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电影里的打戏片段(明天上映的卧虎藏龙2)

记者 冯玥16年前,李安用一部《卧虎藏龙》,让全世界领教了中国的传统江湖世界电影获得当年奥斯卡12项提名,拿下包括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等四项大奖,票房也非常好,北美1.28亿美元,全球超过2亿美元,是华语片海外票房最高的作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卧虎藏龙电影里的打戏片段?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卧虎藏龙电影里的打戏片段(明天上映的卧虎藏龙2)

卧虎藏龙电影里的打戏片段

记者 冯玥

16年前,李安用一部《卧虎藏龙》,让全世界领教了中国的传统江湖世界。电影获得当年奥斯卡12项提名,拿下包括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等四项大奖,票房也非常好,北美1.28亿美元,全球超过2亿美元,是华语片海外票房最高的作品。

多年以后,一部名为《卧虎藏龙:青冥宝剑》(《卧虎藏龙2》)的电影推出,明天(2月19日)就将在内地公映。和前作相比,这部电影中,周润发饰演的李慕白已经不在,章子怡饰演的玉娇龙和张震饰演的罗小虎也不见踪迹,只剩下杨紫琼饰演的俞秀莲。用杨紫琼的话说,“只有那把剑和我,来自《卧虎藏龙》”。

最重要的是,《卧虎藏龙2》的导演不是李安,而是当年担任武术指导的袁和平。所以,观众对这部电影最大的疑问是:没有李安,还算正宗的《卧虎藏龙》续集吗?

答案要看过电影才知道。明天晚上,都市快报天堂电影院联合金逸影视中心,邀请30位读者观看《卧虎藏龙2》,看这部电影还有没有当年的江湖味道。

李安说电影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两部作品在故事上仍有关联

每次接受采访,袁和平和杨紫琼碰到最多的问题,都是跟16年前的《卧虎藏龙》相比较。面对这个压力,主创会尽量撇清电影和前作的关系,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不是《卧虎藏龙》的续集,是一个全新的电影。”

《卧虎藏龙》成功后,美国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司买下了续作的版权,最初,有传闻称李安将继续执导,李安拒绝了邀请,也没有同意担任监制一职,他接受采访时说:“《卧虎藏龙》已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后来,又有消息说香港导演于仁泰将接手这部电影,不过,最终的导演还是袁和平。

《卧虎藏龙2》和前作一样,都改编自王度庐的作品——《卧虎藏龙》来自同名小说,《卧虎藏龙2》更多来自《铁骑银瓶》。电影的重要线索还是前作中的那把青冥宝剑,故事讲的是:当年受李慕白之托保管青冥宝剑的贝勒爷突然去世,为保护青冥宝剑,俞秀莲广招天下志士,她曾经的订婚对象“孤狼”孟思昭带着4位江湖人士应征前来,共同保护宝剑,同时,故事还揭开一对年轻男女的身世之谜。有趣的是,在王度庐的小说里,李慕白没有死,结果李安把他“拍死了”,而小说中已经死去的孟思昭这次又复活了。《卧虎藏龙》这个片名,来自罗小虎和玉娇龙这一龙一虎,有人开玩笑说,两个人都不在,《卧虎藏龙2》这个片名还有意义吗?答案是,那对年轻男女的身世跟玉娇龙有关系。

所以,尽管导演不是李安,但《卧虎藏龙2》在故事上跟前作还是有很大关联的。只不过,男主角由李慕白变成了俞秀莲的前任孟思昭。

袁和平说只是重复上一集没有意义

这次的故事内核有些西方化

《卧虎藏龙2》的旁白这样形容孟思昭的人生历程:“他自幼习武,闯荡江湖,完爆各路高手,大难不死终成人生赢家。”这个甄子丹扮演的角色,在16年前的《卧虎藏龙》中影响了整个剧情走向:正是因为他跟俞秀莲的婚约,俞秀莲与李慕白之间才恪守道义,虽两情相悦却始终未踏出关键一步。

这种传统意味,也是李安拍《卧虎藏龙》的原因,“我最欣赏作者的传统手法,对中国古典社会文化充满怀旧味道,某种程度上,它十分写实,没有哗众取宠,没有离经叛道,还有一个悲剧结局,这是武侠片绝无仅有的。”

到了《卧虎藏龙2》,这种气质不再有。袁和平说:“只是重复上一集,就没有意义了。我想尝试一种全新的功夫表现手法。”如果说,李安眼中的武侠重在“侠”,更加内敛、含蓄,袁和平则重在“武”,他所重视的侠气也是道义、尊师、义气。更直白一点说,李安擅长描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多着墨于文戏,而袁和平的兴趣在于“刀刀见血”的武打场面,更擅长把握“武戏”。毕竟,袁和平本身是武术指导出身,这方面更在行。

当然,袁和平也在努力保持李安版的东方风韵,但非常困难。他在采访中透露,最初他看到第一版剧本时曾觉得非常糟糕:“不是不好,而是整个故事内核都西方化了,美国人直接把中国武侠片理解成了西部牛仔片。”袁和平一直惴惴不安,直到他在新西兰取景时再度遇到李安。“不用担心,只要用心。”李安的一句话,让他终于放下心里的石头。

袁和平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大家能不能放得下,就要去看电影才知道了。所以,赶快报名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