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伐的真实故事,东晋以来的多次北伐
古代中国,自周代以后,国家统一、分裂,变幻不定,恰如《三国演义》所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当国家分裂时,如春秋战国时500余年间,诸国林立争霸兼并混战;秦汉之际的楚汉相争、两汉之际的群雄割据、魏蜀吴三国鼎峙、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分裂及对峙、宋与契丹(辽)、金、蒙古(元)的对峙、南明与满清的南北对峙等,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族政权的统治者,多有混一华夏寰宇的雄心抱负者;很多统一大业、策略,也绝非纸上谈兵、夸夸空谈,而是付诸实施,因而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闻名中外、老幼皆知的经典战役,如曹操与刘备和孙权联盟之间爆发的赤壁之战、东晋桓温发动的多次北伐、前秦与东晋之间爆发的淝水之战、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发动的“元嘉北伐”等等,不胜枚举。
在东晋南北朝272年间,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有一次战役,即自萧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十月起,至大通三年(后萧衍改年号为“中大通元年”,529年)闰六月之间的梁将陈庆之北伐之战。就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战损比、战果等方面而言,其它诸战役,颇似远远逊色于此役。在近十个月的时间内,陈庆之率7000梁军将士,从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起兵北伐。梁军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横扫魏军。
据史书记载,陈庆之军自大通二年(528年)十月起兵,至大通三年(529年)五月攻占北魏首都洛阳,在八个月时间内,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消灭、击溃围追堵截的北魏军,合计近百万之众。
这一煌煌战绩,别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综观古今中外战史,虽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亦可谓凤毛麟角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煌煌战绩,近年来,颇有人认为,此战役系当事人或后人的渲染、虚构!那么,这次战役究竟是实有其事呢?还是当事人及后人的渲染、虚构?如果确有此役,其中又有多少“水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答一下上述两个问题。
一、“大通北伐”之役前的陈庆之
电视剧《琅琊榜》梅长苏剧照,据说其原型之一即陈庆之
从某种意义上说,若非“大通北伐”之役,陈庆之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跻身于古今名将行列中去的。因为,就象梁武帝评价他时说:“本非将种,又非豪家。”唐代史官姚思廉给他撰传时,也说他“射不穿札,马非所便”,也就是说,陈庆之不擅长骑马,射箭技术更是差劲,连武士们身上穿的铠甲的叶片(札,也有人说札是古人写字用的薄木片)都射不透!因此,某动漫将陈庆之塑造成一个武功盖世,类似于酣战长坂坡的赵子龙类型的儒雅骁将,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既无将门遗传基因,又没有骁勇武功,那么,一代名将陈庆之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动漫中的陈庆之形象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他出身于“寒门”(社会下层),年少时,充当萧衍的随从。陈庆之之所以能从一个默默无闻、泯然众人的普通侍从,逐渐得到萧衍的赏识和器重,主要原因在于,他精力旺盛,能够做到随叫随到。萧衍嗜好下棋,每次下棋,总是通宵达旦,不寐不息。其他随从们都又困又累,睡着了,惟陈庆之陪着萧衍,自宵达旦,闻呼即至。缘此得到萧衍器重,逐渐脱颖而出。
萧衍剧照
502年,专擅朝政的萧衍采取“禅让”方式,夺取皇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梁,史称萧梁。年仅18岁的陈庆之先是被萧衍任命为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名),后又拜为奉朝请(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官员的一项优待称号。非职官名。南齐时,加“奉朝请”称号的官员,一度达到600余人)。尽管这一期间,陈庆之散尽钱财,结交豪俊,常思为国效力。但若非有特殊机缘,他恐怕只能终老于文山牍海中了。
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正月,萧衍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竟然决定让不娴武事,且已经41岁的陈庆之转任武职。此时,北魏朝廷派系林立,争权倾轧,内讧不已。已经72岁高龄的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也“不甘寂寞”,决定“凑凑热闹”。他趁机于正月十五日,在彭城称帝,国号为“宋”。
北魏朝廷虽内讧不已,却也不愿容忍元法僧背叛朝廷,“另立门户”。于是诏令安乐王元鉴率大军杀奔徐州,讨伐叛逆。
元法僧虽密谋叛魏已久,但彭城守备,却是稀松平常。他听说元鉴率大军来讨逆后,惊慌失措。经过思虑,他决定以徐州所辖7郡、24县,投降萧梁。
好大喜功、正在整日整夜谋划如何扩张版图的萧衍闻知此讯息后,如天降馅饼,喜出望外。他一面派心腹朱异出使徐州,安抚元法僧等;一面派早先归降萧梁的北魏宗室元略为大都督,率武威将军陈庆之等部,前去援应元法僧。这是后来令北魏军闻风丧胆的“白袍将军”陈庆之的首次“战争秀”。不过,陈庆之的首次“战争秀”,却不甚理想。
元鉴率大军逼近彭城后,与元略所率增援的梁军接战。激烈厮杀一番后,梁军大败。元法僧也仅率10余骑,逃回彭城。元鉴得胜后,骄傲轻敌,疏于防范。元法僧趁机偷袭,元鉴军大败,元鉴单身一人逃脱。陈庆之在此次先败后胜的战役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后世史官语焉不详,可以推测,陈庆之“战神”属性,此时还没充分展现出来。
回军后,陈庆之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元法僧虽得胜,但也不敢再居住在梁、魏交界的彭城,于是请求萧衍,允许他带着家人,搬到江南。陈庆之则奉萧衍诏,率军2000,护送萧衍的儿子(一说是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的遗腹子)豫章王萧综(字世谦,后改名萧赞/缵,字德文)入镇徐州。
五月,北魏朝廷又派安丰王元延明等率军2万,继续围攻彭城。元延明先遣部将丘大千率军修筑堡垒,以切断梁军的进攻路线。陈庆之挥军逼近北魏军所修堡垒,擂鼓一通,梁军便击破了北魏军的营垒。
正当梁军将士上下摩拳擦掌,乘胜进击时,六月,萧综乘夜离开梁军营地,投降北魏。这一消息迅速在梁军中传播开来。梁军将士军心涣散,溃散逃窜。魏军夺占彭城,乘胜追击。梁军损失惨重。只有陈庆之利用夜色的掩护,巧妙避开魏军,率所部生还。“战神”高超的军士指挥能力,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于此始露端倪。
在此后普通七年(526年)的寿春之役、大通元年(527年)的涡阳(今安徽蒙城)之役中,陈庆之皆有不俗的表现,战争指挥技术日渐完善。真正让陈庆之得封“战神”,跻身名将行列,创造古今中外战史上奇迹的,则是即将爆发的“大通北伐”之役。
二、陈庆之“封神”之作:大通北伐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北魏因爆发六镇起义,宫廷内各派系又因争权夺利而内乱频频。契胡族(或为鲜卑化的羯族人)酋长出生的尔朱荣制造了“河阴之变”,将北魏自丞相元雍以下2000余名鲜卑王公贵族,或汉族若干世家大族,及部分中下层官吏,诛杀殆尽。侥幸残存的北魏王公贵族官僚们人人自危,到处寻找逃死之道。
尔朱荣
北海王元颢逃至江南,投降萧梁。他向萧衍细陈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内斗的状态,建议萧梁趁机北伐,可获重利。作为交换条件,他请求萧衍支持自己称帝。
萧衍虽热衷于北伐,扩张疆土,以清史留名,流芳百世;扶持傀儡元颢,确实也有利于争取部分北魏王公贵族官僚的归附;但多次与北魏争锋惨败的教训,又迫使萧衍不得不对北魏军、梁军的真实战斗力,进行审慎的评估。
经过慎重考虑,萧衍虽对北伐前景不看好,担心梁军若主力出击,如战胜,重大获利,自不待言;如战败,则精锐将丧失殆尽;甚至会重蹈刘宋元嘉北伐失败,北魏军乘胜反击,夺取淮北大部地区的覆辙。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心态支配下,萧衍封元颢为魏王,命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军护送元颢北归。不过,“吝啬”成性的萧衍,竟然只拨给他们7000名将士。这或许也是东晋立国以来,史上人数最少的北伐军了。
陈庆之大通北伐路线图
陈庆之率北伐梁军于大通二年(528年)十月从铚县出发,一路如入无人之地,迅速攻克了荥城,于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进围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魏将丘大千率众7万,修筑9城,抵御梁军。陈庆之军进攻,短短一天内,即攻占3城,歼敌众多,丘大千被迫率部投降。不久,北魏济阴王元晖业率2万羽林军来援,屯扎于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权东北)。陈庆之鉴于考城四面环水,易守难攻,遂命部下在水面上修筑堡垒,步步向前推进紧逼,最终攻陷考城。元晖业被俘,所部被歼。
梁军乘胜直趋大梁(今河南开封),途径之处,北魏军望风溃散、投降。五月,北魏孝庄帝派属下将士分头扼守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虎牢(今荥阳市西北汜水镇)等战略要地,拱卫京都洛阳。
北魏杨昱等率军7万,固守荥阳。梁军多次攻击,皆失利。不久,北魏上党王元天穆率30万援军陆续赶至,对梁军形成合围之势。梁军将士皆恐慌不安,不知所措。陈庆之不动声色,缓缓地解下马鞍,喂马吃草。然后,慷慨激昂地对众将士说:“我们一路屠城略地,杀魏人无数。魏军现在视我等为不共戴天的死敌,必将与我军死战。我军仅有7000人,城内外的敌军却有30多万。我军多为步兵,而敌军多为骑兵。在广袤的平原上,用弱少的步兵对抗庞大的骑兵,纯粹是自寻死路!所以,我等已无退路,必须死战,迅速夺占荥阳,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说完,陈庆之亲自擂鼓,发令攻城。
梁军将士双目充血,奋勇攀爬。陈庆之只击了一通鼓,梁军便全部登上城墙。经过激烈厮杀,梁军迅即攻占荣阳。然后,梁军背城而战,击溃元天穆部。元天穆等仅率少数随从,落荒而逃。北魏虎牢守军也闻风而逃。梁军趁势夺占虎牢。至此,洛阳外围的险峻要地,均被梁军攻占。
北魏孝庄帝被迫率公卿大臣及洛阳守军撤离,逃至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元颢在梁军的护卫下,进入洛阳。没有随魏孝庄帝逃亡的临淮王元彧等,率百官迎元颢入宫。元颢下诏,改元,大赦,封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自出师北伐,至不战而取洛阳,陈庆之指挥7000梁军,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威震敌域。陈庆之和部下因皆穿白袍,所向无敌,故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不久,北魏上党王元天穆又纠合四万,攻占大梁,企图截断梁军后路。陈庆之闻报后,率军突袭,措不及手的魏军纷纷投降。元天穆仅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梁军陆续收复大梁、梁国。
北魏天柱将军尔朱荣随同魏孝庄帝,纠集数十万大军,挥师围攻洛阳。元颢、陈庆之率部固守洛阳65天,多次与魏军鏖战。终因寡不敌众,元颢逃窜时被擒,洛阳失陷。陈庆之只好率所部向南撤退,试图返回梁朝境内。尔朱荣亲率大军,紧追不舍。陈庆之部在蒿高过河时,突遇山洪爆发。众多正在渡河的梁军将士被滔天巨浪吞没,陈庆之幸免于难。他只好剃去头发,穿上僧袍,化妆成僧人,多次侥幸躲过尔朱荣大军的搜捕,辗转逃回萧梁。至此,“大通北伐”以失败告终。
文史君说孤身逃回萧梁的陈庆之,因“大通北伐”的赫赫战绩,不仅没有因最终战败被惩处,反而继续得到梁武帝的信任和重用。在大同五年(539年)十月去世前,陈庆之虽然多次率军,与北魏、东魏军交战,多次获捷,但再没能“复制”大通北伐时那般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近似奇幻、神话般的神奇战绩。大同五年十月,陈庆之去世,享年56岁。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史书记载的陈庆之指挥的大通北伐,战绩大多为虚构。大通北伐本身也是虚构的神话。他们的依据是:首先,史书作者夸大了北魏的巨大战争动员能力,内讧不已的北魏朝廷,竟能在短短数月间,前后陆续动员近百万大军对抗陈庆之军,这与其时已逐渐分崩离析的北魏捉襟见肘的兵力、后勤补给能力,严重不符;其次,陈庆之军大小47战,战损竟可忽略不计!至攻占洛阳及撤离时,始终保持出兵时的7000人规模。梁军孤悬北魏,兵员补充未必可能。难道梁军都是打不死的小强?还是会死而复生?再说,如果陈庆之真的象史书记载的这么厉害,率7000人就能纵横天下。那么,梁武帝为何不给他7万人,或者更多?如此,陈庆之不就可以混一华夏寰宇吗?所以,史书所载,不合常识、常理,应是虚构的神话。
其实,上述前两种怀疑,都有其准确、合理之处。无论是北魏的史官,还是萧梁的史官,自然都会极力夸大自己或敌方的兵力或强大。唯有如此,才能凸显己方的强悍,和敌方的不堪。至于身处交战前线的双方指挥官,虚报敌方兵力和己方战绩,进而捞取金钱、官爵,这也是“老兵油子”们惯用的伎俩了。陈庆之所率7000白袍梁军,自然都是人,怎么会或打不死,或死而复生呢?交战时的战损,非交战时的如疾病、迷路等原因导致的非战斗性减员,都在所难免。史书之所以没记载陈庆之部减员问题,应是史官有意忽视所致。
当然,这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陈庆之部自北伐开始,虽与魏军多次交战,但战损可能真的不多!否则,若双方交战真出现“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结果,陈庆之或史官,是无论如何都掩饰不过去的。这自然有一极关键的原因:北魏军战斗力极其低下,甚至多次望风奔北。包括北魏首都洛阳,都是梁军兵不血刃占取的。所以,梁军自出师北伐至占取洛阳,这期间很多“神奇”战绩,估计大都是如此取得的,战损自然低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了。
至于曾经纵横北方的北魏军为何此时如此“怂包”,这或许与北魏军承平日久,军备松弛;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内讧不断,派系林立,战时互相掣肘、拆台,坐观成败、落井下石;北魏主政者尔朱荣此时正集中兵力,全力围剿北方大患葛荣起义军,无暇顾及北伐的梁军等因素,密切相关。直到尔朱荣集中兵力,消灭了葛荣部后,返师给予梁军雷霆一击。“百战百胜”的白袍“小强”们终于原形毕露,可谓一击即溃。仓皇逃窜之际,竟莫名其妙地被洪水吞噬殆尽!估计陈庆之也会象楚霸王那样仰天长叹:“此非战之罪也,天亡我也!”
参考文献1.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3.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4. 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5. 陈尔余:《一代名将—南北朝梁朝陈庆之》,《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