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校长的行为鉴赏(从坏小孩角度解读)
最近,国产热门剧《隐秘的角落》沸腾声不断,在无数观众惊叹,这部剧登上了国内影视剧新高峰的同时,关于剧中三个小孩的遭遇,也引起了观众之间的无限讨论。
《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未成年犯罪题材小说《坏小孩》,许多观众抱着对该剧的喜爱,也拜读了紫金陈的这部原著小说。可以说,作品对于小说的还原还算不错,未成年犯罪也再次被广泛关注。
为何那么多孩子会误入歧途?与其去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那么,如何避免孩子们沦为“坏小孩”?答案就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中。
电影的社会背景作为排在豆瓣电影Top250的第15位,《放牛班的春天》一直是学生时期必看的一部佳作,豆瓣评分上96万人打出了9.3的高分。该片于2004年在国内上映之后,该片一直是探讨师生话题的重要谈资。
片名《放牛班的春天》是电影在台湾上映时,观众们为电影取的名字。该片最初的法语片名叫做《Les choristes》,直译过来就是“合唱团”。
台湾地区口中所说的放牛班,指的就是电影中最初孩子们不学无术、抽烟、偷盗、伤人、恶作剧、扰乱课堂等坏事干尽的班级。这样的班级,老师不管校长不顾,犯错后只会受到严惩,但下一次孩子们依然还会犯错。出身社会后,这些孩子也只能成为混混,或是从事最不体面的工作。
影片中这样的一个班级,显然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放牛班。只不过,片中的这些孩子都比较幸运,因为他们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恩师克莱门特·马修。
马修是一位事业接连遭受打击的作曲家,这次他接到了一个新的工作机会,去一所特殊的问题少年寄宿学校当音乐老师。马修来到学校时,正是大雪覆盖的冬天,他在学校门口遇到了等待爸爸来接他的小男孩佩皮诺。
其实佩皮诺的父母都已经离世,影片的时间背景是1949年,当时的法国刚经历了二战的伤痛,无数人因为战争离世,佩皮诺或许就是这场战争留下来的遗孤。身为作曲家的马修,工作接连碰壁,或许也是因为战后的法国社会更看重实业的复苏,这也难怪了马修明明身为作曲家,却沦为了问题少年学校的音乐老师。
小孩沦为“坏小孩”,往往意味着爱的缺失要面对一帮人们眼中的“坏小孩”,即便是性格温和的马修,起初下意识里还是想用成年人的威严来管教这帮“坏小孩”。但这样的办法并不管用,不仅孩子们不买账,就连自己的第一堂课也被捉弄得很惨。课堂的喧嚣引来了校长,不过马修因为已经领教了校长用虐待孩子来作为惩罚的事实,他此时转而袒护起孩子。
去到学校的第一天,马修被孩子们的疯狂举动吓得很惨,睡觉前都心神不安的他,还不忘先藏好自己的手提包。
在这群孩子身上,虽然他们身高不同、年龄不同,在这样一个班级中,他们几乎完美的展现了专属于孩子时期的顽劣,以及“坏小孩”扎堆时所叠加放大的破坏力。
在这群孩子中,有一个叫皮埃尔的男孩。他除了拥有这群孩子共有的顽劣,还幸运的拥有歌唱天赋。一直热爱唱歌的他,在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中被压抑得无处施展,出生在单亲家庭,被母亲送到寄宿学校,因为在成长中缺失了过多爱的养分,而成为了典型的问题少年。
这里的皮埃尔和《隐秘的角落》中的小男孩朱朝阳一样,在单亲家庭长大,因为母亲工作繁忙,母爱的缺失最终让他们误入歧途。
好在皮埃尔比较幸运,因为他遇到了将会影响他一生命运的恩师。马修无意间发现了孩子们在寝室的欢唱,万分高兴的他,很快就把这些孩子们按声部划分,组建了一支童声合唱团。后来皮埃尔的加入,他被马修任命为了主唱。
任何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圣洁的天使渐渐地,飘荡在教室里的歌声,融化了孩子们的顽劣。孩子们不再搞恶作剧,变成了老师们眼中的乖孩子。其实,没有谁想当“坏小孩”,在马修来之前,之所以这些孩子会作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举动,是因为他们一直不被认可。
孩子们的恶作剧,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在不擅言辞的童年,因为难以和大人平起平坐吐露心声,孩子们也只能通过这样的做法,来满足内心的渴求。
电影的故事设定在寄宿学校,这就注定了这些孩子会被缺少关注,父爱和母爱的缺失,也成为了他们沦为“坏小孩”的罪魁祸首。而寄宿学校的最高权威哈杉校长,他的刻薄、傲慢和严厉,他对孩子们的体罚虐待,也得到了孩子们更为强烈的反弹。事实证明,强压、体罚这些都不是解决“坏小孩”问题的正确做法。
如果有一种爱,叫不求回报,那一定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时间已到春夏之交的四月,马修的童声合唱团办得越来越好,消息传到了校董女爵夫人的耳朵里,不久后女爵夫人带着朋友们来听合唱团的演出,孩子们都换上了洁白的寸衫,唯独皮埃尔没有,因为皮埃尔和马修闹了矛盾,而被马修赶出了合唱团。
合唱团表演结束,马修转身盯着站在隐秘角落里的皮埃尔,马修举起双手示意皮埃尔开唱,前一刻还在发牢骚的皮埃尔,被老师的安排所震惊。本以为自己被踢出合唱团是老师的报复,没想到却是老师为自己精心安排的个人演出。
优美的歌手在小礼堂萦绕,女爵夫人被歌声感动得心跳加速,皮埃尔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歌唱天才。后来在女爵夫人的推荐下,皮埃尔成功去到了里昂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最后成为了片中最开始的那位享誉世界的指挥家。
如果有一种给予,叫倾囊相授,那一定是老师对待学生的谆谆教诲。
而电影除了女爵夫人到来的小高潮,其实还有一个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的大高潮。
后来学校失火,校长将责任全部推卸给了马修,马修被校长开除,并且不许任何学生送别。
马修提着自己唯一的行李箱,情绪低落的从学校离开,路过院墙时,教室里飞出了许多纸飞机。上面写着孩子们对恩师的祝福,马修捡起一只只纸飞机,通过这3个月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他已经能熟练的通过字迹辨认出是哪个孩子的笔迹。
最终马修带着孩子们写在纸飞机上的祝福,和身为孤儿佩皮诺离开了学校,而片头那个守在院门前的小可爱,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爸爸”来接他回家。经历了三个月时间的相处,马修刚来时的郁闷也早已被孩子们温柔的笑脸融化,带着这份释怀,这个中年秃顶相貌普通的音乐老师再次踏上了人生的征程。
虽然,我们无法预料下一站马修又会遇到怎样一群孩子,但我们能笃定的是,“塘底”学校的这群孩子,将会因为马修的缘故,而在今后会有一段别样的美丽人生。他们或许成功、或许平庸,但绝对不会沦为社会毒瘤。而马修通过这三个月的感化,也完全摘除了他们身上“坏小孩”的标签。
电影与国内不谋而合的教育理念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在2004年的作品,在Imdb的评分中,该片并未入选Imdb榜单的Top250,但评分还是达到了较高的7.9分。
之所以该片在国内受欢迎的程度远超国外,或许是因为在我们接受了儒学几千年的滋养,在我们的血液里藏着一段对老师有独特情怀的基因。
中国古文《晏子春秋》中有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体现出了土壤不同,同样的植物会有不同的表现。
我们总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朵的健康与否,直接取决于土壤环境。不同的生长环境,则会孕育出不同的结果。
电影中,校长的咆哮威严和马修煦日和风般的亲切形成了强烈对比,两种教育方式就是不同土壤的化身,马修的因材施教,对待爱徒的一片真心,最终直接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而校长严厉体罚式的管教,不仅治标不治本,最终还得到了以暴制暴的回应。
电影中有一个让人耿耿于怀的“坏小孩”蒙东,他长得人高马大并有暴力倾向,不仅欺负同学还公然收保护费。马修本能的用爱去感化,虽然蒙东没有完全脱去“坏小孩”的习性,但他在学校的表现也渐渐有所收敛。
而蒙东面对自己被校长冤枉,被校长狂扇耳光式的教育,最终让蒙东逃出学校后,用一把大火回报了校长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片头马修到来时,学校还是寒雪覆盖,离开时已是万物复苏的人间四月天。这三个月,他虽然从事的是音乐教学,但实际上却是在“掌心融雪”。初见时,这帮叛逆的孩子心如冰川,因为缺乏爱的滋养,而沦为问题少年。离别时,孩子们的笑声响彻校园,生命之花也正在肆意绽放。
校长体罚学生的行为被老师们联合举报,校长被开除,这也暗示了这些学生们的春天到来了。
电影结尾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是:这世间本就没有“坏小孩”,有的只是大人们的一厢情愿。《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心本善”,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面镜子的真实写照。大人对孩子们微笑,一定会得到他们温柔的反弹,大人对孩子们嘶吼,一定会得到同样的回报。
孩子不是垃圾桶,大人不能把坏情绪倾倒给孩子。那些所谓的“坏小孩”,不就是因为吸纳了太多负面成长毒料吗?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本片的故事,不就是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