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端午节出游(端午里的绍兴文化)

2019-06-09 12:59 | 柯桥日报 | 柯桥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沈潇

6月7日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而6月8日又是第十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节日的紧密相连,我们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可以畅游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欣赏厚重文化家底,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端午的渊源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为了纪念伍子胥;在五月五日(农历)这天,东汉人曹娥的父亲曹盱在迎接伍君的祭祀活动中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年仅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遂投江而死,所以端午也成为纪念曹娥的日子,这是第二种说法;第三种就是纪念屈原,根据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人为了纪念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水,所以在这一天竞渡,为的是打捞屈原。然而,前两种说法都与绍兴有关……

端午是越民族的祭祀节日

传说屈原在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后人为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沿袭至今。然而,这仅仅是民间传说而已。

端午前夕,记者采访了绍兴文理学院教授周一农,他介绍,其实端午和绍兴颇有渊源。“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个崇拜龙的图腾部族——百越族,越族人为绍兴人的祖先,他们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而近代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中写道:“端午节本是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中华民族的节日。”周一农说。

端午和吴越争霸有关

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传说:端午是纪念春秋时期的良将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国人,他投奔吴国,吴王阖闾死后,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句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赐剑让伍子胥自杀。

伍子胥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如果从时间和史籍上考证,端午节纪念伍子胥要比纪念屈原早两百年左右。”周一农说。从东汉邯郸淳的《曹娥碑》可以看出,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曹娥碑》上记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伍君”便是伍子胥。

端午特有的绍兴习俗

在绍兴,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颇为丰富,对文史有研究的市民谢云飞告诉记者,过去,家家户户在这一天要进行“房屋大扫除”。清扫完后,点燃晒干的艾叶和菖蒲,烟熏屋子的角角落落后,来驱逐蚊蝇、毒虫等,再在自家大门插上新鲜的艾叶和菖蒲。端午当天,必须吃五黄,喝雄黄酒,古代人认为雄黄可以克蛇、蝎等百虫。而在绍兴农村,原有毛脚女婿“望端午”的习俗,这天要挑着鹅、黄瓜、黄鱼等与端午有关的礼物,看望未来丈母娘以及未过门的“娘子”,“鹅者我也,意即我来哉!”谢云飞说,绍兴端午节在乡间也叫“女儿节”,外嫁的女儿女婿必举家归来看望父母,同时携上一大堆礼物,其中桃子、粽子等是必备的,娘家人会把这些礼物分给左邻右舍,向人炫说女儿女婿有多孝顺。

此外,民间还会举行龙舟赛等活动。6月4日,福全街道龙尾山村举行了农民龙艺大赛,来自各地的5支舞龙队各展才华,进行舞龙技艺比拼。前几年,龙尾山村屭石湖还举行水上舞龙、赛龙舟等当地特有的端午民俗活动。

据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绍兴市舞龙传承人何茂泰介绍,水上舞龙消失于上世纪50年代,是当时龙尾山村一带村民自创自演的。每到端午等节庆日,村民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里水性好的汉子踩在船上舞龙,舞的时候龙头龙身必须点水,将水花高高带起,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龙踏浪而来。

2010年,在何茂泰的带领下,复原了当年的水上舞龙。“在湖上搭建一个均匀吃重的悬浮平台,由龙舟队拖曳着在水上漂移,舞龙队员在浮台上舞动龙身,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失去平衡,队员就会掉落水中。因此需要经过多天的训练,才能把握好节奏和平衡。”何茂泰说,水上舞龙是柯桥区的非遗绝技,是端午节老百姓自创的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值得后人发扬保留。

绍兴市端午节出游(端午里的绍兴文化)(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