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升横店拍戏(三千孤儿入内蒙)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0日讯(记者万旭明)“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上世纪50年代末,内蒙古大草原向南方孤儿许下的承诺。9日,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映,导演尔冬升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搬上大银幕。影片主创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希望能通过电影让大家了解当年血脉相依、大爱互助的感人故事。
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真实还原历史细节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这群远离家人、故乡的孤儿,成为“国家的孩子”,在牧民们淳朴的大爱中,最终成为“草原的孩子”。
与很多人一样,尔冬升曾经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为此,他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的亲历者。电影中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尊重等细节,都是对那段历史真实的还原。
一番探访下来,尔冬升发现:“ ‘三千孤儿’只是一个名词,我们看到的数字是最后有接近3万至5万的人,很多省都有接收小孩的,知道了之后就比较震撼。希望这部影片能感动到观众,让大家了解那段血脉相依、大爱互助的故事。”
片中草原阿爸由阿云嘎饰演,内蒙古族的他回忆道:“回过头来想,其实我们老家也有被收养的人。那个时候不会叫他们是孤儿,我们的父辈、长辈们会说那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孩子。他们来到草原,大家自然地生活在一起,没有什么不一样。”他说道:“作为蒙古族人,我为当时收养这批孤儿的人自豪,他们像草原一般拥有宽阔的心灵和胸怀。在那样一个年代,我相信中国任何地方都会有这样一群人,大家都会这么做。”
动物、小孩、蒙古语……拍戏的大难题,全遇上了
拍电影有几大公认的难题:动物、小孩、方言。《海的尽头是草原》全遇上了,影片以历史、现实两条线索交织而成,在历史部分中,“孤儿”们年幼离家、适应草原生活是重头戏。而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牧区,骑马、牧羊、赶牛,甚至躲避狼群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相当一部分角色需要以蒙古语表演。
一段孤儿院里的戏份,就让尔冬升“崩溃”了,“小孩多的时候,你怎么吼都没有用。要开拍了,副导演拿着大喇叭喊。安静了,开机了,拍了10秒钟,吵闹的声音又开始了。拍完之后对幼儿园老师非常敬佩。”
除了大量骑马戏份,影片还挑战了“最难的牛”,让尔冬升领教了“牛脾气”,“它不肯拍就是不拍,想走哪里就走,谁都没辙。”更令人意外的是,片中两段狼群偷袭羊圈、孩子的戏份,居然使用了真狼,其中一场狼咬木头的戏,就是“狼演员”临场发挥,现场抓拍到的。
至于蒙古语的难题,就由演员们解决了。马苏在片中饰演草原额吉,毫无保留的爱与包容,让她感化了“孤儿”中的小刺头。马苏提前到草原生活了4个月,硬背下100多句蒙语台词,更切身感受到了“牧民的安静、淳朴、热情和自由”。
陈宝国是“定海神针”,阿云嘎“跨上马就成了角色”
《海的尽头是草原》以南方女孩杜思珩与草原家庭的故事为主线,交织着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在60年后远赴草原寻找妹妹的线索。在这部群像戏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杜思瀚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决定接替母亲去找妹妹,忏悔、留恋、追寻在他心中交融。草原额吉、阿爸、哥哥对“女儿”无尽的爱,不惜以生命相护,但在面对失去时,也会有恼怒、纠结。杜思珩的前半生则困于“被抛弃”的疑惑与不舍。
老年杜思瀚由“老戏骨”陈宝国饰演,尔冬升将他形容为“定海神针,戏份不多,但给整部戏带来了稳重”。草原阿爸则由阿云嘎饰演,虽有蒙古族身份加分,但从音乐剧演员跨界到电影,还要演一个性格隐忍的军人父亲,尔冬升一度也是存疑的,“一跨上马,以蒙古族特有的骑马方式歪着跨在一边,特别爷们。我就觉得我选对人了,他完全变成那个角色了。”对于饰演草原母亲的马苏,尔冬升直言“感谢”,并调侃称“蒙古语是我学不会的语言,语法非常困难,她能学下来真的不简单”。
阿云嘎则表示:“草原上的母亲是伟大的,她们善良、无私,眼神里透着淳朴。我们要传承的,正是那颗善良的心。”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