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他一枪不放被处决(他是镇上首富率全家57人参加抗日)
在吉林省敦化市沙河沿镇河东村南台子屯,有一片大空地。
只有村中老人才知道,90多年前,这本是镇上首富戴家的祖宅原址。
每当这些老人来到这里,总是满怀钦佩,竖起大拇指,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老戴家都是好样的!”
因为在抗战时期,戴家人在当家人戴万龄的带领下,毁家纾难,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战争,英勇顽强地抗击小日本。
经过多年浴血奋战,戴万龄父子七人全部为国捐躯,戴家祖孙三代、五十余口,壮烈殉国。
戴万龄
01、闯关东戴万龄,又名戴凤龄,戴希龄,1871年出生,祖籍山东,清朝时期,山东遭遇灾荒,流民失所,饿殍遍野,戴万龄的祖辈为求生计,迫于无奈,加入闯关东大军,迁往东北。
经历无数磨难后,戴家几经辗转来到吉林敦化县定居。
戴家人从零开始,手持锄头,开垦荒地,终于在东北黑土地上站稳脚跟。
经过数代人勤劳肯干,顽强拼搏,拓荒置业,戴家人逐渐富裕起来。
到戴万龄成为当家人之时,戴家已经成为镇上首富,被誉为“敦化东著名首户”。
戴家巅峰时期,有数千亩土地,房屋无数,而是还有很多的手工作坊,在他家打工的工人,农民,就多达数百人。
戴家称不上名门望族,却也是豪绅富人。
戴万龄虽然读书不多,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权势地位也不是很显赫。
可他宅心仁厚,乐善好施,在当地颇有声望。
戴万龄自幼就崇拜精忠报国的岳飞,性格直爽,豪气干云,忠肝义胆,交友广阔。
02、救国军戴万龄有一个结拜兄弟,名叫王德林。
王德林也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年轻时因为清朝统治黑暗,残酷剥削,愤然率领一百多个兄弟,落草为寇,当起了劫富济贫的胡子,人称“义盗红胡子老王林”。
1917年,王德林被吉林督军孟恩远招安,将他的部队改编为吉林省防军第27旅第676团3营,由王德林任营长。
后来,孟恩远被奉系军阀张作霖赶出吉林,张作霖逐渐统一东北,王德林也成为奉军一员。
王德林并不是奉军嫡系,虽不受重用,却也一直驻扎在敦化一带。
王德林就是在此期间,结识了戴万龄,两人意气相投,成为结拜兄弟。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就此拉开帷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是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可惜,东北最高军政长官张学良不战而退,退出东北,至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3000万东北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九·一八成为中国国耻。
不过,张学良虽然带着嫡系部队退到了关内,留在东北的奉军地方部队,却并不甘心当亡国奴。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就毅然决然地打响抗日第一枪。
王德林受此鼓舞,决心参加抗战。
1932年2月8日,王德林在我党地下党员李延禄等人的帮助下,宣布将自己的部队改编为“中国国民救国军”,王德林自任总指挥,正式投入抗战。
王德林
03、毁家纾难王德林组建中国国民救国军后,决定先攻打敦化县城。
攻城前,王德林率部,亲自来到戴万龄的家中,共商抗日大计,寻求帮助。
王德林深知自己的结拜兄弟也是个英雄好汉,绝不会像一些豪绅地主一样,认贼作父,充当卖国贼。
果然,戴万龄杀猪宰羊,迎接救国军。
出乎王德林意料的是,戴万龄不仅给救国军筹备了大量军饷、物资,而且他还召集乡里人,组成一支乡勇,决心和救国军一起打鬼子。
这一年,戴万龄60岁,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可他却决心走上战场,杀敌报国。
王德林深受感动,当即任命戴万龄为乡团大队大队长,命他率部和救国军一起参加攻打敦化的战斗。
2月20日,郭化城战斗如期打响。
救国军前方司令吴义成率领第1营营长孟宪书、乡团大队长戴万龄率部绕湖牡丹江进攻南门。
戴万龄一马当先,迎着日寇的机枪,忘死冲锋,冲进了南门,助救国军光复敦化城。
敦化城光复后,戴万龄变卖家产作为军饷,购买了枪支,组织“戴家军”。
除了堂弟戴万生留下看家护院外,戴万龄的七叔戴广禄;
胞弟戴万春、堂弟戴万珠、戴万发;
长子戴克勤、次子戴克俭、三子戴克吉、四子戴克志、五子戴克远、六子戴克政及戴家家眷57人,还有200多青壮年村民加入了救国军。
戴万龄率领的这支部队被正式编为救国军第5营,由戴万龄任营长。
第5营基本上都是由戴姓子弟组成,因此又被称为“戴营”。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戴万龄率领自己的亲人,向小日本喷射出了复仇的怒火。
戴营虽然装备落后,并没有接受专业训练,可他们凭借着满腔热忱,作战勇敢,表现十分出众,随救国军连克额稷、蛟河两城。
很快,小日本得知了戴万龄参加救国军的消息,日寇带着伪军来到沙河沿,抓住了看家护院的戴万生,逼问戴万龄下落。
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戴万生宁死不屈,坚决不向日寇透露戴万龄的行迹。
恼羞成怒的日寇用刺刀挑死了戴万生,戴家所有护院家丁全部死于日寇机枪之下。
日寇还不解恨,放了一把火,直接烧了戴家大院。
04、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
小日本的残暴之举,并没有吓退戴万龄。
戴万龄更加痛恨小日本,发誓一定要报此国仇家恨。
1932年3月,日本关东军派出精锐步兵第15旅团,在少将旅团长天野的率领下,奉命剿灭救国军。
3月8日,戴万龄随救国军在海林东站迎战日军步兵第15旅团,取得大捷。
3月18日,戴万龄又在额穆县滴嗒嘴子伏击伪吉林警备军曲宝衍团李子桥营,激战两个多小时,营长李子桥被俘。
紧接着,戴万龄率部在延吉、汪清、额穆、敦化、东宁等10余县与日伪军频繁作战。
到这年10月初,救国军相继收复延吉、珲春等10余座城镇。
救国军的蓬勃发展,引起了日寇极大地震恐,日寇调集重兵围困救国军。
由于,敌我实力相差悬殊,孤立无援的救国军岌岌可危。
1933年1月初,日伪军分路进攻王德林救国军总指挥部所在地东宁。
不久,救国军弹药告罄,王德林决定撤退至苏联。
临行前,王德林劝戴万龄一起撤退。
戴万龄断然拒绝道:
“你肩负重任,带着大家伙先去那边休整休整,我已经老了,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决不到异国他乡去!”
王德林拗不过好兄弟,只好率领伤员、眷属退入苏联境内。
(王德林抵达莫斯科时,还曾受到斯大林的接见,后来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后,王德林还被提名任命为总司令,可惜由于他重病缠身,并未就任。1938年,王德林不幸病逝。2015年,王德林入选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戴万龄则率救国军化整为零,潜伏在山林深处,开展游击斗争。
05、满门忠烈
1934年2月16日,救国军参谋长周保中根据党组织指示,成立绥宁反日同盟军。
戴万龄随即率部加入绥宁反日同盟军。
1935年,绥宁反日同盟军改称反日联合军第5军,由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张建东任参谋长。
这是我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戴万龄出任副团长。
周保中
1936年3月,反日联合军第5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队伍发展到3000余人,是东北抗联主力军。
1937年春,戴万龄奉命潜回敦化县城沙河沿一带,为部队收集情报,筹集粮草。
结果,戴万龄不幸被汉奸出卖,为日寇俘虏。
日寇赶紧连夜审讯,逼他说出周保中等抗联将领的下落。
为了让戴万龄开口,日寇用尽了手段,严刑拷打,威逼利诱。
可戴万龄却不为所动,身受酷刑,依然宁死不屈,最后被日寇残忍杀害,英勇牺牲。
戴万龄牺牲后,他的六个儿子前赴后继,相继殉国。
长子戴克勤,1936年牺牲;
次子戴克俭,1939年身受重伤,1946年伤重不治牺牲;
三子戴克吉,1937年,为了救戴万龄牺牲;
四子戴克志,1935年牺牲;
五子戴克远,1937年牺牲。
六子戴克政,1938年牺牲。
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戴克政,戴克政1915年出生,16岁就参加救国军,是救国军中的娃娃兵,周保中非常器重他,称他为“英俊活泼之战斗员”。
1933年,戴克政加入了共青团,1935年,光荣入党。
戴克政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第2师4团2连2排排长、2连连长,第5军3师9团团长等职。
在长期战斗中,戴克政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指战员。
1938年8月12日,9团被日伪军偷袭,戴克政指挥部下沉着应战,激战两小时,终因寡不敌众,戴克政和其余10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戴克政牺牲时年仅23岁。
戴克政牺牲后,周保中痛心疾首,悲恸莫名,他曾高度评价戴克政道:
“当此抗战深入扩大东北游击运动极吃紧之时,对克政同志寄望甚深,不幸为时未几,少壮将星殒折,为民族国家解放牺牲光荣,堪同日月齐光,惟今五军栋梁摧毁,后继乏人,殊为感慨也。”
在整个抗战期间,戴家祖孙三代57人,有54人壮烈殉国,戴万龄父子七人全部战死沙场。
他们牺牲之时,大多都没有看到东北光复,死不瞑目。
当东北重回人民怀抱,戴家只剩两个寡妇和一个孙子戴友善(戴克政之子)。
这是真正的满门英烈!
老戴家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什么叫民族气节!
结语、自“九·一八”事件爆发,抗日战争打响后,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抵抗强大的日寇。
中日实力,相差悬殊,无数抗战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去填补这悬殊的实力差距。
他们咬紧牙关,坚持了14年,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我们这个民族是有败类,可更多的是戴万龄这样誓死不当亡国奴,忠烈千古的大英雄!
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中华民族才能结束那段屈辱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