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

齐国的初始国君是我们熟悉的姜子牙,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鲁国的初始国君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两人同朝为官,先后辅佐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开创了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 齐国和鲁国也因此成为西周的重要诸侯国。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1)

周公,姬姓,字旦,周文王第四子,周礼和儒学的奠基人

这样的两个诸侯国, 一直以来的国际关系都是非常融洽的, 彼此间互相通婚,没事串个门走个亲戚。但是在春秋早期,两国关系却不断恶化,争端不断。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2)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又称太公望、师尚父、吕望、吕尚。

公元前690年,齐国吞并了跟鲁国有联盟关系的纪国(在今山东寿县西南);公元前687年,齐、鲁两国又共同进攻郕(音译成)国(在今山东汶上县北),但是郕国的土地却被齐国独占。这样齐鲁两国之间的关系便紧张起来。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3)

公元前868年,纪国的国君向周夷王打齐哀公的小报告, 导致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齐襄公以此为国仇向纪国发起战争。汉武帝称之为九世之仇,以此为理由向匈奴复仇。

元前686 年,齐国国君齐襄公到姑棼(在今山东博兴县附近)去打猎,碰到了一头凶猛的野猪。齐襄公向它连射几箭,被激怒的野猪竞直立起来,大声嚎叫。齐襄公吓得浑身发抖,从车上掉下来,跌伤了脚,连鞋子也丢了。按照古人的传统, 左传记载这个故事,大意是为了说明齐襄公有凶象。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4)

纪国是上古国家, 据说源自于炎帝,故称姜姓,是齐国立国初期的组要威胁, 曾迫使齐胡公迁都,掣肘齐国一百五十余年直到齐僖公时期。

关于齐襄公, 我们有必要费点笔墨介绍一下。这位仁兄是嫡长子,名诸儿,做太子的时候, 就和妹妹文姜私通,公元前709年,文姜被老爹许配给鲁国的国君鲁桓公,十五年以后的前694年,鲁桓公带着正室文姜回齐国走亲戚, 齐襄公趁机和文姜私通被鲁桓公发现,文姜被鲁桓公训斥 ,因此向齐襄公哭诉。齐襄公因此派人杀死了鲁桓公。这段事情的辣眼睛程度我们姑且不做讨论,堂堂一国之君,就这么在走亲戚的时候被自己的大舅子杀死, 找谁说理去,鲁国因此问责于齐国,最后也只能换来齐襄公杀掉凶手, 敷衍了事。鲁桓公死后, 十三岁的太子即位, 是为鲁庄公。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5)

鲁桓公死后, 左传先后记录了两次齐襄公和文姜的相会,可见丈夫的死也并没有打消文姜和哥哥的爱情。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6)

郑庄公嫡长子姬忽曾拒婚文姜,虽然短视, 倒也避开了杀身之祸

齐鲁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时候 就已经不能称之为友邦了。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国君是一项高危行业, 自从卫国州吁开启弑君先例以来, 各国就不断涌现出弑君的事情。

齐襄公有个堂弟,名叫公孙无知,早就想伺机夺取君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联合连称、管至父弑杀齐襄公,自立为君,史称齐前废公。但是,公孙无知即位不久,又被另一位大臣雍廪杀掉。国君的位置就这样空了下来。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7)

齐襄公本人就曾经连弑两君——鲁桓公和郑国国君郑子亹

襄公的两个兄弟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这时都在邻国避难。公子纠是鲁国国君鲁庄公的舅舅,他和他的师傅管仲都住在鲁国。公子小白和他的师傅鲍叔牙住在莒国(今山东莒县)。公子纠和公子白听到公孙无知被杀的消息以后,都想赶快回到齐国去做国君。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 谁支持的人当了国君, 就意味着达成了以后两国之间的政治联盟。

鲁庄公为了让公子纠尽快得到国君的位置,特意派了一支兵马和10辆战车,护送公子纠回国;同时派管仲带领一支人马赶到从莒国到齐国的路上,准备半路上拦截公子小白。当管仲带领人马赶到即墨(今山东即墨县)时,公子小白在莒国军队的护送下,刚刚过去不久。管仲得知这一情况后,一口气追了三十里,果然追上了小白。于是管仲张弓搭箭,嗖地一声向小白射去。那支箭正好射在小白的铜带钩上。聪明的小白将计就计,乘机咬破嘴唇,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假装已死。管仲见了,信以为真,赶快派人去报告公子纠。公子纠听到这个消息,也认为小白已经死了,就放宽了心,不慌不忙地向齐国进发。等公子纠到了齐国国境时,才知道公子小白早就到达齐国的都城临淄,并做了齐国国君。公子小白就是天齐桓公(前685年一前643年在位)。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8)

小白诈死

这样,公子纠和管仲见国君的位置已经被小白抢先夺去,只好仍旧回到鲁国安身。

这件事使齐、鲁两国的关系更加紧紧张。因为鲁国积极支持公子纠,想叫他做齐国国君,所以刚刚即位的齐桓公对鲁国非常恼火;鲁庄公也因为自己的舅舅没有当上齐国的国君,加上父亲是在齐国,对齐国更加仇视。

公元前685年秋,鲁庄公意图趁齐桓公立足未稳,主动率军进攻齐国,两国军队便在齐国境内的乾时(在今山东临淄西)大动干戈。结果,鲁国战败,鲁庄公把自己乘坐的车子也丢掉了,后来另换了一辆车,才逃脱了性命。其御手秦子及车右梁子持庄公的旗帜,在道旁诱骗齐军,被俘。不久,齐大夫鲍叔牙率军至鲁,对鲁施加压力,迫使其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这就是干时之战。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9)

那时候的战争,国君上战场是惯例

在这场国君争夺战中, 齐桓公姜小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随后的公元前684年正月, 齐国为了彻底打垮鲁国,派出公子雍(齐桓公儿子)和鲍叔牙, 率领齐军主动进攻鲁国。二十二岁的鲁庄公被迫应战,鲁国人曹刿面见鲁庄公, 提出著名 的“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大家高中都学过,我们就不在多说, 总之在这场不对等的战役中, 鲁国以主场和民心优势 ,获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并且干掉了公子雍。此战洗刷了鲁国在半年前的干时之战战败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10)

长勺之战示意图

这场战役深得毛泽东的评价。因为长勺之战可以说是敌追我跑敌疲我扰敌退我追的战略战术雏形,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游击战术正是采用了这样的战术。另外鲁庄公在战前积极争取民心支持的策略也称为依靠人民取得战争胜利的典范。

五个月后,齐国联合盟国宋国再次进攻鲁国, 鲁国在乘秋丘(山东巨野)先打败了宋军,齐国见状只好撤军。

三战两败,让齐桓公意识到鲁国虽逐渐式微,但战力犹强,因此也逐渐调整了对鲁国的策略。三年以后, 双方在柯这个地方举行和谈, 暂时结束了敌对状态,终鲁庄公一朝,齐鲁之间只发生过一次战争(公元前675联合宋、陈伐鲁)。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11)

秦晋殽之战,秦国从此不在对晋国抱有幻想,转而与楚国结盟。

尽管如此, 从齐襄公以来的这一连串的两国争端,终结了立国以来的两国和睦关系。尽管在鲁庄公在位的剩余时间里, 两国维持了大体的和平, 但总体而言,隔阂已经出现, 伴随着春秋无义战的开始,国家之间也再无绝对的朋友。国家利益称为衡量国际关系的基础。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秦晋之好, 在殽之战之后也破裂了, 城濮之战的时候 齐国也是晋国的支持者,晋文公甚至将自己作为齐桓公霸业的继承人看待,但最终仍然免不了爆发鞌之战。

春秋时期诸侯最讨厌的人(春秋故事之齐鲁交恶)(12)

鲁国和纪国的结盟就是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抵抗齐国

齐鲁交恶的主要原因, 还在于齐国逐渐强大,而鲁国逐渐衰落这样一个背景。大国兼并小国是国力失衡的必然结果,况且鲁国距离齐国如此之近,双方在势力范围上亦有诸多的重叠。比如纪国就一直以来属于鲁国的盟友, 但齐国却视作世仇。国力对等或许可以维持一时的平衡, 但国力失衡则必然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来确定彼此的从属。

所以,齐鲁在和谈之后建立的休战, 也不过是短暂的和平罢了。

全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