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加什么泡水补气(黄芪妙处多除了能补气)

黄芪补气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可以补气的药了,有的朋友还会经常在保温杯里泡黄芪,可是有时候喝了黄芪又容易上火,这可困扰了不少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黄芪补气是补哪的气?除了补气,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以切面淡黄、味甜者为佳。

1. 补气升阳,利水消肿。黄芪味甘微温,入脾经,可以补脾气升阳利水。脾就像是一个运化的枢纽,我们吃的食物主要是通过脾来转化,化生为气血津液,然后运输到全身营养各个脏腑组织。现在脾虚转化无力,就会出现全身无力,困倦懒言。

脾气主升,脾虚升举脏气无力,就会出现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以女性多见。比如经常会感觉小腹坠胀、不舒服,总有一种往下坠的感觉,常与补气健脾的人参、升麻、柴胡、白术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中成药可选补中益气丸。

黄芪加什么泡水补气(黄芪妙处多除了能补气)(1)

脾虚运化水湿无力,导致全身浮肿,小便量少,大便稀溏、泄泻。经常会有朋友早上起来面目浮肿,或者劳累一天后,小腿和脚出现浮肿,可以选用黄芪配合茯苓、白术健脾利水。

2. 益卫固表。黄芪入肺经,可以补益肺气。适合于咳嗽无力、呼吸短促、声低懒言的人,常配伍人参、五味子,如补肺汤。在天气变化或者季节交替时,经常感冒,或者感冒反反复复、不能痊愈的人,也可以适当喝点黄芪。

补脾肺之气可益卫固表,适合卫气不固的自汗人群,或者是经常容易出虚汗的人,常选用玉屏风散、牡蛎散等。亦可用于阴虚盗汗的人群,夜间睡觉时出汗,醒来后汗出停止的人,常配伍当归、生地、黄柏同用,如当归六黄汤。

正如《汤液本草》言:"黄耆,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药也。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

黄芪加什么泡水补气(黄芪妙处多除了能补气)(2)

3. 生津养血。黄芪可以生津止渴,益气养血。可以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的人群,常配伍天花粉、葛根等,如玉液汤。同时有养血之功用于面色萎黄,气血亏少的人群,常选用当归补血汤。

气虚容易导致血液瘀阻,形成瘀血,肌肤、筋脉得不到气血的滋养,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的中风后遗症等,常选用补阳还五汤。

脾气可以统摄血液,黄芪补脾气摄血,治疗脾不统血的失血,如便血、崩漏出血、月经不调,常选用归脾丸。

4. 脱毒排脓,敛疮生肌。《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脱毒排脓是疮疡脓成难溃,气虚不能脱毒外达,常用托里透脓散。黄芪补气生血,还可以用于气虚血少,皮肤疮疡溃破后久久不能收口,伤口不敛的情况,方选十全大补丸。

黄芪加什么泡水补气(黄芪妙处多除了能补气)(3)

那么下边给大家推荐几个服用黄芪的小方法:

1. 黄芪配金银花、栀子或者山楂,适合服用黄芪容易上火的人;

2. 黄芪配当归补气血;黄芪配山药、葛根补气血、降血糖;

3.黄芪配白术健脾利水;黄芪配薏苡仁益气利水。

使用注意:黄芪补气时常要蜜制,利尿、脱毒生肌时经常生用。对于阴虚阳亢,内有积滞,有实邪者则不宜使用。

提示大家: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绝不能仅凭一个症状就妄下结论。且每个人体质不同用药也要具体分析。建议大家如果身体不适,还请及时到医院治疗,谨遵医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