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邹忌到底有多帅(大帅哥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名人邹忌到底有多帅(大帅哥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1)

战国时间,齐国有位叫邹忌的人。他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担任过齐国的相国,今天一起了解一下邹忌的故事。

注:周、秦、汉时的一尺大约23厘米,邹忌身高大概有1.84米,是一个理想型男友的身高了。

邹忌出身于齐国的一个平民家庭。在古代,寒门难出贵子,平民出身是很难做官的。官场往往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后来汉代实行的“举孝廉”、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哪怕到了隋唐的科举制,各种举荐人才的方法,都很难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到了宋朝以后,科举取仕人数增加,这个现象才得以缓解。这个原因是多方面,暂不做叙述。

很幸运的是,邹忌遇到的是一代明主齐威王。此时的齐国国君已不是春秋时的姜氏,而是被齐国大夫田氏所取代。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并不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小白。

年轻时候的齐威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此时的邹忌虽然还只是一名琴师,但他明理善辩,胸有沟壑。有次齐威王弹琴的时候,邹忌借着讲琴理谈治国方法,指出了政治清明,上下一致,国家才会昌盛的道理。劝齐威王不要再沉溺于洒色歌舞,广招人才,发展生产,操练兵马。齐威王幡然悔悟,拜邹忌为相。

邹忌为相后,有人很不服气,看不起他。要问他几个问题,切磋切磋。邹忌的态度很是谦卑,认真的回来了那个人的五个问题。那个人听后心服口服,并对其他人说,不出一年,他必封侯。

果然,一年后,齐威王封邹忌为成侯。同时,邹忌开始 修订法律,监察官吏,发展民生。在邹忌的改革下,齐国渐渐变得强盛。

有一天,邹忌穿好了衣服,照着镜子,看着自己的盛世美颜,洋洋自得。当时齐国有个叫徐公的美男子,人们都说他长得帅。邹忌没见过徐公,就问自己的妻子:我和徐公哪个帅?他的妻子说,徐公哪有你帅。邹忌很高兴,又问他的小妾和拜访他的客人,他们都说徐公没有邹忌好看。

有一次徐公有事拜访邹忌,邹忌见他容貌俊美,仪态出众,不由的生出了自惭形秽之感。又照了照镜子,发现还是徐公更帅一些。那为什么他的家人、朋友都觉得自己比徐公帅呢?

邹忌想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便去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千里江山,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

齐威王深以为然,就下令全国百姓官吏能指责他过错的,都有奖赏。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庭若市;几个月以后,偶尔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注:门庭若市的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看到这里,邹忌展现给我们的是:长得又帅,又有才干,谦虚大度,还会弹琴,一定是个谦谦君子。

有时候我们没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时,是因为还没有能够威胁他的事情发生。现在邹忌的威胁伴随着一个人到来了。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唐代有个诗人叫金昌绪,只有一首诗记录下来,却流传千古。孙膑一生只参与了两场战役,却被后世奉为兵家先贤。

孙膑当初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学成后去魏国做将军,他自知自己的才能不如孙膑,就把他骗到了魏国,砍去了双脚,并在脸上刺字,想让他成为废人。

孙膑受尽磨难,偷偷跑去见齐国的使者,跟着使者逃离魏国,来到齐国 。齐国大将田忌善待了他,奉为座上宾。又把他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发现孙膑腹有韬略、深谋远虑,便请孙膑作他的老师。

有一年,魏国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邹忌反对出兵救援,具体原因司马迁没有说,我猜测可能是邹忌不善于军事,统兵作战的人肯定轮不到他。此战若胜,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奖励。若是败了,平白耗损国力,得不偿失。

另一位大臣段干朋却认为,如果魏国吞并韩国,对齐国没有一点好处。他提出齐国先派一路军队围攻魏国的襄陵(今河南睢县),疲敝魏国。另一路等邯郸被攻破后再去救援赵国。这样能使赵、魏两国都得到削弱。

于是齐威王派一路军队去进攻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军去驰援邯郸。十月,邯郸投降,魏军急忙还师回援魏国,齐军以逸待劳,田忌、孙膑在桂陵设下埋伏,大败魏军。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

这里参考的是《战国策》中的记载,《资治通鉴》里面的记载与《战国策》不同,《资治通鉴》里面讲围魏救赵是孙膑在出征时向田忌提出来的计策,我偏向于《战国策》中的记载,前因后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桂陵之战后,田忌、孙膑等人受到重赏、

十二年后,孙膑的仇人庞涓率军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发信号请求支援,齐威王召集大臣问道:“这次是提早出兵还是晚些时候救援?”

邹忌的老毛病又犯了,齐威王都问早救还是晚救了,他还是说“不如不救”。田忌不同意,说:“如果不早点去,韩国被灭之后,再去救援就迟了”。孙膑认为:“韩国此时有灭国之危,战争前期一定会奋力拼杀,等韩国撑不住了,他们就只能指望我们了。”齐威王听后很是赞同。

如果把这次朝堂议政看作一场考试,那么孙膑就是满分,田忌中等,邹忌不及格。这里可以看出,邹忌确实有才华,但他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起孙膑差太远了。

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孙膑对庞涓很了解,成绩又比他好,王者打黄金,结果可想而知。孙膑设下“减灶计”,庞涓果然中计,魏军大败,庞涓也被万箭穿心而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因为今天的主角是邹忌,所以配角的故事不多作赘述。上一篇我们说过,吴起在魏国的时候,训练出了天下强军“魏武卒”,可惜遇到了孙膑这位打仗的祖师爷,全被庞涓造光了。

因为这几次大战,孙膑都以腿脚不方便为由,加之田忌对自己有恩,一直让田忌作主帅,他自己为军师。所以田忌受到了重赏,严重威胁着邹忌的地位。

邹忌嫉恨田忌的赫赫战功,想出一计。他让人拿着黄金去到热闹人多的街上,找人算卦。问道:“我是田忌的手下,田将军率军三战三胜,现在是时候登基国位了吗?”

田忌心眼实诚,跟齐威王赛马都不知道换个顺序。此时听到消息后,不知道如何自辩。恼怒之下,便带人去攻打国都,想抓住邹忌。结果没打赢,只好跑到了楚国。

田忌逃到楚国后,邹忌还是不放心。怕他借助楚国的势力回来收拾自己,就派人游说楚王。让楚王给田忌封地,将他留在楚国,这样不仅能使他对楚王感恩戴德,还能让邹忌在齐国的地位不受到威胁。只要邹忌执掌国政,一定会对楚国很友好。楚王便将田忌留在了楚国。

再后来,齐威王去世,没过多久,邹忌也去世了。齐宣王继位后,知道是邹忌污蔑田忌。又把他召回齐国,官复原职了。

纵观邹忌的一生,前半生伟光正,后半生就上不了台面了。宰相肚里能撑船,邹忌却没有容人之量。在和徐公比美这件事上,他显得很大度。或许是他不在乎容貌这件小事,或许是他初掌相位,还没尝到权力的滋味。

做人最怕有才无德,邹忌本可和田忌成为廉颇、蔺相如那样的将相组合,流传千古。却因一己之私,把自己的心胸暴露于世,徒留恶名。

另外,和邹忌同时代,齐国还有一个和邹忌名字很像的人,叫邹衍。他是战国时期阴阳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五行学说。后来秦始皇称帝,采用了邹衍的学说,认为周朝是火德,水克火。秦朝取代周,便是水德。以黑色为尊,所以秦朝的皇帝都穿黑色的朝服。邹衍要比邹忌小差不多六十岁,他俩并没有什么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