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

找不出任何一个词语来形容这部电影,也许,我可以把这部电影归类到伪纪录片的行列,因为,整体内容上的那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总是若隐若现的提醒着观众,这是真实发生过事情,虽然,电影本身是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可是,绝大部分的内容,却是无限贴近残酷现实的。

对于《可可西里》这部电影,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陆川导演目前为止拍过的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作为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陆川充分的将才华展露了出来,电影故事中融入了真实的内容,却没有放进任何旁观者的态度,当把盗猎者与巡山队,全部放置在荒无人烟的可可西里时,人类最为原始的本性,彻底给展示了出来。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1)

故事发生时间是在1996年,而电影上映时间是在2004年,中间隔着8年的时间,可是,当镜头对准那个荒凉的可可西里时,风沙走石,仿佛一切只是发生在昨天,这就是《可可西里》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那些故事中的人物,永远都会以鲜活的形象出现

初看《可可西里》这部电影,会被全片充斥着的绝望氛围压制的有些窒息,再次回看,却又会从这绝望中,慢慢感知出生命的张力以及最为隐秘的人性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2)

当初,我是在青海上学时看的这部电影,那时候,我已经在青海待了一年,所以,会与《可可西里》这部电影,有种莫名的亲近,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都能够体会出其中传达出的,人与人,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联系。

1

理想主义者到底存不存在?

看这部电影之前,或许会有这种疑惑,可是,当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的确是存在的,只是,我们在现实的洪水中沉溺太久,所以,会把固执的理想主义坚守者看做是矫情的代表。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3)

《可可西里》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在展示着近乎绝望的残酷,当一名巡山员被盗猎者一枪爆头后,干净利落的镜头下,是一种无比写实的画面,没有过多的铺垫,直接便是善与恶的交锋,当然,这种善恶并没有带着批判,因为,在这个接近原始的地方,人终究是野兽。

电影从一场天葬说起,满天飞翔的秃鹫等待着被分割的尸体,这种在当下已经差不多快消失的丧葬方式,用最直白的镜头表现出来,在这里可以看出,陆川在这部影片中,并没有美化或者掩盖什么,粗狂原始的素材,最能给人心灵上的冲击。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4)

整部电影的故事相对简单,追捕盗猎者的过程,用进山后时间线的推进来进行着叙述,导演在电影中,故意弱化了戏剧冲突,而且,在剧情发展上面,更加偏向于用未知作为引导,像是探秘一样,让观众跟着巡山队员,一起走进了生与死并存的可可西里。

颇具现实主义的风格中,利用一种近乎是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简单粗暴的展示着发生的故事,但就是因为其浓浓的写实手法,却蕴含着一种一直被压抑着的情绪。

作为队长的日泰,话不多,却是撑起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虽然,利用尕玉作为串联,将日泰和巡山队员们的活动轨迹给清晰的展示出来,但是,日泰身上所表现出的某种坚定的信仰,却是贯穿整部电影最为重要的主题。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5)

临时拼凑的巡山队员,面临着一年没有发工资的窘境,为了凑钱买装备,只能忍痛卖点皮子,进山后,大多数队员就成了单身汉,因为人员短缺,一个据点一个人就能整整坚守三年之久……

电影并不是故意凸出这种困境,而只是忠实的反应这些情况,毕竟,个体的伟大,来源于困境中对于心中原则的坚守,这个原则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述,但是,却能够通过行动体现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了没日没夜的追踪盗猎者,面对被屠杀藏羚羊后的悲痛表情,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可可西里,即使死了,估计也不会有人发现,于是,人不仅仅与人斗,更重要的还是要与自然斗。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6)

整部电影,人物之间的对话很少,而且,大多数采用的是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和全景这样的镜头,我想,导演这样做,是为了保持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尽量不去破坏故事的走向,同时,也在隐喻着,人在自然面前,终究是渺小的,可是,即使是这份微不足道的渺小,却因为始终坚守的信仰,而显得高贵无比。

没有为英雄唱赞歌,也没有给暴徒扭曲化,当两波人带着不同的目的,进入了可可西里时,我想,这片本不该被人类打扰的地方,自此展开了建立在人性之上的生死追逐,而生命的所有张力,都在这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7)

2

《可可西里》从一场天葬开始,又从另一场天葬结束,首尾呼应,给整部电影笼上了死亡的气息,可是,死亡不是这部电影唯一的主题,能够从死亡中看出精神的高贵,才是最为重要的。

电影中曾提到过可可西里名字的意思,它寓意着美丽的少女,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带着诱惑的名字,它让人类最为原始的兽性,在进入这片圣洁之地时,都统统的发泄了出来,少女象征着美好,可是,有时候却也能勾起罪恶的欲望,所以,这个带有双重含义的名字,也就为故事的发生作了很好的铺垫。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8)

我并不想草率的把这部电影归为西部片的行列,因为,西部片总是会与开荒拓土或是个人英雄扯上关系,而且,大多数西部片所表达的主旨,无法就是正邪的对立与你死我活的争斗,但是,《可可西里》并没有将好人和坏人区分的那么明显,如果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其实,这只是一个关于理想与生存的故事

剥皮老人说,他放羊活不下去,于是来可可西里剥皮,一张皮子五块钱的酬劳,算是优厚的,还有,我原以为,盗猎者的形象,基本上是西装革履或是皮袄皮鞋,可是,最后出现的却是操着一口不标准普通话的干瘦汉子,一切道德的崩塌都来源于生存以及欲望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9)

而巡山队员则是夹在生存与理想中间,一边挣扎一边抗争,因为,这是他们的家,他们没有多么崇高的斗争精神,而全部的出发点,都来源于对于自然的崇拜以及对于家园的保护,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的支撑。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10)

所以,与其说是人与人的斗争,倒不如说是生存与理想的碰撞,毕竟,在这个荒原上,没有英雄,只有一群普通人。

《可可西里》这部电影,我们和尕玉一样,都是旁观者,都无法真正揣测出巡山队员内心所表述的东西,只能一边看,一边醒悟,然后在这种醒悟中,不断体会出新的思考。

这部电影当年看哭了多少年轻人(故事或许残忍不过)(11)

“在这里,你留下的每个脚印都有可能是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巡山队员看着星空这样说道,但是,我觉得,还是不要留下人类的脚印最好,毕竟,人性总会被欲望牵制,最终,自然就成为了牺牲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