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活动安排(元宵节其它活动)

元宵节活动安排(元宵节其它活动)(1)

解放前受封建迷信的影响,妇女们游灯(走百病)后,趁正月十五神仙云集,此日占卜最为灵验的传统思想鼓动,所以村中妇女免不了挽带子、转案子、拉茅姑与家人吉凶占卜当年收成。茅姑即厕所神也,称紫姑,当地人称茅姑。

元宵节活动安排(元宵节其它活动)(2)

茅姑是女性,她的来历有三种传说:有人说茅姑前身是唐朝的何媚。她是山东莱阳人,字丽卿。山西寿阳刺史李景害死她的丈夫,掠她为妾。李景夫人极为凶残,嫉妒何媚的美貌,在一年的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趁何媚如厕之机把何媚暗杀厕内。何媚冤魂不散,李景上厕时,时常听到她的啼哭,有时还:“刀兵呵喝。”武则天听到此事后,封何媚为厕神。

因为何媚被害于元宵之夜,所以:后世祭茅姑都在此日,在厕所进行。祭时还要念诵:“子胥不在,曹夫亦去,小姑可出。”子胥指李景,曹夫指李景夫人,小姑为茅姑。意思是他们两个坏蛋都不在家,你可以出来显灵了。

另一种说法是:茅姑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史书载:刘邦去世后,戚夫人被刘邦正妻吕后砍去双手,双脚,挖去双眼,剃掉头发,弄成又聋又哑,扔在猪圈里,取名:人彘。

元宵节活动安排(元宵节其它活动)(3)

又:封神演义,姜子牙封神时把财神爷赵公明的妹子云霄,琼霄,碧霄三个娘娘封为“感应随世仙姑”,执掌混元金斗,实则是人们所说的马桶。

茅姑(紫姑)神的最大神异之处在于她能降临乩坛。正月十五日,妇女们搞扶乩活动,“拉茅姑”,一年之中吉凶祸福通过扶乩来请茅姑指点。扶乩因为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有时候部分男子也偶尔为之。

据说,清康熙年间,有几个科举考试的举子扶乩向紫姑神问试题。紫姑批上;“不知”二字。大家再三叩拜,并说:“神仙怎会不知道呢?”紫姑又批道:不知,不知,又不知”。众生不解其意,进考场后才发现,试题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拉茅姑方法是拿∵箅圪叉、小面杖、勺子绑成人形、穿上小孩衣服、勺头面上贴纸、画上面部五官放到茅厕。妇女们让不满七岁的孩童背入屋内放于面案上。两妇女抓腿(圪叉)来回拉动既可问卜,以测一年吉凶。

挽带子:方法是用三个寡妇的6根绑腿带子闭着眼将其系起来,若系的圈大则吉,圈小则反之。

转案:方法是将灯盏碗放于面案下,人跪于案上,各自诉说心愿,以案子转动与否以卜祸福。

元宵节活动安排(元宵节其它活动)(4)

求子:正月十五村人要去送子娘娘小庙求子,庙内都有数量不等、性别不同的泥娃娃。新婚女人或是久婚不育之妇女,在盼孙心切婆婆的督促下,元宵节到庙内烧香磕头,祈求娘娘赐与子嗣,并在适当时候,请人代偷或自己动手把庙内的泥娃娃偷回家中放于菩萨像前,以求怀孕。灵验与否,妇女们总认为心诚则灵。

元宵节娱乐活动的成功与否,与天气息息相关。如果上年:“八月十五云遮日,来年上元雪打灯”。就元宵节当日气候也预示着当年一年的吉凶。“元夜有星光,人畜都安康”:“有风又有雪,人病牛亦折”。所以,村民每年盼望有一个风和日丽的元宵节,并想方设法把元宵节办的更加丰富多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