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1)

文:曾亚丹

编辑:乔娜坤

7月19日,假假條在天津的演出现场引起了乐迷的众多讨论。在乐队表演《盲山》这首歌时,现场部分乐迷撒起了冥币,摇铃抬人开始表演“现场出殡”。

从网络上流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做法事”的队伍从乐迷中间横穿而过,在众人的注视下,队伍绕场几周把纸钱撒到场地各处,引人注目。除此之外,现场部分乐迷围着假扮的“尸体”跪着甩头,直到“尸体”伴随音乐结束起身摇铃。

另外还有一排人躺在场地中间,旁边的人朝他们的身上挥洒纸钱的场景。现场不清楚原本就打算进行这些“行为艺术”的人具体有多少,但可以看到在这种氛围的指引下,原本站着的部分乐迷也顺势躺了下来,加入其中。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2)

这些行为被当天在现场的乐迷发到了相关论坛以及投稿到音乐博主的账号上引起了大家的讨论,看过相关视频或者文字图片描述的大部分乐迷表示这些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别人观看现场演出,非常不可取。

但也有一部分乐迷表示“乐迷的表演给乐队增添了更多的现场气氛”、“什么都不允许还是摇滚乐吗?”

01 假假條不需要这种现场助兴

2019年,假假條的现场就出现了乐迷带纸钱现场挥洒的情况,当时乐迷撒完纸钱后留下来把现场清理干净,被不少围观的乐迷认为“真朋克”。去年10月,假假條签约公司的相关推文,留言热赞第一的内容是“被招安了,是不是不能撒纸钱了”。

在假假條的演出现场撒纸钱,已经成为了部分乐迷心中默认的现场仪式。

今年4月份,假假條在广州的演出现场不仅撒了纸钱,还出现了乐迷被托举、横向移动的场面。当时假假條在微博转发了乐迷的拍摄视频表示“极富创造性的场面,确实给我震了”。

这一行为被预言接下来绝对会被其他城市的巡演场次复制。果不其然在天津场,仅仅只是简单的托举移动行为已经不满足部分乐迷,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增加了摇铃、盖布、抬人绕场等行为,比起“跳水”,“做法事”更适合描述现场画面。

从网络上流出的刘与操的微信朋友圈中,他发了三条与之相关的朋友圈配文“大开眼界”,还在评论区表示“但真的我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 我就像五年前一样演了一下我们专辑里的歌而已”。

这类行为得到了大多数乐迷的批评,事件发生的场地方天津66LiveHouse演出结束后当天在微博上表示“尊重演出”,主办方城市之间音乐厂牌转发表示“请尊重现场”。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3)

假假條的音乐风格一直被多数文章描述为“丧葬摇滚”,在假假條的歌曲中,唢呐这类常见于红白喜事的民乐乐器频繁出现。

一些乐迷把对这类民乐乐器的固有印象复刻在了对假假條的歌曲印象里,他们对假假條的音乐所带来的氛围触达只能联想到“出殡”、“做法事”这类最直接的恐怖氛围。

但其实乐队一直坚持对外表达的是民乐与西方摇滚相结合。刘与操在采访中曾表示中国文化的恐怖还包括鲁迅写的种种吃人的看客文化。

对于那天部分乐迷的行为,假假條乐队对音乐财经表示“就是觉得被惊到了,大开眼界”。在对待现场的态度上,假假條表示“乐队现场认认真真的完成在台上的部分,歌迷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玩法,但前提是不要影响乐队表演以及其他人观演”。

7月24日,假假條杭州演出现场给出了通知:应主办方与乐队要求,本场演出请勿携带任何纸钱纸张类物品入场。场内,乐迷也自发拉起了“摇铃影响乐迷听歌 出殡请往中河高架”的横幅。可见,在官方态度上这一行为并不鼓励,乐迷层面也觉得影响不好。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4)

02 乐迷现场迷惑行为

去年10月,痛仰巡演成都站出现几十位乐迷冲上舞台集体“蹦迪”的行为。当时在舞台上的乐队不停劝阻“大家不要再往舞台上走了好不好”,依然没能阻止乐迷往上冲。最后乐队被挤到没处站、表演被迫停止。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5)

这一事件当时登上了微博热搜,大家感叹痛仰人气高、乐迷“热情”的同时,也透露出了对这一行为造成的安全隐患感到担忧。

集体氛围的催生下,很多乐迷在现场其实是不自觉把自己代入其中跟随性做出这些行为。脱离当时的现场环境,很多人之后其实会反思出自己的行为确有不妥。

但也有不少乐迷坚信摇滚乐现场就该这样,这是一种对现场音乐人的“致敬”。

去年7月份霓虹花园的演出现场也有乐迷上台“伴舞”,一开始是一个,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站上舞台开始不顾设备器材布线洒水、跳水。对于这个行为,网络上流传出的当事乐迷表示“你们不懂摇滚乐就不要来现场躁”。

6月花墙现场乐迷赛起了龙舟,去年法兹现场有人撒练功劵。在乐迷众多抱怨声中,还有众多观演乱象,如借着“开火车”占前排的、前排骑脖子的、上台强行与乐队合照的、四处洒水的、下饺子似跳水的……

去看演出现场的其他乐迷对这类现象苦不堪言。

03 尊重现场,文明观演

随着乐队越来越出圈,一部分自誉为老乐迷和刚入圈的新乐迷因为“懂不懂摇滚乐”站到了对立面上。

去看音乐节和现场演出的人越来越多,一场演出结束后,经常可以看到在相关演出现场的讨论中有乐迷抱怨现场观众“录视频”、“站桩”、“抱抱摇”。同样的一部分乐迷也表示“今天的某某现场乐迷跳水、POGO撞到人”。

这些争论都是现场确实有乐迷做出这些行为影响到其他乐迷观看被抱怨,但其实被抱怨的这两部分群体,也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网络上流传着“求姻缘应该去什么寺 Livehouse”的热梗,#Livehouse到底有多上头#也曾登上热搜达到4.7亿的阅读量。在6.9万的讨论中,许多吃瓜群众表达了对看现场演出的向往。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6)

很多第一次看演出的小白发出疑问“Live票在哪里买”、“第一次看演出需要穿什么”、“第一次去看音乐节需要提前多久到”等等。同样的,也有不少人评论“别卷了求求,票越来越难买”。

这两部分群体其实并无差别,刚开始观看演出的观众更多的是把看演出当做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进行尝鲜,如果能够达到自己来看演出的某些目的就可以进行二次消费。

同样的那些在现场喜欢标榜自己“摇滚”行为的乐迷,在乎的也不是乐队现场,更多的是自己能不能在这场演出中得到释放。

一位在Livehouse工作的从业者向音乐财经表示,“60%的乐迷在意的不是音乐的东西,他们在乎更多的是一种聚会或者玩乐心态,正好这个噱头迎合了他们的点。”

近段时间,音乐节现场频频被爆出观众破坏现场闯入音乐节,音乐节现场演出结束后也被曝光垃圾遍地。演出现场由乐迷和演出人员共同组成,少数人的行为不佳不仅会影响到所有人的观演体验,还会影响到大众对这一整个群体乃至于整场演出贴上负面的标签。

当然,对于乐迷来说,任何自嗨行为都可以被理解,跟随音乐放飞自我释放内心烦恼的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的一举一动不会影响到乐队演出质量和其他乐迷的观演体验。

正如上述从业者所言,对摇滚的理解是很主观的事,只要不影响其他人以及乐队演出都能够包容。“首先,我希望有更多种类的好音乐能被乐迷接受,其次,希望大家对Livehouse的认知不仅是一个好玩、好蹦的地方,也可以很严肃,因为很多乐队的音乐需要在这里被乐迷们听到。”

尤其是当下,在独立音乐扩圈发展的过程中,社交媒体发达,任何小事都有可能会被现场拍摄后持续发酵,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乐迷,作为演出的消费者,每个人都希望来到音乐现场收获一份美好的互动体验。作为乐队来说,当然希望乐迷能够在现场聆听感受自己的音乐,同时也能充分享受到Live的魅力。

行业有协会约束,自律公约,音乐人有演出质量的“自我修养”要求,对于乐迷来说,心中建立起观演的自我修养显然也有必要。

最近,疫情又严重了,各地演出纷纷取消,主办方心中的痛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演会/音乐节/Livehouse巡演纷纷取消,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稳定下来,我们可以尽快再次看到各种演出。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7)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8)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9)

大势所趋还是侮辱音乐?乐队现场使用PGM引发行业争议

如果没有了乐手的现场表演,现场演出还剩下什么?

大型电音节举办艰难,各地掀起派对狂欢

电子音乐的受众越来越多,但纯正电子音乐类型的音乐节举办数量还是很少。

歌王出殡葬礼现场(现场出殡上台伴舞)(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