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厉害之处(大秦变法主导者商鞅的一生)

(-390~-338) 53岁

-390年 岁

商鞅简介:

商鞅,男,曾用名(亦名):姬姓,氏(公孙、卫、商),名鞅

商鞅的厉害之处(大秦变法主导者商鞅的一生)(1)

出生:

出生于卫国(今河南内黄县梁庄镇)

背景:

商鞅是卫国庶出公子与妻子或小妾所生的儿子

-389年 2岁

卫国没落:

除了太子之外,诸侯嫡庶之子都被称为公子,诸侯嫡庶之孙都被称为公孙。商鞅在卫国可以自称为公孙鞅。但在其他国家,只能自称卫鞅。

-388年 3岁

-387年 4岁

-386年 5岁

-385年 6岁

-384年 7岁

-383年 8岁

-382年 9岁

-381年 10岁

楚国吴起变法失败,尸身惨遭车裂:

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发动兵变推翻吴起。贵族们号令士卒用箭射杀吴起,诛三族,吴起的尸身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终宣告失败。

-380年 11岁

-379年 12岁

-378年 13岁

-377年 14岁

-376年 15岁

-375年 16岁

-374年 17岁

-373年 18岁

-372年 19岁

-371年 20岁

深受到李悝、吴起变法影响,可借给别国变法改革,成为丞相:

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钦慕李悝、吴起等人发展思路。

李悝(前455年-前395年)在前422年,任魏国相国,主持魏国变法;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前386年,任楚国行相国,主持楚国吴起兵法。

-370年 21岁

-369年 22岁

-368年 23岁

-367年 24岁

-366年 25岁

-365年 26岁

-364年 27岁

-363年 28岁

-362年 29岁

秦孝公继位,发布求贤令:

当时黄河和殽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夷狄一样对待。

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361年 30岁

-360年 31岁 中庶子

在魏国谋求发展时期:

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向尸佼(前390年-前330年)学习杂家学说,商鞅的门客,商鞅策谋曾听于尸子,后又参与商鞅变法的策划(具体年代不清)

-359年 32岁

投奔秦国,通过牵线搭桥求见秦孝公以谋求发展: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秦孝公。

第一次游说秦孝公,失败:

用帝道游说秦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指责商鞅是个狂妄之徒,不可任用。

第二次游说秦孝公,失败:

五日后,商鞅再次拜见秦孝公,用王道之术游说,孝公不能接受并再次通过景监责备商鞅。

第三次游说秦孝公,成功:

用霸道之术游说,获得孝公的肯定但没有被采用,但商鞅此时已领会孝公心中的意图。秦孝公意图在当今争霸天下,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

第四次游说秦孝公,成功:

商鞅见孝公时畅谈富国强兵弱民之策,孝公听时十分入迷,膝盖不知不觉向商鞅挪动,二人畅谈数日毫无倦意。

短暂变法之争:

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商鞅劝秦孝公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

《垦草令》成功颁布和实施,商鞅变法拉开序幕:

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

大体改革方略是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即向农民收土地税,加重贵族、商人的赋税)

-358年 33岁

秦国国力开始强大

秦国在西山(今河南省熊耳山以西)击败韩国的军队

-357年 34岁

楚宣王派右尹黑来迎娶秦孝公的女儿,与秦国联姻。

-356年 35岁 左庶长

秦孝公任命商鞅爵位为左庶长

徙木立信,言出必行,一言九鼎:

颁行新法前为取信于民,派人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立即获得赏金十两。百姓们都感到很诧异,没有人去搬。后商鞅将赏金追加至五十两,终于有个人将木头搬到北门,果然获得赏金五十两。商鞅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

开展商鞅第一次变法:

①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其中规定,出行较远者及旅店的旅客必须持有官府印发的凭证,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否则店主与奸人同罪

②明令军法,奖励军功 :强化凭砍人头领军功

③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宗室、贵戚没有军功,没有特权

④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级为左庶长

⑤严惩私斗 :特指贵族间为争夺土地、财产,聚集内斗。

⑥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农业干的好的免除徭役;商人干破产的,连同妻子、儿女罚入官府为奴。

⑦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在李悝的《法经》六篇的基础上改法为律,制定了《秦律》六篇,为《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

⑧推行小家庭制:规定一户有两个儿子的,成年后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加倍缴纳赋税

-355年 36岁

变法阵疼期:

百姓说新法不方便,商鞅指责他们是扰乱教化之民,将他们全部迁往边疆,此后百姓之中再无人敢议论新法。

太子驷(即秦惠文王)触犯新法,因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于是就处罚了太子之傅公子虔,以黥刑处罚了太子之师公孙贾。后公子虔又触犯新法,被处劓刑。

自此,秦国人就都遵守新法。商鞅的新法在秦国实行十年后,国内百姓都"非常高兴"。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百姓之中有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现今说方便

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今陕西省澄城县东)会盟,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局面。

-354年 37岁

河西之战,大胜: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秦孝公继位后,更是将收复河西失地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

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秦孝公则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商鞅为主将偷袭魏国,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大败魏军,歼灭守军7000人并占领少梁,此战拉开秦国收复河西失地的序幕。

-353年 38岁

安邑、固阳之战:

魏国被群殴: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兵分两路救援赵国,一路围攻魏国的襄陵,魏国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后,被田忌、孙膑所率领第二路的齐国军队击败。楚宣王派兵救援赵国,夺取魏国土地。

-352年 39岁 大良造

安邑、固阳之战:

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率兵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魏惠王急忙派军队在上郡要地固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以东修建崤山长城来阻止秦军的进攻。

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

-351年 40岁

安邑、固阳之战:

商鞅率兵包围并占领固阳。

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魏国陆续与各国和谈后,集中兵力向西反攻,夺回安邑并包围固阳。

-350年 41岁

安邑、固阳之战:

为争取时间在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秦孝公与魏惠王在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会盟修好,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

建造秦都咸阳:

商鞅奉命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咸阳

-349年 42岁

秦国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

开展商鞅第二次变法:

①开阡陌封疆,废井田,恢复旧制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

②推行县制:将秦国国内村庄合并为41县

③初为赋:在征收田租的基础上,于前348年开始在国内加收口赋,即人头税。

④统一度量衡: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

⑤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下令焚烧《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下令在秦国国内杜绝走后门的私人请托,禁止他国士子通过游说获得官职。

⑥执行分户令:颁布法令废除大家庭制,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348年 43岁

秦国国力更加强大。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

韩昭侯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

-347年 44岁

-346年 45岁

-345年 46岁

-344年 47岁

魏惠王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泗上十二诸侯举行会盟,图谋攻秦。秦孝公下令加强防守,并采纳商鞅"尊魏为王"的策略来改变魏国进攻秦国的意图。

忽悠魏国举行逢泽会盟,致使魏国僭越礼制率先称王:

秦孝公派商鞅游说魏惠王,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十二个小国外,还要向北联合燕国,向东攻打齐国,迫使赵国屈服;向西联合秦国,向南攻打楚国,迫使韩国屈服,这样霸业可成。

商鞅还建议魏惠王顺从天下之志,先行称王,再图霸业。

魏惠王听从商鞅的游说开始称王,按照天子的规格大建宫室,制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并召集各小国参加逢泽(今河南省开封市南)会盟,秦公子少官和赵肃侯也应邀参加,诸侯会盟后又前往朝见周天子。

魏惠王僭越礼制的行为引起了齐、楚等国的愤怒,诸侯纷纷倒向齐国。

-343年 48岁

-342年 49岁

秦孝公派太子驷(秦惠文王)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341年 50岁 获封商君

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商鞅建议乘机打击魏国,占领黄河和崤山险固的地势。

秦国联合齐、赵两国攻打魏国。

收服河西土地:

九月,秦孝公派商鞅进攻魏河东,魏派公子卬迎战。两军对峙时,商鞅派使者送信给公子卬,设鸿门宴公子卬赴会时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虏,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

此时魏惠王说:"寡人真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

商鞅因战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340年 51岁

-339年 52岁

-338年 53岁

赵良的警告:

商鞅在秦国执政二十一年,招来贵族宗室怨恨。赵良通过孟兰皋去见商鞅,用感恩和道德感化的方式要求商鞅放弃变法,归隐山林。显然两人思维不在一条线上,商鞅肯定不会听的。

赵良的这样的警告存误导空间,搞得像商鞅因为没听他的话,失去逃生机会而死的:

(个人觉得赵良是个道德婊,光说不练而非务实,冒充预知未来的键盘侠,商鞅应该知道变法肯定会得罪很多人利益,难道会不知道吴起兵法被杀的事情,自身危险怎不知,赵良说的话站着不喊腰疼,大概率是后人伪造的,历史上惯用伎俩)

去世:

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君继位。贵族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功高震主、秦人"只知商君而不知惠文王"、谋反。秦惠文君于是派人捉拿商鞅。

商鞅作法自毙,秦惠文君睚眦必报:

商鞅逃至边关,晚上想住宿旅店,因未带身份证件,店主不知道是商鞅本人,害怕新法连坐而不敢留宿。商鞅感叹道:"制定的法律竟然遗害到了这种地步!"(个人觉得"遗害"为后人编造,以求合理化显示变法的错误性)

商鞅带领亲属及手下随从逃亡至魏国,魏将穰疵怨恨商鞅用欺骗的手段俘虏公子卬、击败魏军,将其驱逐回秦国。

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地,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商鞅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族。

身后:

商鞅死后,所推行的新法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一直影响着秦国乃至以后的秦朝。

商鞅的厉害之处(大秦变法主导者商鞅的一生)(2)

个人生活雷达图

商鞅的厉害之处(大秦变法主导者商鞅的一生)(3)

评价过的可好?

个人主观臆想评价

感想敢大言不惭的胡说八道:

正面:革法明教、尽公不为私、具有军事才能;负面:人性刻薄、加剧贫富悬殊、滥用酷刑、愚民政策、贬斥儒家学说

个人觉得商鞅很有改革头脑,具有冒险主义,懂得拿来主义,懂得君主真实所想所需。个人品德好坏已经无关要紧了,完美的人就不是商鞅。

有人喜欢用咎由自取来评价商鞅,我觉得商鞅不得善终是在警示改革创新派、敲打锐意进取的人,导致人越来越固守传统,缺失冒险开创精神,个个以圆滑、能明智保守自居,枪打出头鸟、兔死狗烹是时代的悲剧。最终成功的是像秦惠文王摘得果子,既杀了商鞅平公愤,又顺带将甘龙等反对势力一锅端了,为嬴家早日实现霸权扫清障碍而已。

人生贵人秦孝公,没有秦孝公的赏识、信任、强力支持,就不可能有商鞅大施拳脚的机会。人生贵人是多么重要。

注意:春秋战国时代,不要代人现代概念"爱国主义",从礼制上那时候都是周天子的天下,而非分封的诸侯国的。


说明:

1、"评价过的可好?"为纯个人主观异想,请勿对照主流客观评价,不喜勿喷,感谢。

2、若是没有任何资料或记录,"评价过的可好?"中某些类别评价有可能取中位值(理论意义是不好也不差,正常普通水平),仅仅是为了右边雷达图能闭环。

3、年岁说明:

①、以出生的第一年为1岁,第二年为2岁,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01年12月31日出生,记为1岁;第二年的1801年1月1日,则记为2岁。

②、以去世的最后一年计年龄,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99年12月31日是99岁,第二年的1900年1月1日过世,仍然记为100岁。

③、与周岁、虚岁没有关联,一一对照无意义。

④、出生年月记录有误,以目前记录的为准,暂时不管对错。如农历,公历年月混乱,多个文献资料互相矛盾,太离谱,出生去世年月出现混乱,大体采用作者个人主观喜好,本着年岁长寿,出生年月混乱暂以早为准,去世年月混乱暂以晚为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