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 公历的前身今世

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却有曲曲折折的历史。

罗马王政时代的第二任国王努马(Numa Pompilius,执政期前715—前673)修改后的《罗马历》一年只有355天。为了避免月份和季节发生错位,每两到三年就需要增加一个闰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闰月的设置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到了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做大祭司长时,《罗马历》的日期标注已经十分混乱。

《儒略历》(Julian calendar)

公元前46年,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前100年 —前44年)召集当时最优秀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为历法改革献计献策。希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Sosigenes)建议借鉴古埃及太阳历法制定新的历法,得到了凯撒的肯定。

为了使来年(前45年)的春分之日落在3月21日,公元前46年这一年增加了3个月,全年长达445天,被称为“混乱之年”。

公元前45年1月1日,凯撒大帝宣布用《儒略历》(Julian calendar)取代《罗马历 》(Roman Calendar)。《儒略历》规定一年12个月,单数月为大月有31天,双数月为小月有30天,二月有29天。

与《罗马历 》相比,《儒略历》对闰年的设置做了更加具体的规定:四年一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闰年多出的这一天加在二月底,为30天。这样,一年的平均长度定为365.25日。

《儒略历》(Julian calendar)是西方第一部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因为凯撒大帝出生在7月,公元前44年,也就是《儒略历》颁布的第二年,决定将七月Quintilis 改为July (Julius),以纪念凯撒大帝。

历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 公历的前身今世(1)

凯撒大帝

和《罗马历》的经历相同,《儒略历》在闰年的环节上也出现了问题。原因是,负责增加闰日的祭司长错误地理解了闰年的出现规律,误将“隔三年”(每四年)理解成“每三年”,这种错误持续了36年,使本应加入的9天变成了12天,也就是多加了3天。

后来,凯撒大帝的继承人、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奥古斯都 (Gaius Octavius Augustus,前63年—14年)纠正了闰年过多的错误,同时,又对《儒略历》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具体如下:

(1)将二月减去1天放到八月 (2月由29天变为28天,八月由30天变为31天);

(2)将八月改名为 August,这样奥古斯都 (Augustus) 在《儒略历》上也留下了痕迹;

(3)为了使大小月相间隔,又将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十月和十二月改为大月。

后人推测,可能是奥古斯都 (Augustus) 觉得他所在月份的天数应该和凯撒大帝所在月份的天数相同。正是这个原因,才坚定了他把八月改为31天的决心。

这样看来,是奥古斯都 (Augustus) 的历法改革造成了目前公历月份长短不一、无规律可循的历史原因。

历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 公历的前身今世(2)

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 (Augustus)修改历法后, 12个月份的名称就固定下来了,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一月 January,来自拉丁语 lanuarius,代表古罗马初始之神雅努斯(Janus)。雅努斯神是守护神,拥有两张面孔,一面凝视过去,另一面展望未来。

二月 February,来自拉丁语 Februarius,是古罗马的一个传统节日"净化节",又称"牧神节"。

三月 March,来自拉丁语 Martius,代表古罗马的战争之神马尔斯(Mars)。

四月 April,来自拉丁语 Aprilis,是开放的意思,特指鲜花的绽放以及树苗的破土而出。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古希腊神话的爱神阿芙罗狄忒 (Aphrodite) ,对应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 (Venus)。

五月 May,来自拉丁语Maius ,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春天之神和土地之神迈亚(Maia)。

六月 June,古罗马的女神朱诺(Juno),她是朱庇特的妻子,也是战神马尔斯的母亲。朱诺在罗马神话中是婚姻和母性之神。

七月 July,古罗马共和国的终身独裁官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也就是凯撒大帝。

历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 公历的前身今世(3)

扑克牌中的奥古斯都

八月 August,罗马帝国开国皇帝奥古斯都(Gaius Octavius Augustus),也就是扑克牌中代表尤利乌斯·凯撒的方块K。

九月到十二月这几个月份没有典故,分别为源自拉丁语的第七至第十。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由于努马(Numa Pompilius)修改历法时,将一月和二月插到了原先的一月前,使后续月份向后推延,而造成了这几个月的拉丁语原意与实际月份不对应的现象。九月 September,拉丁语Septem"第七" ;十月October,拉丁语Octo"第八" ;十一月 November,拉丁语Novem"第九";十二月December,拉丁语Decem"第十"。

结语

《儒略历》是借鉴古埃及人的历法而制定,并非原创。此前用的《罗马历》是阴历,也非原创,由古希腊人历法借鉴而来。

和《罗马历》相比,《儒略历》的历法年和回归年长度更接近,但《儒略历》在增加闰月的环节上也出现了问题。

从努马(Numa Pompilius)修订《罗马历》到公元前46年凯撒大帝修改历法,经过了约七百年的时间。凯撒大帝的历法改革,终于结束了长期以来由于历法混乱而造成的四季错位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西方曾经出现过一年445天的神奇长年。这种“混乱之年”的出现,对后来采用西方历法的国家,在年代的确认上造成了影响。

与中国的传统历法相比,《儒略历》对月份长短的设定不是按月亮运行规律而定,而是由人为因素决定,这种人为因素导致公历呈现出一年中的月份大小长短不一又无规律可循的现象。而中国传统历法是古人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历法更客观,对农业生产的帮助也更大。

对《儒略历》你怎么看?同意我的观点吗?


参考资料:

[1]《大英百科全书》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引用日期2020-04-22]

[2] 为什么有公元前后之说?https://respuestas.tips/[引用日期2020-04-22]

[3] 公元纪年法何时出现?https://es.aleteia.org/[引用日期2020-05-01]

[4] 罗马历 https://www.timeanddate.com/calendar/[引用日期2020-05-01]

[5] 罗马历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alendar/[引用日期2020-05-01]

[6] 儒略历 https://www.timeanddate.com/calendar/[引用日期2020-05-01]

[7] 格里高利历 https://www.timeanddate.com/calendar/[引用日期2020-05-01]

—— end ——

文:读史明智ElMismoSol

图: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读人文历史,览世事变迁,觅成败规律,悟人间道理。——读史明智ElMismoSol

我是读史明智ElMismoSol,感谢您的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