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将郭子仪 名将郭子仪后裔

千古名将郭子仪 名将郭子仪后裔(1)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小文。

这郭子仪是从武科场上走出来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其充当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的保护神、擎天柱,史称“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最难得的是,郭子仪的一生,不但“富贵寿考”四字俱全,死后在唐、宋、明、清等朝都得配享历代帝王庙,真个是:生前福厚,身后尊荣。

而经郭子仪提拔的部下幕府,有六十多人位居将相,其八子七婿,皆贵显于当代。

典故“满床笏”说的就是郭子仪晚年作寿时,家中子弟个个都是朝廷里的高官,带来的笏板堆了满床头。

但是,世事浮沉,三十河东,四十河西。

千古名将郭子仪 名将郭子仪后裔(2)

郭氏一门在有唐一代风光无比,家族中英雄人物辈出。到了五代,郭氏声望渐低,后唐名将郭崇韬虽非郭子仪之后,征蜀路过郭子仪墓,仍不顾时人讥为攀龙附凤,跪拜哭祭。

靖康之难以后,随着金兵的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南下,许多中原望族纷纷南迁,这也包括了以华阴郭子仪为始祖的汾阳(今山西省静乐一带)望族。

汾阳郭姓后裔郭嵩入闽后成为福建郭姓始祖,但也有一部分留居在北方的。

这里要说的是郭子仪在华州郑县(故治即今陕西华县)后裔的一支分支。

这个分支生活在金国的统治下,成了金国人。

金朝末年,这个分支出了一位猛人,名叫郭宝玉。

千古名将郭子仪 名将郭子仪后裔(3)

郭宝玉通权谋、精兵法,善骑射,深得金朝统治者的学识,被封为“汾阳郡公”兼猛安(金初期女真族军队组织名称),领兵驻扎于定州(今河北定县)。

公元1211年,蒙古汗国太师木华黎率军南下。

郭宝玉审时度势,认为金国已经在走下坡路,蒙古却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前途不可限量,于是率部投降了蒙古军。

木华黎知其有将材,引见于成吉思汗。

面对成吉思汗,郭宝玉侃侃而谈,提出了先取西南,联宋灭金,再攻取辽东,绝金后路,从而席卷天下的策略。

千古名将郭子仪 名将郭子仪后裔(4)

成吉思汗接纳了他的意见,授其抄马都镇抚之职,安排其跟随木华黎领兵南下,取永清,破高州(故治今内蒙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降龙山(在今大凌河上游),攻占今辽西地区。

这一系列军事行动顺风顺水。

紧接着,蒙军又从锦州入山海关,经过燕南,攻占了太原、临汾一带。

……

可以说,郭宝玉的策略为蒙古人攻灭中国作了历史性的贡献。

后来,郭宝玉还随成吉思汗西征,打击西辽残余力量,攻占花刺子模国。

千古名将郭子仪 名将郭子仪后裔(5)

公元1224年,蒙古平定了花刺子模全境(东至印度河,西南至底格里斯河下游),郭宝玉因功升任为断事官(蒙古汗国管理政务的官职),却在东还途中病卒于贺兰山军营。

郭宝玉长子名叫郭德海,也是个将材,曾打败宋将彭义斌,可惜在对金作战中重伤战死。

但郭德海的儿子郭侃更加生猛,自幼学习武艺与兵法,深为丞相史天泽所器重。

郭侃20岁即被封为百户,随大军伐金,屡立战功。

不过,郭侃的人生精彩主要表现在西征过程中。

公元1253年,郭侃跟随旭烈兀西征。

千古名将郭子仪 名将郭子仪后裔(6)

这次西征的第一站是木乃兮(也译作“木剌夷”,即著名暗杀组织“阿萨辛派”的基地所在)。

郭侃表现神勇,“破其兵五万,下一百二十八城,斩其将忽都答而兀朱算滩”,紧接着,围攻乞都卜,迫降敌军。

西亚名城巴格达当时是黑衣大食的都城,“侃兵至,又破其兵七万,屠西城,破其东城,东城殿宇,皆构以沉檀木,举火焚之,香闻百里。”

郭侃率军进入“天方”(现沙特境内)后,更把攻城拔寨的把戏演绎得淋漓尽致,其连破一百八十五座城池,天方人惊惧之余,跪称郭侃为“东天将军,神人也”。

郭侃率军渡海,在地中海地区攻下了十字军骑士团占据的塞浦路斯等地,长驱直入小亚细亚半岛,“得城一百二十”。

西征大军所向披靡,正在考虑是北上进入欧洲,还是南下进入埃及之时,在东方战场上狂攻南宋合州(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城的蒙哥汗暴毙了。

千古名将郭子仪 名将郭子仪后裔(7)

由此,郭侃返回了中原地区,在忽必烈手下为将。

南宋灭亡后,郭侃知宁海州,在寂然无声中病故。

按理说,郭侃曾饮马地中海,大破十字军,威名传遍印度、沙特阿拉伯、伊朗、叙利亚、埃及等地,共攻下城池七百多座,被称“西域的神人”,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足以标榜史册的大角色。但是,他的名声远不及远祖郭子仪的百分之一,个中原因,不言而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