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知识点
  •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该阶段社会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出生较多,但由于战争或者较差的医疗条件,导致人口的死亡较高,该地区实际的人口增长较慢

②传统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该阶段的医疗条件逐渐改善,死亡率逐渐下降,人口的增长较快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该阶段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社会福利完善,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幼儿出生率逐渐降低。同时,医疗卫生条件较为发达,人们的寿命逐渐延长,死亡率降低,总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高中地理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


例题

下图为四川省的人口数据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高中地理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1、关于该生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D. 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 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答案:A、D

精讲精析:(1)分析该省的人口密度、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①2000年~2010年,该省人口由8235万减少到8042万,并没有大幅的减少,因此人口密度变化较小,选项B错误;②城市人口数量由8235万×27%增加到8042万×40%,即由2223万增加到3216万,即增加了45%,选项C错误;③2000~2010年,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45%),但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只增长0.23%~0.51%左右,人口自然增长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很少,选项D错误(主要由于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聚集,导致城市人口增加);④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降低,表明该省可能进入了人口增长的“现代型”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选项A正确。

(2)分析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①常住人口的数量=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机械增长数量;②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一直在下降,但一直大于0,因此人口一直在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数量>0,人口自然增长会导致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与题干不符,选项A错误;②常住人口(减少)=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增加) 机械增长数量(?),因此公式中的机械增长数量一定是减少的,即迁入-迁出<0,因此迁出人口较多,可能是前往外省的劳务输出数量增加,选项D正确。


总结
  • 人口数量的变化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读图,计算总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并分析人口自然增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关系(人口自然增长并不是主要因素);②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推断该省可能处在的人口增长阶段(现代型);③依据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净迁入量(迁入-迁出),分析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原因(劳务输出)。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两个因素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人口数量的变化=自然增长数量 机械增长数量

①不论自然增长率如何变化,只要>0,则自然增长的数量持续增加;

机械增长数量=迁入-迁出,只要>0,则净迁入的数量持续增加。

高中地理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2 我国的人口迁移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