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青山绿水间(隆冬里飞扬温暖的火焰)

重庆的青山绿水间(隆冬里飞扬温暖的火焰)(1)

此时,正值北风呼啸的隆冬,潮水般的冷空气涌向山川、田野、房屋、树梢……可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人间温暖的巨大能量,那一团团灼热的火焰总能穿透严寒的冰冻。

在重庆人民广场,我同样看见隆冬里飞扬着温暖的火焰,它是那样的光亮明媚、熠熠生辉。

这个大约3万平方米、与重庆直辖同岁的广场;这个与集历史、考古、自然于一体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邻的广场;这个和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重庆人民大礼堂相依的广场,树木苍翠、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自然成五湖四海之人得天独厚的打卡地。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在人民广场上,隆冬花枝俏。在这里的每一棵黄桷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都能述说重庆人自己的故事。现在,每棵黄桷树的枝叶间都挂满了匀称协调的大红灯笼,犹如报春的腊梅,仿佛在向辽阔的天宇昭示,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万物勃发的春天即将叩开大地温馨的门窗。

每当黎明升起,四面八方早起的市民就像赶赴盛大的宴会,纷纷从钢筋水泥所作的“火柴盒”里奔涌到人民广场,在各自固定的健身团队中,潇洒自如地释放旺盛的活力。一霎时,不低于10支健身团队的项目铺展开来,人民广场顿时沸腾。

这些健身团队里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太极拳,燃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舞,新颖别致、美在其中的现代舞,彰显民族精气的国粹武术,以及闪亮登场的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雾气缭绕的晨曦里,放飞的晨练大合唱,滚过阵阵翻腾的热浪,笑迎穿越寒气、从东方升起的那轮太阳,长江和嘉陵江交汇的半岛上重庆渝中一隅白昼繁华、璀璨的日子,就从这里开始。

在人民广场北面入口处的人行道右边,有一片间距两三米左右的黄桷树林。每个周末午休后,在黄桷树茂盛的硕大树冠下,由平均年龄为65岁以上老人组成的夕阳红艺术团,就会拉开演唱的大幕。在装饰一新的栅栏圈住的黄桷树周围,那些年逾花甲或已近耄耋的老人围坐在挨近盆景的那一溜边,拿出自带的笛子、二胡、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手风琴……随着那位老大娘指挥手势富有节奏的劲舞,《喜洋洋》《走进新时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乐曲,霎时如绕梁的余音浑然高亢、激越地回响起来,像巨大的磁石吸引着穿梭的人流,不少驻足欣赏的人也陶醉在这嘹亮的天籁里,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就连小抗抗也张开了他的小嘴,亮开了他的童嗓,一个劲地跟着合唱。透过密叶缝隙的阳光,享受着这独特交响的欢乐,欣赏着老人欢心的微笑,感受着劲歌的豪放,让如夏的赤热蔓延在一角的上空。

即使温度逼近冰点,伫立在这里,凡目光所及,总会碰触到一簇簇、一团团炙热的火焰。这也是这个城市一个天然的游乐园,温暖了幼童们童言无忌的乐趣。阳光洒金的天气里,在大人陪伴下,那些牙牙学语、蹒跚脚步的幼童纷至沓来,或坐在婴儿车里睁大眼睛仰望高远的蓝天,或漫游在花岗石地板上荡漾纯美的童心,或骑着五颜六色的起步车、三轮车放飞无忧无虑的微笑,或三个一群、五个一堆玩着妙趣横生的游戏……开心的童谣搭上快乐的飞车,在幼小的心灵成为绵绵的记忆。

人民广场也是快2岁的孙子小抗抗最爱去的地方。只要天空不下雨,即使云遮雾绕,我几乎都要陪伴他来这儿打卡,让他走出孤独、寂寞的狭小房间。当他见到和他年纪相仿正在嬉戏的幼童,他就会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地喊来喊去。这一喊,正如多米诺骨牌效应般的速递,所有的幼童都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地你喊我、我喊你,甜嫩的童音是那样的爽朗,那样的清亮。他也会像其他幼童那样,乐呵呵地让出自己的小车、乌龟、猫狗等,共享玩具“大聚会”的趣味。

小寒那天,也没有大人导演,他竟然和列成一排的幼童骑着三轮车,一字儿朝前方开过去。这一群群快乐的小天使花样翻新地玩来玩去,玩一两个小时也不过瘾,临近午饭或晚饭,往往在大人又抱又哄后,才依依惜别这块娱乐的天地。

人民广场靠东边花园那儿,有一个大约1米高、2米长的花岗石平台,一方是坚实稳固的高墙,另三方是高低不等的剖面,泛着光亮的花岗石地面照得见人影。小抗抗和素不相识的伙伴自然也钟情这块欢欣的阵地,一会儿在平台上学着大人手舞足蹈,一会儿又把剖面当作梭梭板爬上梭下,一会儿还咬字不清地高唱儿歌。每当节假日,那些从校园里走出的学龄儿童踱出家门,也会选择在这里挥霍青春的时光,发出张弛有度的欢声笑语。

置身这里,不时也会看见坐在轮椅上沐浴冬日阳光的老人,有靠自身内力移动前行的,有凭亲人外力推送漫游的。穿梭在浓密的树荫下,呼吸着富氧离子,欣赏着歌舞升平、纷繁热闹、一派祥和的盛世景象,陶醉在人间处处皆美好的乐章里,他们愈加地珍惜美好的岁月时光。在人生漫漫征程中追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生命境界,生命无价的温度在人性的理智中升华,又会憧憬、渴盼延长生生不息的链条。

元旦节当天,只见一位白发母亲,搀扶着一瘸一拐的中年儿子在这里散步。原来,这中年男人的腿部因车祸骨折,安装了钢板才出院两天。这位母亲唯恐儿子在家寂寞,就陪着儿子出来透透气。其实,她的内心更在乎儿子的身体,想要儿子出门放松心情,减轻手术后的痛苦,从而让儿子在健康的心境里走向生活的阳光。母爱的温度不仅温暖着儿子,也温暖着吹打在脸上的寒风。

因为这一游览名胜,国内外游人也云集而来。只要经过人民广场北边那条人行道,就会看见旁边公路上停着一辆辆大型旅游车,游客们鱼贯而入地跟随导游依次走进他们向往的胜景。不管是黄皮肤,还是蓝眼珠,此时此刻没有了国界,没有了忧虑,更没有烽火硝烟的恐惧,唯有美好的大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明,友好的眼神满载着人类的“和平鸽”,尽享地球村大家庭满满的温暖。

在人民广场西边中央临近马路的那棵黄桷树下,有一个武警值岗哨位,2名年轻、英俊的武警鹰眼般地扫视着每一个方位、每一个角落,任何风吹草动恐怕也逃不过他们专注的眼睛。无论寒风凛冽,还是冷雨飘飞,他们都坚守在哨位上,扛起肩上的神圣使命,为活跃在这里川流不息的人注入隆冬的又一温暖。他们把枯燥、单调的步伐,化作有意义的青春坐标和人生价值。他们这一站,就是8个小时,要等到接哨的2名武警捧过接力棒,又才走出哨位。还有循环往复奔波的流动巡警,只要见到哪个孩子摔了跟斗,就会小心翼翼地从花岗石地板上拥入怀里,直至送交到小孩的大人手上;只要遇到哪位老人突然身体不适,就会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只要碰上掉队的游人,就会乐此不疲地带着他们找到旅游团队……尽管一股如潮的人流涌过去,又一股如潮的人流涌过来,一潮又一潮的人流像条河,可有武警和巡警默默无闻的奉献,这里却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成为一片平静、安宁的大花园。

眼前的这里,绿树、花丛似乎一尘不染,地面、墙壁似乎时时如新,假山池和喷泉池一如既往地清澈明净,这应该归功于那些勤于修枝剪叶、忙于除尘清污的环保卫士,这又是一束温暖人心的火焰。黎明前的寒风刺骨、冷气袭人可想而知,市民以及游人仍在梦乡里,那些清洁工却开始了他们的大清扫,扫把碰触地面的回响,犹如蚕吃桑叶的“沙沙”悦耳声,又似清泉流淌的叮咚动听。

他们起早贪黑地左手提着扫把,右手握着垃圾箱,巡回捡拾着地面上的纸屑、果皮等,流动的身影像一缕和煦的暖风。在中国三峡博物馆前那一坡梯子之间的底端,就有一个水池,水池里有一排假山。进入三九的第三天,那个穿着水鞋而不知名的女清洁工也不管气温有多低,水有多冰冷,毅然跳进水池。她手里握着一根长竹竿,一头挂着一个尼龙兜,她用这尼龙兜麻利地打捞水里的漂浮物,然后又娴熟地清理假山上的垃圾,至少半个小时后才起岸。她以她那矮小的身材托起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温暖,点亮普通人平凡中见高尚的亮光。

这里还被车水马龙的公路包围着,印有“黄马甲”字样、活跃在红绿灯路口那儿的志愿者格外地显眼,又让人感到隆冬里别样的温度。在人流高峰的节骨眼上,他们总会站在红绿灯口的路旁,嘴里衔着口哨,手上举着小黄旗,只要红灯变绿灯,或绿灯变红灯,哨声就会清脆地响起来,手势就会有韵律地挥动着。其中,又以解甲归田的退休人员居多,他们在为一座文明城市的崛起无怨无悔地放光发热,红得似火的夕阳绚丽在这座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上空。

蓦然来到这里,还会听见机器运转的欢鸣,那是重庆市区正在修建轨道10号二期大礼堂站的交响。大礼堂站竣工后,从这里乘坐轻轨,就可以直达重庆北站,通江达海走天下。那些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怀揣无数眼眸里的期望,少了与亲人的团聚,夜以继日地在工地高奏着劳动进行曲,马不停蹄地与时间赛跑、和寒冷比拼,像一艘破冰前行的航船,直抵闪烁灯火的彼岸。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瑞雪兆丰年,花开的春天就在眼前。重庆人民广场隆冬里飞扬的温暖火焰,只是华夏大地生命篝火爆发力量的一朵浪花,那是一个民族灵魂深处高擎的灿烂火炬,那是古老的国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燃烧的熊熊火焰。

来源:七一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