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死前遗言(萧红死前留下遗嘱)
在民国,有四位令人耳熟能详、总被世人谈论起的奇女子——张爱玲、林徽因、陆小曼还有萧红。
她们的人生,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浪漫色彩,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有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有一个个或圆满或抱憾的故事。而四大才女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萧红了。
萧红的生平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幼年时,因为反对旧社会包办婚姻的封建礼教,悄悄从家中逃到了哈尔滨。
她身逢乱世,颠沛流离,感情生活也非常坎坷,所遇到的都不是能过给予她安稳生活的良人,让她一直在极为窘迫的状态下生活。
但萧红在文学上,是一个有着极强的天赋的人。她23岁时创作出了中篇小说《生死场》,
此后,萧红又创作了《呼兰河传》、《马伯乐》两部作品,鲁迅曾对她作出评价:“萧红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但或许是天妒英才,萧红的生命停留在了她31岁那年。1941年,萧红因为时常咳嗽、发烧,在香港玛丽医院确诊患了肺结核。彼时的大环境下战争不断,医疗资源匮乏,萧红的病情也因为一拖再拖而变得愈加的严重。
1942年的冬天,日军侵占了香港,萧红无法再到正规医院就诊,只好被送进了一家私人医院。
结果这家私人医院的医生却误诊萧红的喉咙有肿瘤,需要手术切除。虽然最终切开喉管并没有发现肿瘤,但这次手术却使萧红的生命消逝得更快了。
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当时红十字会设立的一所临时医院去世,死因并非肺结核,因为肺已经钙化,验痰无菌,死因不明。
萧红与鲁迅萧红在二十三岁的花样年纪认识了鲁迅,鲁迅对萧红十分的欣赏,萧红对鲁迅也非常崇敬,两人之间生出了一些“是爱又高于男女之爱”的情感来。
也或许是因为鲁迅的出现,萧红找到了一处能够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的方式,就和那时她的丈夫萧军关系慢慢地冷淡了起来。
萧红和鲁迅之间的走动越来越频繁,有时她在鲁迅家一待就是一整日,萧军也找不到她。相处久了,萧红就更像鲁迅的家人。
有时她去到鲁迅的书房时,鲁迅也不觉惊讶,只是平常地招呼一句:“来啦?”萧红回答道:“来啦!”有时萧红也会和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一起做做饭,包包饺子,或者是坐着聊闲话家常。
1935年,萧红出版了《生死场》,当时已经是知名作家的鲁迅,还亲自为这本书写了序,称赞这部小说反映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震动了当时的文坛。
1936年,萧红离开上海去了日本,临行前鲁迅夫妇为她举办了家宴践行,走之前,许广平又将鲁迅送给自己的一枚红豆送给了萧红,让她留作纪念。
红豆寓意相思,鲁迅和许广平希望能够借助这颗红豆,对萧红表达爱惜之情,也希望身在异国他乡的萧红能过通过这颗红豆感受到一些慰藉。
1937年,鲁迅去世,萧红从日本赶回上海参加了葬礼,回到日本后,她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写下了许许多多纪念鲁迅的文字。
她还曾给许广平写下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们在这里一谈起话来就是导师导师,不称周先生,也不称鲁迅先生,你或者还没有听到,这声音到处回想着的,好像街上的车轮,好像檐前的滴水。”
萧红的身后事萧红死后,是一直苦苦追求她的骆宾基,还有她的最后一任丈夫端木蕻良安葬的,他们俩一起将萧红的遗体送到了香港跑马地背后的日本火葬场火化,并将骨灰埋葬了起来。
为了完成萧红生前的遗愿,也或许是不希望萧红的灵魂被禁锢在冰冷的墓室,端木又将她的一半骨灰埋在了香港一所女子学校花园中的凤凰木下。
在端木蕻良死后,他立下遗嘱,希望能将自己的骨灰也洒在这所学校花园的灌木丛中木,让自己能和萧红在天堂团圆。
1957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安放在香港的萧红骨灰,以十分隆重的仪式迁到了广州银河公墓重新安葬。
自此,萧红的墓地就分为了两处,一处在广州的银河公墓,一处在香港某株寻不到的凤凰木下。
但其实萧红生前曾说过,她希望自己死后能够葬在鲁迅的墓旁,或白绸裹尸、面朝大海而葬。
但她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频发的战争阻碍了端木蕻良将她的骨灰辗转送往上海,但将她的骨灰葬于一株凤凰木下,也算了了她想要回归大自然的心愿。
在现在留存下来的萧红的照片中,她总是温婉地笑着,容貌乖巧,眼中透露着灵气。她的一生只有短短的三十年,却前后辗转了十五座城市。
她从来没有因为时代给她带来的经济窘迫而颓废放弃尊严,没有稳定的生活也愿意陪在爱人身边,在旧时代的封建思想中坦然面对他人的冷眼与嘲笑,在颠沛流离里依然坚持精神的追求。
导演许鞍华曾说:“40年前我觉得萧红的经历很惨,死得那么早,嫁的男人对她都不好,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现在再细细读她的生平,却能感受到一种顽强的力量。”
萧红的存在,在那个暗淡无光的时代散发着熠熠光辉,她的精神也伴随着文字穿越时空到如今,影响着许多目前或许正处于困境之人,给人们带来希望。在她极短的生命中,她忍受着生活中的所有苦难,却也留下了百万字力量早已穿透纸面的作品。
我想如若萧红生在如今,她的人生一定会不同吧!她不会再这么孤寂的离开这个世界,她会拥有很多爱她的书迷,还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最后在一个温暖又幸福的家庭中,安详的离开,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