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

温馨提示:本文为本号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刘工昌

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其《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实际上去年底《求是》杂志刊发的《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也已指出,“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

如果说前者主要讨论的是中部崛起的大问题,后者则是这一大策略后的具体方向,就是指在目前强省会概念后,还要集中力量发展省会后的第二第三中心城市。

随着此类信息的出台,已经有多个中部省份积极响应,释放出区域格局调整的重要信号。河南洛阳和湖北襄阳就是其中两个。

从49%到95%,襄阳GDP追赶洛阳

河南湖北是中部地区GDP总量最高的两个省份,这里河南的洛阳与湖北的襄阳是中部地区表现最突出的两个城市,其你追我赶的趋势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中部地区副中心城市目前的基本态势。

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1)

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襄阳GDP4601.97亿元,比上年下降5.3%,与洛阳差距拉大到约526亿元。

但没有疫情影响的以2019年GDP数据来看,两地间的差距已缩小到了约222亿元,这是过去15年间两地GDP的最小差值。

在进入2021年后,两者差距有所缩小。

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2)

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3)

外面看到2021年一季度两者的差别是289亿,再度回到200多亿的区间。这预市着两座城市今后的争夺将更为激烈。

再回过头来看近些年来两座城市的GDP对比

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4)

我们看到,从2007年襄阳不到洛阳的一半,2008年绝大数继续扩大,到900多亿,随后一路追赶,到2019年,已只有222亿。2019年襄阳的GDP总量达到了4812.84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503亿元。2019年洛阳市的经济总量达到了5034.9亿元,增量超过了421亿元,成功突破了5000亿大关!目前两城都稳坐全省第二大城市的宝座,可以看到,虽然洛阳的GDP总量还是领先于襄阳222亿元之多,但是襄阳的增量却比洛阳多了不少!再往前看一下,在14年前的2007年,襄阳GDP总量只有洛阳的一半而已,到了2015年,占比已经达到了97.49%,总量相差不到100亿元,然后这几年两地又展开了“拉锯战”。

这里还有一点要说的是,目前襄阳的人均GDP已大大超过洛阳。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以2015年末的人口为基数,2016年三地人均GDP排序,分别为宜昌90142元、襄阳65808元、洛阳54018元。这意味着即使从总量上说,襄阳还是在快速追赶着洛阳,但GDP质量上襄阳已领先洛阳。

对中国现代城市而言,经济最富活力的往往是倾其全力发展的城市工业园之类的高新区,因为城市高新区往往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015年,襄阳国家高新区GDP达760亿元,而洛阳高新区GDP仅为85.08亿元。

在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方面,2016年襄阳新登记市场主体为106335户,超出了洛阳的68211户。(1)

从以上可以看出,至少从支配城市发展的市场活力度来看,近些年襄阳应该是要强于洛阳的。

那么既然如此,洛阳为什么这些年GDP总量要仍然还是要超出襄阳几百亿呢?

这个几百亿在沿海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内地,中部地区,却还是很有讲究,它往往意味着一个城市的基本层级。

国家对洛阳有多重视?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陪都,关于洛阳,任何一个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对这个城市如雷贯耳。《史记·周本纪》说:“此天下之中,诸侯入贡道里均。”(译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来这里朝贡每个方向的距离都一样)

洛阳地处中原核心区域,是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间的过渡带,云集了天下商贾,大量商品都要从这里集散出去。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洛阳所接受的国家扶持是要远远大于襄阳的。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7个工业项目选址在洛阳,他们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中国一拖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更是作为那个时代的民族工业的集体记忆符号。这也为洛阳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技术工人及家属,移民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消失已久的活力和激情。

移民的到来往往是一个城市充满活力的象征,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80年代的深圳皆是突出的例子。当时的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广纳四方来客,就此奠定了中国第一经济重镇美誉。深圳也是如此。直至今日,其所展示的蓬勃的创造力在中国所有城市中堪称翘楚。

那时洛阳对于外来者的包容,也让洛阳能够在经济上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后,洛阳还是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一五”计划期间,苏联首批援建的73个厂矿中有4个大型厂矿建在洛阳: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玻璃厂、洛阳矿山机械厂与洛阳轴承厂,都是当年国人耳熟名详的名字,使得洛阳一举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天津的全国第五大现代化城市。

但洛阳却没成为上海深圳这样的经济重镇。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前者外来人员的聚集,更多出自市场的自发,后者则主要来自国家规划,缺乏市场发育壮大的母体。

尽管如此,国家对洛阳的重视却始终没有停止。一直以来,洛阳在河南的发展格局中都处于重要位置,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洛阳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定位。“从省域规划到国家战略,洛阳的副中心定位始终没有变”。

2012年,根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意见、建议修改后,《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正式获批下发,明确提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2016年“十三五”规划以来,洛阳被定位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2017年又被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2021年3月28日,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通运行。历时3年9个月,要知道,这是洛阳成为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获批建设地铁、第一个完成单条地铁建设的城市。

要知道,东部许多城市经济总量要高出洛阳许多,一直也在积极申请地铁,却始终未获批准,可见国家对洛阳的重视程度。

随着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运行,谁将成为下一个开通地铁的中部非省会城市,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地铁被视为城市发达与否的标志,大规模投资建设还能在短期拉动经济,成为做大GDP的“刚需”。

以2018年“52号文”规定申报建设轨道交通的条件作参考——地铁要求GDP3000亿元以上、市区人口300万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0亿以上;轻轨则要求GDP1500亿以上、市区人口150万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0亿以上。

2021年3月18日,洛阳行政区划调整获批的消息释出。调整后,洛阳市辖区数量超过省会郑州,市区面积从803平方公里拓展至2229平方公里以上,增加近1.8倍。

相比而言,地处湖北的襄阳则很少得到国家的大型投资。这导致整个工业基础方面,襄阳要远远落后于洛阳,这也是这些年来洛阳GDP远远领先于襄阳的主要原因。

但历史终究会成为历史。

洛阳与东北的相似轨迹

2021年4月,工信部对外公示了遴选出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者名单。在这份被誉为制造业“国家队”的名单中,共有9个省(市)的21个城市上榜。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指地理相邻的大量企业、机构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共生形成的产业组织形态,被认为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标志。

“过去,大量园区凭借交通区位、资源禀赋、政策红利等形成成本优势,吸引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本质上还是一种规模扩张式发展。”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规划所所长程楠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而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以园区为核心载体,从过去工业企业之间的物理相邻,向集群成员之间的化学相融转变,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2)

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5)

其中,制造业实力超群,也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的广东和江苏,各有6个集群胜出;紧随其后的是浙江,有3个集群入围。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区以及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东北,无一入选。早在近百年前的1927年,张学良的日本顾问在日记中写道:“当中国人习惯于每天扛着锄头下地干农活的时候,满洲人(东北人民)已经习惯每天去工厂上班,然后领取工资了……”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57个都落在了东北,因此,东北被称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可今天的“工业摇篮”里已没了嗷嗷待哺的富有生命力的婴儿。

近些年,东北经济低迷,尤其是自2014年起,东北三省的GDP增速一直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别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态势(参见图1)。

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6)

要知道,国家这些年一直在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台了很多政策,但依然止不住东北经济的下滑。在全国各地疫情后以近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时,东三省仍看不到半点令人鼓舞的迹象。投资不过山海关,李克强总理曾沉痛的指出过东北极为恶劣的营商环境是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关键。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营商环境是指一家企业在开办、经营、贸易活动、纳税、破产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政策法规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这其中,又包括微观营商环境与宏观营商环境,前者指代的是与企业本身联系紧密、且直接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各种参与者,具体涉及到企业本身、顾客、竞争者、公众等;至于后者,则是包括人口、政治、法律、科技、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在内的外部环境。

一个城市或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往往关系到当地能否顺利招来投资项目,关系到企业家是否愿意一心一意地在当地谋发展,也关系到市场活力能否得到充分释放。而作为市场经济最为重要的主体,民营企业更容易被营商环境所影响。因此,学界常常把营商环境视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核心竞争力以及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3)

我们之所以在这里专门提东北,是因为东北与我们正讲的洛阳在建国后有着极为相近的发展轨迹,都是得到国家一五计划重点支持,苏联援建,都曾创造过极度辉煌,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都已衰落,至少是已不复当日荣盛。

东北今天发展的现状实际上也是在给洛阳警醒,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物流体系的高速运转已使得从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源交通甚至人才,都已不再是最主要的,良好的政商环境,高效的市场运作体系,才是一个城市能否发展的关键,有了它,资源、交通都不再是问题,而人才自然也是会闻风而来。

在这一点上,洛阳的竞争对手襄阳做的很好。

襄阳为何能后来居上?

单纯从经济结构上看,襄阳三产结构还不够合理,分产业来看,2019年襄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4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3%;2019年襄阳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2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4%;2019年襄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34.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27%。

2019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占比图

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7)

数据来源:襄阳市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有鉴于此,襄阳政府宏观上调整的重点对准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上。

始终坚持围绕医药化工、能源等产业进行强链补链,实现产业聚集集群发展。2020年,医药化工和能源产业完成产值8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6.7%。其中,医药化工产业完成产值47.9亿元,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6.1%,在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微观上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当好金牌“店小二”,出台优化营商环境“黄金十条”,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在全市率先举办企业复工复产政银企对接会,14家银行向全区22家企业授信40亿元,贷款3.4亿元。狠抓惠企政策落实,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费4.2亿元,为9家重点保障企业争取低息贴息贷款3.9亿元。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审批、物流等问题300多个。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等模式,企业“拿地即开工”成为新常态。(4)

2021年以来,襄阳招商部门主动出击、加压奋进,创新招商方式,奋力追赶超越,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实效,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并通过补齐短板、精准招商,营造产业集聚效应,推动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春节以来襄阳已外出驻点招商队伍共16支;驻点招商小分队春节后累计驻外61天;累计拜访企业7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5家。

只有积极“走出去”,才能拓宽眼界、捕捉商机,也只有“走出去”,才能“请进来”。随着招商部门不断加大“走出去”的力度,襄阳招商引资的成效迅速显现,落在白纸黑字的签约文本上,更落在推动发展的动能上。(5)

我们看到,襄阳政府给自己有清晰的定位,针对自己产业发展的态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与补充,简单说来,宏观上调结构,围绕着汽车、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微观上营造好的环境,大企业纷至沓来,好项目相继落地。襄阳正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延伸产业链招商,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乘法效应”,使得全市产业发展形成集群化态势和规模化效应,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8)

数据来源:襄阳市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5-2019年襄阳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图

如雷贯耳的洛阳(如雷贯耳的洛阳)(9)

数据来源:襄阳市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812.8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503.0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4732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8708元。

2020年,襄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3.8亿元,第四季度环比回升5.8个百分点;全年工业投资完成28.3亿元,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左右,全市排名第一;新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5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值税3.53亿元,第四季度环比回升6.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电量13.8亿千瓦时,第四季度环比回升6.7个百分点。襄城区工业生产逐步回升,发展后劲稳步增强。

与洛阳相比,拼产业方面,个人觉得襄阳工业转型快洛阳一步。

洛阳新动作:去襄阳学习

令人欣喜的是,与时刻听着都在抱怨,好像全中国人都欠了他们似的某些地区人相比,洛阳人显示了敢于正视现实,并且放下架子虚心学习的勇气。

2018年7月4日至5日,河南省洛阳市党政代表团来襄阳考察期间表示,洛阳与襄阳的情谊深厚,这次来襄阳学习,就是要对标先进,补齐短板。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这几年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很快。

我们认为,这才是一个城市能良性发展的关键。

很少有城市像洛阳那样,历史给予其如此令人回味的过去,即使在建国后各地工业一片荒芜百废待兴的时刻,洛阳也是极少数热火朝天令人艳羡的主儿,但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浪潮中洛阳远远落伍了,但此时此刻不要抱怨。一切都要靠自己,如果时刻想着国家资源倾斜,空降几个大型企业,立马日子就好过了,这将永远不能崛起,东北就是例子。

如果单论资源倾斜,从2003年开始,国家推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从2003到2012年,东北超强度的资金辅助。2016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三省一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接受了中外媒体的采访时谈到,为了支持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国家将制定“三年滚动计划”,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13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预计达1.6万亿元。可今天的东北仍在经济增长的边缘挣扎。

很多人也都在羡慕深圳的发展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了解深圳发展史的人清楚,当时国家没有资金投入。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深圳要发展,要钱,我们没有,政策靠自己去摸索。深圳主要靠自己敢为天下先,领先一步确立市场秩序,确立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而资金主要则来自外商的投入。而今天发展同样好的江浙又哪里得到什么国家的强力投资?人家都是靠自己。浙江人自己到外面辛苦做小生意积累资金回来做大,江苏人创造性地发展工业园区,借助外资领先一步完成产业升级。

所有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有志向的后来者洛阳,还有襄阳真正值得借鉴的。

但如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晓莉所说,洛阳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显得过于“四平八稳”,并未发挥出很好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

“相比国内其他城市,尤其是正值发展机遇的副中心城市你追我赶的热情,洛阳少了一些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危机意识。”

参考资料:

(1)洛阳、宜昌、襄阳:谁是最具含金量的中部“副中心”发布时间:2017-03-1520:18:54来源:SRC-13《支点》记者蒋李 实习生邱蕾

(2)制造业“国家队”亮相!苏粤各占六席,京津冀东北无一入选中国新闻周刊 发布时间:04-05

(3)马云大手笔投资东北,背后有何经济真相?苏宁金融研究院

(4)襄城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布日期:2021-02-03襄阳政府网消息

(5)襄阳2021年工业经济高位开局产业链招商促发展发布日期:2021-04-08 作者:刘倩 来源: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