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墓在哪里是真的吗(武侯墓遗址)
武侯墓,是中外皆知的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眠之地。墓及庙宇位于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赠谥为“忠武侯”,因而得名武侯墓。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汉中的定军山下。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现存墓冢系后代起封。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专研历史、地理、兵法。后刘备“三顾茅庐”,亮提出“隆中对策”,联吴抗曹,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死后,亮辅佐刘禅,立志收复中原,恢复汉室。第五次北伐时(234年)病逝五丈原(今陕西岐山),终年54岁。诸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下,因山为坟,冢足容棺,俭以时服,不须器物”。部属杨仪、姜维、费祎等扶柩回汉中,遵遗命葬于今陕西勉县定军山下。
大殿门
诸葛亮塑像
武侯墓碑亭
墓碑
墓冢
武侯墓陵园今占地320余亩,内外两道垣墙卫护,二水环抱,进头道大门所见横卧的黄土岗叫书岸梁,寓意诸葛亮虽长眠却仍日理军国大事。岗西有一乐楼,楼前有草坪,是昔日人们祭祀诸葛亮唱戏的地方。
“武侯墓”三个大字金光闪闪,高悬在二道大门之上。跨进此门楹联、匾额使人应接不暇。墙上壁画,生动逼真,绘武侯生平事迹及三国故事;碑碣林立为暮宇增添典雅、肃静。
献殿三间,高大宽敞。大门与献殿间左右两侧,各有厢房三间,室内用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把诸葛亮的一生事迹分为十个部分向游人展示。大殿与献殿相接,殿内龛上为诸葛亮塑像,左手按膝,右手握卷,神采奕奕。两书童侍奉左右,一哥持剑,一个捧印。龛下关兴、张苞侍卫两旁。
大殿后为武侯墓冢。墓前有碑亭,内立碑石多通。墓呈“覆斗形”,高4米,外围以大理石望柱和雕刻精良的护板,周长64米,显八卦状,以示对诸葛亮推演八卦的纪念。墓头东脚西,有“永怀西蜀,兴复汉室”之意。幕后有两株高约20米的桂树护坟。这两株丹桂,据《忠武侯祠墓志》载,为景耀六年(263年)所植。每年中秋,十里飘香。桂树后有武侯寝宫三间。室内陈列诸葛家谱及历代皇室加封谥号。
大殿东西两侧,还有耳房、两院配殿。其东为诸葛亮五次北伐事迹展;其西为当代书画大师墨迹绘画展。
大殿西南角还有一座“武侯墓冢”,墓前也有碑亭及石刻。原来清嘉庆四年(1799年),陕甘总督松筠来凭吊武侯,随行谭南宫自称“精于堪舆之学”,妄说殿后之墓为假,诸葛亮应葬在这里。松筠信以为真,乃命沔县知县马允刚堆土造坟,于是就多出一座墓冢来。
祠宇内原有54株松柏,象征诸葛亮享年54岁。现仅存20余株,传说为三国时所植,距今已1700年。
古柏
古柏
读书亭
武侯墓一带的定军山还是驰名中外的古战场,久负盛名。这里有黄忠斩夏侯渊的“斩将桥”;诸葛亮屯兵的“仰天池”;还有“八角琉璃井”等遗物遗址,现今山上可拾到铜铁“扎马钉”等。定军山在清嘉庆年间,还是白莲教活动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官府屡次派兵围剿而失败。嘉庆皇帝不得已从京都派“军门王文雄。振协王韩嘉业”等将领来陕西,受当时陕西巡抚、陕甘兵备道松筠节制,由松筠率重兵到定军山一带“清剿教匪”,白莲教避其锋芒而转移。后来白莲教在西乡梭罗关巨家院一带,一举歼灭清军数千人后,挥师入川。松筠一面向朝廷报告败况,归罪于死亡将士,一面却向嘉庆禀报战功,把白莲教的主动撤退说成是“武侯之灵昭昭,是神人感应”,帮助退了教匪。荒唐的嘉庆皇帝大喜,赦发金银,重修忠武侯祠墓,使其规模更为宏阔,竣工时,于嘉庆八年七月十六日,皇上御书“忠贯云霄”四字,现匾额悬于武侯祠。
扎马钉
木牛流马模型
玉带桥
地图
八十年代初,四川成都、湖北襄樊、陕西汉中三地市联合成立了诸葛亮研讨会。“诸葛亮研讨会·汉中联会”1984年秋在诸葛亮的长眠地勉县召开时,成为当地的一件大事,各级党政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境内三国遗迹及武侯祠、墓修葺一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古建筑得以维修,在二道门前的溪河上架设了仿古玉带桥,并引资建设水系工程和园林建设。为陵园增添了景色。诸葛亮为一代名臣,千百年来深受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爱戴。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以编号68,分类号12公布武侯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勉县人民政府立即响应,划定外围墙以内为绝对保护范围,外围墙以外50米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加强对武侯墓陵园的保护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