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

达·芬奇原名是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生于芬奇镇,简称其为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科学家、发明家。他在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1516年侨居法国,1519年5月2日病逝。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其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2)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3)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4)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5)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6)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7)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8)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9)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0)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1)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2)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3)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4)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5)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6)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7)

《最后的晚餐》

这幅画创作于1494-1498年,此画高4.6米,宽8.8米,描绘了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的故事。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门徒坐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将所有门徒聚集在一起,提出他们当中有一个人会出卖他时,每位门徒都展现出了不同的动作和神态,或震惊、或愤怒。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门徒之一彼得在听到耶稣被出卖的消息后,他就暴跳而起,并压在了犹大的肩膀上,急切地询问耶稣到底是怎么回事,将握紧的刀随时刺向叛徒。众人的手部动作比较鲜明,有人双手按在桌上,有人竖指发问,有人扪心自问,每两三个人都在交流和沟通,只有犹大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那里。门徒犹大,画中刻画出他那尤为慌张的表情,他偏过头,假装毫不知情地望向耶稣。他敏感地注视着众人的反应,想拿起面包的左手本能地缩了回来,但他紧握着钱袋的右手将他彻底暴露。同屋内混乱的不同,窗外则是晴空万里,象征着耶稣内心的光明。

达芬奇的成就和画作赏析(达芬奇绘画作品赏析)(18)

《蒙娜丽莎》

从绘画技巧上来看,这幅画的构图,达·芬奇改变了以往肖像画多采用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从而使蒙娜丽莎显得更加端庄和稳重。在对背景山水的处理上,画家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的笔法。这样就把肖像后面的山崖、小径、石桥、树丛和潺潺的流水都推向遥远的深处,更加突出了人物形象。并且人物两边的远景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右边视平线显得较高,这样的处理使人物层次感分明,当我们集中看右边时,我们会觉得远景上升,人物下降;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会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随着观察者观察侧重点的不同,人物五官的位置,似乎也在随之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