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上演生死接力(5秒成功处置直升机双发停车特情)

来源: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作者:王锐涛,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直升机上演生死接力?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直升机上演生死接力(5秒成功处置直升机双发停车特情)

直升机上演生死接力

来源: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作者:王锐涛

直升机双发停车成功处置的幕后英雄

陆军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指导员杨博在直升机双发空中停车的情况下,协助战友李燕曦成功实施野外迫降,人机安全着陆,创造了陆航史上一个奇迹。请听央广记者王锐涛采制的报道《铁翼雄鹰》下篇。

大速度疾冲、大仰角跃升、大坡度盘旋,一场低空攻防演练正在某空域进行。飞行员杨博驾驶国产武装直升机“武直10”掠过树梢,以极限近地高度隐蔽突防,成功锁定目标。

“接近目标之前,肯定是先用掠地飞行的方式,最低高度达到离地面五米。直升机属于低空利剑,以树为遮蔽物,让敌方不容易发现你,对战场上保存自我或者隐蔽突防创造了很大的优势条件。”

在现代战争中,武装直升机活动的超低空空域被形象地称为“一树之高”,是敌对双方争夺的焦点。曾帮带杨博飞行的机长教员白云飞说,为了能在战场上抢占先机,杨博总是以实战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训练。

“侦察课目有一个模块叫双机侦察,在空中飞的过程中,他就说,同一高度是不符合战术背景的,我们为什么不一个高一个低呢?从实际战术意义上说,高的可以侦察得更全面一点,低的可以侦察得更准确一些。从这点看出来,杨博是时刻在想着作战。”

在实战化飞行训练中,风险总是如影随行,有时候还会遇到生死攸关的险情。2017年8月24日,杨博和战友李燕曦正驾驶着某型武装直升机在野外进行低空飞行训练,突然遭遇双发动机空中停车的重大特情。飞行员李燕曦:

“在这个过程中,我操控飞机,让杨博监控各项发动机数据。当时我觉得他很沉着、很冷静,因为我们处置时机只有5秒,在5秒之内必须要把浆叶的迎角给它降成零,就是阻力变成最小,直升机还有一个短暂的向上升力,缓冲下坠力,能够保证这个飞机平稳落地。”

短短几十秒,杨博临危不乱,密切配合李燕曦,将一架失去动力、急速下坠的直升机成功迫降到地面,避免了一起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杨博:

“长呼一口气,感觉安全落下来了,我还真没想别的。就像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你喜欢这个职业,你坚守住,我觉得都是对人生的一次比较好的阅历,比较好的挑战。”

从空军航空大学到陆航学院,杨博的文化成绩、专业技术和体能素质全都是优秀,是战友们公认的“蓝天佼佼者”。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几千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带给杨博的不仅仅是精湛的飞行技术,还有面对任何困难都勇于挑战、永不言弃的精神。去年,杨博作为唯一一名飞行员参加了陆军“精武-2018”比武竞赛。

“当时的保障条件和训练条件特别艰苦,每天从早上6点起床以后,背着一个60斤的背囊出去开始完成各种战斗任务,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宿舍躺下睡觉,膝盖由于急性的劳损造成积液,打封闭针,缓解一些疼痛,接着咬牙去训练。”

杨博这股子拼劲也深深地感染了一同参赛的队友。战士蒋快乐清楚地记得,在比武的最后一天,每个人都已经精疲力竭的时候,杨博一边支撑着向前跑,一边还鼓励着大家坚持到底。

“他本身就是一个飞行员,年纪比较大、军龄比较长了,可以说体能素质这方面是我们建制班最差的一个。但他意志顽强,每次看我们坚持不住了,他就咬着牙,硬着头皮冲在最前面。最后我们在比武中取得了全陆航第三名的成绩。”

无论是危急关头冷静处置、化险为夷,还是比武中顽强拼搏、坚持到底,杨博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军人的忠诚和担当。如今,走上政治指导员岗位的他,肩负起了为部队培养更多优秀飞行员的重任:

“在飞行方面,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课目要注意什么,像以前自己存在什么问题、怎么克服的等等这些内容肯定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避免他们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好地提高技术取得进步。我也希望能在我身上,给大家多传递一些正能量,让大家能俯下身子来踏踏实实地干工作。”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