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

前两天我们发布了这4台相机外观和视频性能测试对比:

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谁才是最强机型(上)

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4台相机在图片拍摄、对焦性能以及发热等方面的表现。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1)

性能对比

先看这4款机器在图片方面的参数。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2)

001 图片动态范围、宽容度对比

在测试图片动态范围和宽容度的时候,由于目前版本的Camera Raw无法将α7 IV的RAW文件打开,我们使用了索尼的官方软件—Imaging Edge Desktop来解RAW。所以以下各机都是以RAW文件解JPEG进行对比的,相比许多直接用JPEG进行对比的测试,要更客观一些(用JPEG图片做依据,无法真正的反映产品的潜能)。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3)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4)

放大查看细节(α7 IV、S5)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5)

放大查看细节(R6、Z6 II)

从截图可以看出,4款相机的图片动态范围可以完全覆盖-5EV到 3EV档;在 4EV到 5EV档,4款相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细节丢失。可以说,在使用RAW格式的情况下,4款产品的动态范围没有本质区别,可以说都在同一水准。

▶ 宽容度方面

如果说动态范围是表现了一台主机的理论表现,那么宽容度则代表了产品的图像可用范围,意义更加现实具体。从放大截图来看,α7 IV在 4EV档及以上开始出现细节丢失,随后一直到-5EV档都没有出现噪点,说明α7 IV的宽容度可以覆盖-5EV到 3EV档。

S5在 4EV档及以上画面细节开始丢失,随后下面的几档画面中均没有出现噪点,宽容度可以覆盖-5EV到 3EV档,宽容度较高。

R6同样在 4EV档时画面细节开始丢失,-5EV时,画面出现了可见噪点,说明其宽容度可以覆盖-4EV到 3EV档,也就是说在实拍中,佳能R6的宽容度比其他品牌约少一级。

Z6 II在 4EV档时画面细节开始丢失,之后几档画面中均没有出现噪点,和S5一样,宽容度可以覆盖-5EV到 3EV档,宽容度也较高。

002 图片感光度

我们也对这4款相机进行了图片的感光度测试,分别在各档感光度下拍摄图片(都关闭了各自的机内降噪等功能,色彩都为标准模式),并在后期进行截图对比,老样子,先来看这四款相机的细节表现。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6)

从截图来看,4款主机的细节在ISO 3200以内都能保持比较好的画质。

▶ ISO 6400

α7 IV、S5以及R6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画质,Z6 II开始出现了轻微涂抹感。

▶ ISO 12800

α7 IV和S5继续保持优异的画质,R6出现了轻微的涂抹感,Z6 II的涂抹感进一步增强。

▶ ISO 25600

α7 IV依旧保持着纯净的画面,没有涂抹感;S5开始出现轻微涂抹感,R6和Z6 II的涂抹感进一步增强,Z6 II的涂抹感已比较严重。

▶ ISO 51200

α7 IV才开始出现可见的涂抹感,S5、R6和Z6 II的涂抹感继续增强。

其后两档,4款相机的涂抹感加深,没有太多使用价值。

下边再来看看4款相机的暗部表现。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7)

可以看到,4款主机在ISO 6400内,暗部表现的都不错,没有明显噪点产生。

▶ ISO 12800

除了Z6 II暗部出现了可见噪点,其余3款相机画面依旧比较纯净。

▶ ISO 25600

Z6 II噪点进一步增加,S5和R6都开始出现了轻微的噪点,α7 IV还能继续保持着干净的画面,可见其高感能力足够的出色。

▶ ISO 51200

Z6 II噪点继续增加,几乎没有了使用价值;S5比R6略轻微,但也有明显噪点。α7 IV相对画面干净。

▶ ISO 102400

Z6 II的暗部出现了彩噪,R6的噪点也有很大程度的增加,S5的噪点比两者好但不如α7 IV控制得好(α7 IV也出现了可见噪点)。

▶ ISO 204800

α7 IV和S5的噪点都有增加,但α7 IV明显控制的更好,佳能没有此档,Z6 II的画面已无法使用。

综合4款相机的细节和暗部来看,在图片拍摄中,α7 IV新的感光芯片功不可没,加上双原生ISO的助力,表现是各主机里最好的。S5虽然使用了和尼康类似规格的芯片,但在双原生ISO的加持下,表现非常抢眼(记忆中国内外测试,都是同代芯片里画质最好的之一),R6凭借新的芯片,紧随S5之后(但对比之下可以发现,佳能芯片还是要弱点),Z6 II的表现有点出我意料,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没双原生ISO,又是老规格芯片。

003 快门压力测试

我们使用压力计测试了4款相机的快门释放力度。我们对每台机器都做了5次测试,然后在这5次数值中取一个中间测试值。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8)

从测试数据中可以看出,α7 IV的快门压力最大,为2.69N;S5的快门压力最小,为1.74N。从测试数据来看,α7 IV的快门压力比最小的S5大了近1N,再加上索尼本身的快门行程较长,在抓拍中要多加注意,控制提前量(S5则要注意不小心“走火”)。R6和Z6 II的快门压力处于中端水平,快门行程也比较合适,这也反映了两者历史深厚,经验十足。

004 充电效率

4款相机都可以通过Type-C线进行直充,α7 IV在充电方面可以达到15W,充电速度给力;Z6 II也能达到9.5W左右的充电速率,其次是R6的7.5W左右;最后是S5,只有近6W的充电速率,相较于其他3款相机,S5把电池充满将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其实这也回答了大家松下S1和S5到底区别在哪的问题,S1的充电速度等指标强得多)。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9)

005 图片防抖性能

我们对四款相机在只测试它们机身防抖的前提下,打开机身防抖,并关闭镜头防(因为部分主机所带镜头没有防抖功能),70mm焦段下,手持拍摄了1/10s以及1/5s的图片,并在每个快门速度下连拍5张,取其中最好的一张,并在后期进行放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各机全面的防抖测试,我们将在以后专门做一篇更严谨的文章,详细的分析各机身乃至各品牌防抖性能和特征。在1/10s快门速度下,除了R6之外,其余3款主机都能获得相对清晰锐利的图像,防抖效果较好。仔细看细节,应该为S5>α7 IV>Z6 II>R6。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10)

在更慢的1/5s快门速度下,R6依然扑街,Z6 II也有模糊,α7 IV和S5依旧相对清晰(但更好的确实是松下)。

最具性价比全画幅相机推荐(中端全画幅相机大比拼)(11)

由于没有加入镜头防抖,因此严格来说,以上结果略显片面,也和我们日常的感受有所出入,但从以上测试可以看出,索尼的机身防抖也没传说的那么差(毕竟机身防抖技术的先行者,美能达和奥巴的防抖技术都被它收入袋中了),而松下在M4/3阵营时没少折腾,再加上今天卡口略大,所以略超索尼也正常。而尼康、佳能过去都更专注于镜头防抖,所以在机身防抖上比两者略差情有可原。以上结论的另一个意义是,给了我们购买主机时,是否有必要搭配防抖镜头的参考。未来我们会做一个各家机身和镜头防抖的全面测试和分析,相信那时的结论更全面,更具参考价值!

006 图片暗光对焦性能

我们也对这四款相机进行了图片的暗光对焦测试,分别在正常曝光以及几乎全黑的极限暗光环境中,使用单点自动对焦拍摄图片,通过对比,测试它们的暗光对焦能力。

可以看到,在普通场景中的单次对焦,α7 IV、S5和R6在正常曝光和极限暗光环境中都可以快速的对焦拍摄。两种环境下,3款相机在暗光环境中的对焦性能几乎一致(理论上R6更强一点,α7 IV紧随其后)。Z6 II的对焦速度在暗光环境中,稍微比正常曝光时慢点,全按下快门,对焦会稍微迟缓一下,但随后也能合焦拍摄(可能也与测试镜头有关)。其实在单次对焦时,4款产品没有明显区别,都能满足我们日常需求。

007 视频暗光对焦性能

当然,视频的暗光自动对焦我们也进行了测试,我们将4款相机的AF灵敏度都开到最高,在相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环境灯光,分别在0到-3EV档曝光下拍摄视频的焦点切换,测试它们在暗光环境中的自动对焦能力。

4款相机中,α7 IV和的表现最佳,在0到-3EV档都能有非常快速且精准的自动对焦能力。

R6和S5的焦点切换速度处于同一范围,会比α7 IV稍慢,但在几档测试中,两台机器都能精准的对焦到指定区域,没有出现无法对焦或者是对焦抽搐的情况。

相比较而言,Z6 II的暗光对焦能力会弱上不少,在0到-1EV档时,能实现非常快速且精准的对焦;到-2EV档时,针对近处和远处的物体对焦时,都出现了焦点抽搐的情况;-3EV档时,焦点抽搐时间增加,对焦能力下滑明显。

通过以上两个测试,我们可以发现,佳能的图片对焦确实很强,索尼在视频对焦方面优化更好。两个品牌的对焦性能都属第一阵营。尼康的对焦有点出人意料,估计与其在视频方面的优化不足有关。最后,这里是不是有个小印象和大家感知不同啊?在单次对焦时,松下的对比度对焦,在没有透明前景遮挡时,表现并不差。也就是说,在90%的使用中,其对焦完全可以满足我们需求(但是我们还是呼吁它赶紧上相位差,毕竟已经有了最牛逼的对比度对焦,再加个好的相位差,其综合性能就如其防抖一样牛逼了)。由于时间和设备问题,我们本次未能做连续对焦测试,实在遗憾。不过大家肯定也知道连续对焦和复杂环境下对焦性能的排位,估计是图片:R6≥α7 IV>Z6 II>S5,视频:α7 IV≥R6>Z6 II≥S5,哈哈哈哈。

008 长时间录制及发热情况

最后我们对比了大家非常关注的长时间录制和发热问题,我们分别在4K 30fps以及4K 60fps的规格下不间断地录制视频,来测试它们连续录制视频的能力以及发热情况。

▶ 4K 30fps

α7 IV录制规格为4:2:2 10bit 140Mbps;

S5录制规格为4:2:2 10bit 150Mbps;

R6录制规格为4:2:2 10bit 120Mbps;

Z6 II 录制规格为4:2:0 8bit 100Mbps。

在室温15℃的环境中,拍摄规格为4K 30fps时,4款机器都能非常轻松的进行长时间的录制,最终我们录制了37分钟,而且4款相机都未出现过热问题,可以持续的录制。

中途,我们也分别在10分钟、20分钟以及结束录制后测试了它们的机身温度。10分钟时,室温15℃的情况下,四款相机的机身温度普遍在25℃左右

20分钟时,α7 IV机身温度上升到了27℃左右,S5到28℃左右,R6到29℃左右,Z6 II到27℃左右;最终在37分钟结束时,除了R6机身过了30℃,α7 IV、S5和Z6 II均保持着之前20分钟时的温度。

▶ 4K 60fps

α7 IV录制规格为4:2:2 10bit 600Mbps(帧内压缩),自动关机温度:标准;

S5录制规格为4:2:2 10bit 200Mbps;

R6录制规格为4:2:2 10bit 340Mbps;

Z6 II无法机内录制此规格(未进行固件更新),退出了这项功能的测试。

在4K 60fps规格下,Z6 II机身因为没有更新固件,无法内录此规格,因此其余3台相机继续录制,α7 IV和S5在录制4K 60fps时,都采用的是S35模式进行录制,R6则是全画幅录制,并且α7 IV和R6的码流都有很大的提升。

先说结论,α7 IV拍摄4K 60fps确实会过热,在“自动关机温度”为标准模式下,600Mbps的高码流,在15℃室温的拍摄环境中持续录制到28分钟时,会出现高温预警标识,到32分钟时,因为机身过热停止了录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将其“自动关机温度”调整为高,从而获得更长的录制时间。

R6在4K 60fps规格下,340Mbps的码流可以持续拍摄34分钟,并没出现过热情况,当然在温度更高的环境中可能又是另外一种表现了。

S5在4K 60fps规格下只有200Mbps的码流,在拍摄中对卡的压力和机器发热的压力都比较小,持续拍摄下来也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而且结合我们长期对其使用经验,即使把S5放到高温环境中,它也能在4K 60fps规格下持续拍摄下来。

综述

虽然我们已连续加班1周,但两期的横评还是留下了很多的遗憾(比如部分项目没来得及测试),不过上下两期所得出的结论也够大家参考的了。总的来说,α7 IV相当强悍,新的感光芯片,加上新菜单和操控,使它在图片和视频方面都领先于人。配合E卡口目前庞大的原厂和副厂镜头群,是几款产品中综合性能最强劲的一个。唯一的缺憾是目前价格较高(当然显示屏能换换更好),估计部分用户会观望一阵(不缺钱的早投资早收回成本,也很合算)。

佳能R6其实也不错,手感好,操作逻辑很符合佳能传统,特色镜头丰富。只是佳能虽努力,但绝对的进步,也要面对相对的差距。与使用索尼芯片(或改良自索尼芯片)的主机相比,“心脏病”依然。而且以索尼的产能和交流、合作,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芯片技术相对封闭的佳能依然会被压制,也就是说,佳能的成像潜力可能受限。不过,往好的想,对于图片用户来说,R6优秀的对焦,非极限环境下与其他产品差不多的画质,依然非常有吸引力。

尼康Z6 II本质是Z6的小改版本,追述其原版,甚至比S5还早,再加之其视频技术相对薄弱,所以视频性能被其他品牌甩开一截完全正常。而图片拍摄上,其机身显示屏等参数不低,画质、防抖等够用也好用,非极限环境下与其他产品也不会有本质区别。以上两个品牌的另一弱点是微单镜头群单薄,虽然他们在尽力壮大中,但因为接口协议未开放(目前国产R、Z口头都是逆向开发,除了有不兼容风险,理论上有被主机厂家控告索赔的风险,这也是日本镜头厂家未进入该领域的重要原因),所以目前镜头数量一般,转接使用估计是很多用户的必然选择。松下的L口拥有目前第二大微单镜头群(理论上你也可以体验三个品牌的机身风格),而S5是个奇葩,理论上其发布时间在4款主机中最早,但松下在视频领域远比佳能和尼康根基深厚(毕竟是奥运会视频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所以视频性能今天也依然优秀,双原生ISO的加持让画质也不输它家。出色的防抖加上之前双11的价格,简直是最具性价比的产品。要说缺点么,大家喊出来:“相位对焦赶紧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