬季节或早春季节遇到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减少,果实内部供应的养分不足,容易产生空心果;

改善方法:保持棚膜清洁,防止膜面附着水滴和尘物,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或反光幕,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具体操作可在草莓棚室内的北侧弱光后墙处挂一道宽1.5米的反光幕,能明显增强棚室北侧的光照,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可利用植物专用补光灯,或是白炽灯等进行补光

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2)

补光

二是开花坐果期间,若棚温过高(超过35℃且持续时间长),或过低,造成花粉受精不良,果实发育中果肉组织的细胞分裂加快,而种子因受精不良与果实生长速度不协调,也会形成空心果;

改善方法:保持合理的棚内温度,如温度过高,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温,冬季温度过低时要注意采用,盖草苫,燃烧固体酒精、增温块等进行增温,以保证合适的生长温度。下面是现蕾至收获期间各阶段比较合适的温度。可供参考。

现蕾期,白天25℃~26℃,夜间10℃;

开花期,白天23℃~25℃,夜间10℃;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3℃,夜间6℃~7℃;

收获期:白天23℃~25℃,夜间5℃为宜。

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3)

控制好温度

三是在坐果期若肥水供应不足,植株的营养状况不能满足果实膨大的需要,也容易导致空心果的形成。

改善方法:草莓进入花期后,应追施一次平衡型肥料(亩用3-5斤),促进多开花、坐果。一般情况要保证每周浇一次水,浇水量要相对充足,浇水时间尽量在上午,这样的足够的时间恢复地温。膨果期追施高钾肥可促进幼果膨大,有利于草莓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养分,进而提升甜度,同时可用养根型肥料(黄腐酸钾、EM菌液),配合中氮、低磷、高钾型冲施肥施用,用肥量不可太大,草莓喜肥但不耐肥,因此施肥原则应少量多次,防止一次过量,产生肥害。亩用3-5斤即可,可促进草莓上色,增加甜度。这里要注意的是钾肥不能过高,建议不超过32,过多的钾肥容易引起果柄过细、果实上色过早、果个长不大就成熟。

四是缺乏硼元素。硼元素对促进养分在果实内部运输有重要作用,若缺硼而果肉部分养分不足也会形成空心果。

改善方法: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就需要开始叶面补充氨基酸肥和钙、硼肥,及早施用可提高钙肥的吸收效率,既增加草莓甜度、香味,可提高果实硬度、提高草莓的耐贮运性。

五是品种固有特性

比如有些品种,一些品种果肉密度小,天生就易出现空心。如甜查理,卡麦罗莎,安娜、杜克拉、露茜等 。

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4)

( 图片来源:东港草莓研究所)

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5)

( 图片来源:东港草莓研究所)

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6)

( 图片来源:东港草莓研究所)

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7)

( 图片来源:东港草莓研究所)

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8)

( 图片来源:东港草莓研究所)

草莓裂果是怎么造成的(草莓出现空心果的原因有哪些)(9)

( 图片来源:东港草莓研究所)

看到这里,应当知道怎样防止果实出现空心了吧,还有如果你种的品种就是容易空心的,你在怎么着,也很难改善。

关于草莓种植的任何问题,都可点左下角“了解更多”进入草莓社区交流提问,欢迎进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