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朱瞻基驾崩殉葬(大明风华蛐蛐皇帝朱瞻基之后)


大明风华朱瞻基驾崩殉葬(大明风华蛐蛐皇帝朱瞻基之后)(1)


怪事出明朝,明朝自永乐大帝朱棣以后,皇帝们便象受了诅咒一样,没一个长寿的,莫非朱棣篡位后,他的子孙就被什么人下了短命咒?


朱棣打进南京城时,朱允炆下落不明,不知生死(25岁);

明仁宗朱高炽当皇帝不到一年暴卒,朱高炽怎么死的成谜,终年47岁;

明宣宗朱瞻基,终年38岁;

明英宗朱祁镇病死,终年38岁;

明代宗朱祁钰,死因不明,终年30岁;

明宪宗朱见深,因万贵妃死悲伤过度于数月后去世,终年41岁;

明孝宗朱佑樘,病逝,终年36岁;

明武宗朱厚照,落水后口吐鲜血,瘫倒在地,终年31岁;

明穆宗朱载垕,纵欲过度,后头晕目眩,终年36岁;

明光宗朱常洛,死于红丸,终年39岁;

明熹宗朱由校,落水生病,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

明崇祯朱由检,于景山自缢身亡,终年33岁。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得位与朱允炆有相似的地方,朱允炆得位是因为朱元璋太看好儿子朱标了,朱标死后,朱元璋爱屋及乌,把皇位给了朱允炆。朱瞻基情况有点类似,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朱棣选接班人时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中二选一,有一种说法是,朱棣本来打算把皇位给能力更强,性格更像自己的朱高煦,但是,朱棣更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所以把皇位给了朱高炽,不仅如此,朱棣早在永乐九年就立朱瞻基为“皇太孙”,并时常带着这个自己最喜欢的孙子征讨蒙古。


朱棣在靖难之役胜利以后,就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多次指示,皇孙是个可造之才,你们一定要尽心竭力,同时朱棣也不忘亲自教导,永乐中期以后的远征漠北,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在爷爷一手调教下,朱瞻基习武,又在翰林学士的指导下学习儒家学术,接受最正统的皇家教育,而且私教还是全国一顶一的高手,在这样的环境下,朱瞻基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文武双全”的人,对于这个孙子,爷爷朱元璋看在眼里,喜欢在心里。


朱瞻基一朝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朝廷中出现了大量的能臣,“能者上、庸者下”这一治国理想模式,被朱瞻基落到了实处,这也是他执政十年对朝廷最大的贡献。话反过来说,朝廷是否欣欣向荣、政通人和,主要取决于皇帝的用人导向,对于封建王朝中的任何一朝来说,“欣欣向荣”包括两种,一种是真欣欣向荣,一种是假欣欣向荣。假的欣欣向荣可以理解,朝廷从下到上,一级瞒一级、一级骗一级,大家在汇报中彼此寻找默契和快感,大家在文字材料中徜徉并期待明天,这种意识形态下孕育出来的政治生态是容不下能臣,也是被能臣所不齿的。


真的欣欣向荣也不难理解,朝廷里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轨道式用人模式,能者上,农商水利、赈荒惩贪,谁有业绩谁就会进入干部梯队,在这样的导向下,大家都想成为能臣,因为大家都知道,要想在朱瞻基这一朝当官,必须要会做事、做成事。于是,朱高炽、朱瞻基两朝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臣子,文有“三杨” 杨士奇、杨溥、杨荣)、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绝对牛人)、周忱这样的巡抚,真是人才济济。


在这些能臣的辅佐下,朱瞻基一朝也成为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明史》记载:“仁宣之治,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简单一点说,经历过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后的战乱后,朱高炽、朱瞻基两朝,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


朱瞻基手里有钱了,难免要追求物质生活。他特别喜欢铜香炉,专门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宋代名瓷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红铜经过十二次精炼,并加入金银等贵重金属,终于铸造出大气异常,宝光四射的三千座铜香炉。后多有仿者,但未得其髓。


如果说宣德炉好歹算是艺术品,既满足了朱瞻基极品范的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艺术瑰宝的话,喜欢斗蛐蛐的爱好真的有点过了。《明朝小史》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朱瞻基酷好斗蛐蛐,就向江南索取上品,动辄每只数十金。当时枫桥一个粮长被郡督派遣去捉蛐蛐,终于寻到一只“最良者”,马上用骏马换了过来。回家后,他非常小心地把这个命根子放在了蛐蛐罐里。其妻好奇,便打开盖子偷看。没想到,这只“神奇”的蛐蛐一下子从罐中跳出来,被院里的鸡给啄死了。妻子恐惧自杀。粮长悲伤不已,怕因此受罪,于是也一根绳子随着妻子而去。


这种“上之所欲下必甚之”的悲剧让蒲松龄脑洞大开,创作了《促织》予以讽喻,一下子将朱瞻基的形象败坏无余。


朱瞻基与其父亲朱高炽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然只有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