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过才知水深浅的感悟(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论语·宪问》第12章原文如下: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涉过才知水深浅的感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涉过才知水深浅的感悟(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涉过才知水深浅的感悟

《论语·宪问》第12章原文如下: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用今天的语言通释,就是: 子路问“什么人是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修饰他,也可以算完人了。”子路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孔子说:“见到财利就想到义,遇到危急能献出生命,长久处在显赫的位置上不忘以往的诺言,也能算完美的人了。”

在本章处理上有两处值得讨论:一是:“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的句读,二是对“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解释。 我认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这个问是子路提出的,决不是孔子自问自答,史料中显示的孔子很少“设问”这个风格。“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话是孔子回答子路的,它是继子路“今之成人者何必然”之问而答的,是对前面高标准的“成人”的退让,是退一步说的话。“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子路说不出这样的话,况且“亦可以为成人矣”与上文的回答语气一致。

对“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中的“要”,许多人都解释成“音yāo,同‘约’,穷困,困顿”,把“久要”解释成“旧约,过去答应过的别人的话”,把“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解释成“长久的处于贫困的境地也不忘记昔(平)日的诺言”。我则把“要”解释成“显要”,把“久要”解释成“长久地处在显赫的位置上”。理由有五:

一是把“要”解释成“贫困”不合逻辑——成人(完人)怎么能处在贫困之中呢!

二是把“要”解释成“同‘约’”太牵强,《论语》中“约”五处出现,《里仁》第2章“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的“约”,就是“贫困”的意思 ,有“约”何必用“要”!

三是人们常常在还没有发迹时许下诺言,发迹之后很少有人兑现诺言,发迹而能兑现诺言的人实在是了不得的人。

四是让贫困之人践行“平生之言”说不通,让他拿什么去践行“平生之言”?

五是“平生之言”已经是“旧约”了,把“久要”还解释成“平生之言”不通顺。

出现对本章的误解,大概源于《论语注疏》:“久要,旧约也。”但《论语注疏》又说:“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仍然谈到了“贵达”。“贵达”就是“发迹”。可见要不忘平生之言的前提条件是“发迹了之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