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句式(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论语》感悟(一三六)
文/王营
原文: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7.9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7.10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7.27孔子只用钓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捕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感悟:这几章是对孔子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是他“仁”爱之心的具体应用。孔子从小学礼、懂礼,所以每当街坊邻居家办丧事的时候,他会主动帮忙主持丧礼,而就餐的时候,孔子却不曾吃饱过。是孔子饭量大,还是他故意吃不饱,做样子给别人看?何晏集解说:“丧者哀戚,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也。”他认为孔子有恻隐之心,所以在有丧事的人家吃饭的时候,哀人所哀,心有不安,所以食不甘味、吃不饱。可见孔子不是故意做样子给别人看,而是对死者及其家人同情心的自然流露。所以,孔子每次参加完丧礼,这一天就会悲伤哭泣,《集注》曰:“一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这一诠释非常到位,因为哀和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感情,哭完后接着就高兴地唱歌,是神经病。
对别人遭遇的恻隐、同情,这就是“仁”的具体表现,孟子说得更到位:“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对人、对物的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人无恻隐之心,与禽兽没有什么区别。
现代人对于丧事是什么态度呢?我已近“知天命”之年,经常去参加同学、朋友父母的丧事。一般情况下,先上100或200元钱的吊礼。发丧那天,到达“灵棚”,面对死者的照片三鞠躬,到屋里和家属们见上一面,表达问候之意,此时面对死者的遭遇,说实在的,心情也和家属一样,很是悲痛。但是一走出人家的家门,有些人便会眉开眼笑,三五成群地直奔饭店去了。酒桌上再也无人提起当天的事情,该说笑的说笑,该畅饮的畅饮,丝毫没有一点哀伤之情。
至今有一件事儿我弄不明白,家里死了老人,本来是一件十分悲伤的事情,为什么发丧的时候还要请“乐行”吹奏一些欢快的乐曲,有的地方还露天搭建戏台,请上歌舞团表演艳舞,这种做法到底有什么道理?孝子听到这些欢快的曲子,看到这样热闹火爆的场面,会是什么心情?难道古代就是这样吗?
孔子的“仁”爱之心不仅表现在对丧事的处理上,还表现在他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孔子大概是古代第一个具有生态意识的学者,他兴趣广泛,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也经常钓钓鱼、射射鸟。传说他在钓鱼的时候,从不用大网将鱼一网打尽,只是手拿一杆鱼竿,悠然地伫立在池塘边,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颇有点“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风范。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若将鱼一网打尽,从此鱼塘里就再也没有鱼了,这是对鱼塘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
孔子射鸟的时候,只射飞鸟,从来不射归巢的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鸟类归巢属于生殖行为,是为其后产卵育雏做准备的。若将其射杀,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是对鸟类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人、对事、对世界万物“爱”的真情实感,将这种情感付诸行动,就是“仁”。因为世间万物本来就是一个统一体,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衡,你不仁,则必然会招致对方对你的不义。当今社会,这种不仁的事时有发生,前些年,清华学生用“硫酸伤熊”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折射出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爱心教育的缺失。伤熊看似小事,但是这种对动物冷漠、残忍的情感,对生命的不尊重,有可能使他将来发展成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到那时无论知识再多,又有何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