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跨服单挑(从接敌运动到)

从“接敌运动”到“遭遇战斗”,大家一起来“跨服聊天”!

“当我们同敌人接触的时候,我们(苏军)将实施遭遇战。你们都知道什么叫遭遇战,不过敌人(美军)知不知道我就不清楚了,他们没有类似的术语,他们似乎也没有类似的机动方式,根据我们的情报,他们最接近的说法叫做“接敌运动”(movement to contact)。

----某位不具名的苏军营长

以上段落出自美国陆军于1980拍摄的军教片《他如何战斗:遭遇战》,B站已有熟肉(使用黑体关键字搜索即可),该片展示了为团担任行军前卫任务的苏军摩托化步兵营的编组、队形、战术和作战原则。既然是美国拍摄的军教片,出镜扮演苏军的人员自然都是美国军人,受限于年代,它的部分内容与苏军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但作为美陆军官方制作的内参资料,它的专业性使得它在研究苏军战术时依然有参考作用,值得一观。此外,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作为其长期对手的美国陆军对当时苏联陆军战术、技术和程序的认知水平。本文的主题,也正要从这一小段文字里展开,这位(伪)苏军指挥员认为美军术语“接敌运动”的含义接近或者是对应苏军术语“遭遇战斗”,而在我的认知中,这两种战斗行动样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怀着对此种对应的疑问,我尝试将这两个出自不同军事体系的术语做个对比以查明原因。

接敌运动

接敌运动是一种进攻行动,旨在发展态势,建立或者恢复与敌军的接触。”

--ADP3-90《进攻和防御》

能不能跨服单挑(从接敌运动到)(1)

能不能跨服单挑(从接敌运动到)(2)

要点

  • 应当以规模尽可能最小的兵力实施,以便保留足够的兵力用于发展态势和减轻相关风险。
  • 保卫主力并避免敌方在其选定的地点与主力发生决定性的交战。
  • 力图为后续的战术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 迅速和积极的行动、分散的指挥,以及经常性的将合成兵力战斗队从行进间转入进攻或防御。
  • 指挥员只有在敌情不明或对敌情了解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才实施接敌运动。
  • 同敌接触以后采取一切可能的行动来维持接触。
  • 实施接敌运动的部队应当维持在可以得到支援的范围内以便做出灵活反应。

遭遇战斗

双方力求以进攻完成所受领任务的进攻战斗。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战争理论卷》

能不能跨服单挑(从接敌运动到)(3)

能不能跨服单挑(从接敌运动到)(4)

讽刺的是我压根不存在的俄语水平让我不得不使用中英文材料来做插图(小声)

其内容展示了触发遭遇交战和战斗的4个时机:战争开始时两军同时进攻建立接触时、突破敌前沿防御之后敌从纵深前调预备队试图恢复原态势时、追击中敌人试图反击迟滞本方行动时、在防御中本方实施反突击和反冲击时

要点

  • 迅速接敌并从行进间进入战斗。
  • 战斗行动在宽大正面上展开,情况不够明了,变化急剧而频繁,组织战斗行动时间有限。
  • 指挥员需要及时定下决心,迅速下达命令。
  • 为了夺取和保持主动权,力求先敌展开行动,先敌夺取关键地形。
  • 将主要兵力集中在敌人的翼侧和后方(主突方向),同时以部分兵力对敌正面进行牵制。

---- ----

我们很容易发现两者的共性:

  • 都力求先敌展开、先敌开火以夺取主动权。。
  • 都力图以部分兵力先于主力同敌人接触或牵制敌人。
  • 都试图为本方主力采取后续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 各部/分队乃至兵团行动分散,敌情不明/态势瞬息万变,双方不能指望在自己预先选定的地域交战。

两者的差异也很明显:

  • 接敌运动聚焦于一支小型的、独立性强、机动性强的单位同敌人建立接触,为上级指挥员采取下一步的行动创造最大的灵活性,但是上级指挥员怎么做是他的事情,他的动作并不属于接敌运动的范畴,实际上,ADP 3-90明确指出“在接敌运动同敌人建立接触以后,指挥员拥有五种选择:转入进攻、转入防御、绕过敌人、迟滞敌人、撤退”。
  • 遭遇战斗则是前卫同敌人接触以后,力图击败敌前卫并将敌人主力牢牢牵制住,为上级指挥员率领的本方主力从敌人在侧翼和后方的某个弱点发起主要突击创造条件。其内容涵盖了从以部分兵力建立接触到上级投入主力采取后续行动(主要是进攻)的全过程。

在这部教学影片中,美国人扮演的苏联军官认为两个概念内涵较为接近,考虑到两者的战术原则存在不少的共同点,这一类比不可谓无道理,然而两者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两个军事组织看待类似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着明显差异,以至于可以想象到,当在交流中经常使用听起来相似/直观/感觉是个人都懂的,然而定位和涵盖范围却完全不明的术语时,这种交流也许就是另一种层面的“跨服聊天”吧。

举例而言

美军军语里事实上确实存在遭遇战(meeting engagement)这一术语,其内涵为“一种在行进间或是军队未能完全展开时,于未预料到的时间和地点同敌人交战的战斗行动。”(有趣的是,接敌运动常常导致遭遇战的发生),这也就是说,遭遇的敌人有可能也在运动,也可能处于防御或驻止状态。

而在类似术语在苏/俄军中分两种情况讨论:战役层面和战术层面的,根据苏联军百的译法,分别对应遭遇交战(Встречное сражение)和遭遇战斗(Встречный бой),它们的区别不在本文讨论范畴之内,只需要指出,“交战”是苏/俄军语里介于战斗--战役--战局--战争之间的层级,有可能低于战役,也有可能高于战役,视情况而定。其内涵“双方都力求以进攻完成所受领的任务”。这个定义决定了苏联人的“遭遇战”是两军都采取进攻行动的作战样式,一方处于防御或驻止状态,就不再是“遭遇战”了。

能不能跨服单挑(从接敌运动到)(5)

遭遇战斗是战术层面的术语,在战役层面中,假想敌使用遭遇交战称呼这类进攻行动。

美方材料也可以佐证这一说法,在英语中为了区分这俩俄国概念,通常将遭遇交战翻译为meeting engagement,遭遇战斗翻译为meeting battle。要注意这里的meeting engagement和前述的美军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

能不能跨服单挑(从接敌运动到)(6)

出处:《重型假想敌战术手册》训练与条令司令部1994

---- ----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两个讨论“遭遇战"的现充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或者压根只是用字面理解的结果:你是遭遇战,我也是遭遇战,可我总感觉你和我在谈论不同的东西,人间怎么会有这么多误会与麻烦呢?咱何不打两把战斗任务或者去钢铁猛兽开开坦克消遣一下呢?(完)

NOTE:憋这篇流水账时总是不自觉的歪楼,写着写着发现自己忘记了写这些的目的,但最后还是强行扭转过来了。总而言之,我感到在严谨的讨论环境中,应当尽自己所能的使用严谨的术语、信息源、严格界定讨论的范围,尽管作为业余人士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但讨论者有这个义务尽力去规范自身表述,力求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解。

参考:

ADP3-90 《进攻和防御》

FM1-02.1 《军事术语》

FM71-2 《坦克营和机步营特遣队》

FM100-2-1 《苏军的战役和战术》

《重型假想敌战术手册》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战争理论卷》

《苏联陆军战术手册》

《英汉军语词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