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英国为何选择了香港岛)

1840年鸦片战争,大清战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被割让。香港在当时基本属于一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为何当初英国人要占这样一个地方?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英国为何选择了香港岛)(1)

很显然,英国人最开始并不想占领这样一个地方,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向海军上校义律传达的内阁意见是:要永久占领中国的舟山群岛的一个岛屿或厦门城作为远征军的一个集结点或军事行动根据地,而且以后构建为英国贸易机构的牢固基地。

鸦片战争之初,英军只是封锁了珠江口,并没有占领其中某个地方的意思,1840年7月,英军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并以惊人的速度抵达天津大沽口外,这让原本态度强硬的道光帝大吃一惊,8月,道光皇帝答应允许通商并惩办林则徐,以此为条件让英军南下广州,并委任直隶总督琦善为代表前往广州谈判。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英国为何选择了香港岛)(2)

英军想要舟山,首先,舟山距离北京只有半个月的路程,英军要占领这个地方,皇帝怎么无法同意的。第二,从占领舟山到1841年2月,英军染病人数约为700人,死亡600人,这是战死人数的5倍,英军很明显不太适应这个地方的环境。第三,英军来到舟山之后,发现这里遍布暗礁,大型船只无法航行,这里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合作为港口。最后,英国的意图仅仅是通过武力迫使清朝以平等国通商,再通过商业获取更大的利益。

义律选择南下,发现琦善一直虚与委蛇,谈判没有实际进展,义律失去耐心后在1841年1月攻占了虎门炮台,琦善被逼无奈与义律拟定《穿鼻草约》以让英军从虎门退军,条约的第一条便是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还有战争赔款以及开放广州等条款,对于这样的条款,琦善既不敢签字也不敢盖印,义律在第二天占领了香港岛。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英国为何选择了香港岛)(3)

这个结果让巴麦尊勃然大怒,获得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一栋房子的荒岛对于英国没有任何好处,于是义律被替换,璞鼎查接任行使在华职权,璞鼎查刚上任态度强硬,8月,英军再次北上攻占定海(今舟山),10月攻占镇海(今属宁波),到1842年8月,兵临江宁(今南京)城下。

这边的道光皇帝听说琦善和义律拟定《穿鼻草约》也大为光火,当即革了琦善的职,与英军开战,可惜,大清与英国的军力差距实在太大,如前所述,英军攻城略地直逼南京城下,虽然这期间涌现了很多爱国的将领但也于事无补,1842年8月,钦差大臣耆英与璞鼎查签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香港从法理上被割让给英国。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英国为何选择了香港岛)(4)

回到主题,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对长三角一带的战略目标,那璞鼎查为何还要选择香港?很显然,当璞鼎查来到江浙一带之后发现了义律的选择是正确的。与香港比起来,舟山附近暗礁多、人口多、淡水少、补给长。暗礁多,则无法停泊大型船只,无法建造大型港口;人口多,初来乍到的英国人很不友好,容易加深两地间的矛盾;淡水少、补给长,也让英国的定居成本增加很多。

相反,香港的水深、有丰富的淡水,地域大小和人口状况都非常适合当前英军的需要,更何况,香港离中国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广州非常近,这里可以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根据地。而对于大清国来说,割让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给远道而来的蛮夷作为一个休整驻足之处,而这个小岛又在远离北京的珠江口,也给足了乐善好施的天朝上国的面子。这样看来,香港岛的确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