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

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比较,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比较

(一)关于教育的目的

柏拉图的教育目的是促成灵魂转向使遭受心灵束缚的人走出洞穴,得见本源研究室获得理念,并且构建以正义为核心的政治体系即城邦。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主要是希望通过教育启发人们的理性和培养公民的善德,并使公民能够适应本帮的政治体制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教育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

(二)关于教育阶段

柏拉图主张受教育年龄从五岁开始,五到二十岁学习数学和几何学。20岁到30岁学习天文学和音乐学。30岁到35岁学习辩证法。然后在后期依照不同人的掌握程度培养真正的哲学家。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阶段不如柏拉图的详细,主要为零到七岁在家庭发展锻炼身体,听有意义的故事。7~14岁在国立学校进行体育、德育以及音乐等训练。14~21岁则是百科教育。由此可见,柏拉图更加重视的是学科教育而亚里士多德比较重视的是全面发展。

(三)对于不同教育科目意义的理解

柏拉图认为一切科目的学习都是为了对培养真正的哲学家做准备而体育锻炼更是为了培养城邦的守卫力量。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锻炼身体。而相关的音乐绘画的美学教育。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会选择美,创造美,鉴赏美。

(四)关于教育方法

柏拉图主张分阶段教学同时重视早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实践活动对教学的影响。而亚里士多德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学习和灵魂升华分隔开来。

二、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问题

西方古代政治思想中的“古代”这一时间段指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从阶级出现以后就有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从这一方面来看,政治思想就是关于当时时代背景下某一阶级如何获得政权然后巩固政权的相关问题,由此引出相关的思考,比如经济、文化、法律等相关问题。早期的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国家产生于人的约定;法律是人的约定,自然高于法律。将政治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人,从一个新的起点研究政治现象;开阔了人的视野,影响和促进了城邦的政治生活。苏格拉底之死对古希腊城邦制度进行了批判。

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发源是古希腊,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也多偏于研究政治活动的本质和根源。在早期希腊,城邦更像一个教团,指的是拥有同样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一个公民共同参与政治决议组成的政治共同体。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而城邦的理念就是正义。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包括生产者、保卫者和统治者,那他们分别对应的是平民军人和真正的哲学家。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理性,城邦必须以促进上的为目的。

关于政治制度的建设,国家机器的组织,权力的分配,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分配,主流政治思想的确立都是西方古代政治思想需要研究的问题。在早期希腊时期,公民大会是城邦政治结构的中心,公民陪审法庭具有审判权和部分的立法权,并且设立了公务津贴,创建了戏剧津贴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希腊发展到了顶峰。到智者学派因为没有分明的政治制度所以才有了后期的苏格拉底之死这也是对当时城邦制度的批判。柏拉图用神话论证了等级的合理性,认为社会政治结构必须要有明确的社会分工,只有哲学王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再通过哲学家对城邦的改造,比如维护社会分工,废除所有财产和家庭,对公民进行教育。等方式。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核心就是正义,而正义则意味着各尽其责不见约。每个阶级。

各司其职。柏拉图认为在理论上应该实现先人政治,但是现实中目前存在的政体只有荣誉政体挂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并且在《法律篇》中进一步完善,初步提出了混合政体的构想。在没有真正的哲学家的情况下,混合的政体是比较好的政体。现实中健全的政体是君主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混合和政体所有关于政体的讨论,特别是政体分类的人数和法治标准混合真题思想构成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亚里士多德对城邦等级进行划分,认为最良好的政体是由中产阶级掌权的共和政体,是贫富两要素混合的政体。重视法治,主张依法治国,有法必依,实行民主政治,公民轮流掌权。古罗马时期则充分的表现出了共和精神,划分了元老院、部落大会、执政官等,对财政权、立法权等进行划分,以多种多样的思想条约和条款体现了不同阶级的利益。

总之,我认为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如何获得政权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第二,从自然观方面研究政治的本质和根源;

第三,关于政治制度的建设,国家机器的组织,权力的分配,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分配,主流政治思想的确立都是西方古代政治思想需要研究的问题。

自己整理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