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特赦1959片段(陈赓麾下得力战将)
文/苏振兰
陈康、陈赓一字之差,而这两个相差的字,字形又极其相似,或许是陈康将军与大将陈赓有缘。自从抗日战场共事,直到解放战争胜利,陈康一直是陈赓部下,并从副团长成长为副军长,军中送他雅号“陈赓司令员的拳头”;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头:“赤色中国的丛林战专家。”
一、从农家子弟到红军团长陈康,原名陈五和,1910年3月9日出生于湖北广济县(今武穴市)郑公塔镇闸口村,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五。
陈康幼年家境贫寒,7岁就当起了放牛娃。1927年8月初,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共湖北省委派人深入鄂东蕲春、黄梅、广济一带组织暴动,建立赤色武装,陈康报名参加本村赤卫队,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武装(白军),正式开始军旅生涯,三年间从村赤卫队员成长为县游击队员。
1930年7月中旬,红3军团第8军第4纵队转战蕲春、黄梅、广济地区,陈康报名加入第4纵队,成为红军队伍一员。7、8月间,第4纵队连战牌子山、新开铺、邓家湾、雷家嘴、广济城,陈康每役必与,胆气日豪。10月中旬,红8军第4、第5纵队合编,成立红15军,蔡申熙担任军长,下辖红1团(原4纵队)、红3团(原5纵队)。红15军成立伊始,奔袭漕河,围攻黄梅,佯攻张家滂,强取太湖城,一时声势浩大。作为红1团老兵,陈康披坚执锐,敢打敢冲。
1931年1月中旬,红15军、红1军会师商城长竹园,合编为红4军,下辖红10师(原15军)、红11师(原1军),陈康升任红10师第29团第3营第7连班长。同时,经过严峻考验,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班长,乃兵头将尾,陈康深知责任重大,每战冲锋在前。在红4军著名战斗强攻磨角楼、出击李家寨、奔袭双桥镇中,陈康打出了“不怕死班长”美誉。
1931年7月,历经一年战火考验,陈康升任第7连排长,真正成长为红军干部。同年10月下旬,红25军成立于皖西六安,暂辖红73师,陈康调任该师第219团排长。11月初,红四方面军成立,徐向前担任总指挥,随即发起四大进攻战役。作为一排之长,陈康相继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组织的商潢、苏家埠、潢光三大战役,又打出了“不怕死排长”美誉。
1932年10月下旬,由于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被迫战略转移——西征。红四方面军闯关中,翻秦岭,入川北,陈康带领本排斗志昂扬。当年底,红军刚入川北,他升任红73师第218团第3营第9连指导员。
◆陈康
1933年3月~6月,陈康指挥本连参加反击四川白军“三路围攻”作战,战时政治工作生动有力,深得上级认可。7月,红四方面军扩编,红73师扩编为红31军,他升任该军第92师第274团第2营教导员。
1934年8月中旬,反击四川白军“六路围攻”决胜阶段,陈康受命率领第2营作为突击队,利用暗夜,穿山越涧,攀藤附葛,出其不意,将敌周绍武旅部围歼于山庙之内,占领了青龙观要隘,为第274团歼敌1000余人,打破川军“六路围攻”立下殊功。战后,第274团夜袭青龙观列为头功,荣获“夜袭常胜军”称号,陈康在夜袭中军事素质过人,由2营教导员改任营长。
1935年3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决定西渡嘉陵江,策应红一方面军作战。4月初,红四方面军西进部队碰到拦路虎——剑门关,该关南距四川剑阁县25公里,控扼川陕公路,向为古蜀道要隘。面对险隘,在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直接指挥下,陈康带领第2营勇猛拼杀,一度与敌展开白刃交锋,终于一举夺占剑门关,为夺取战役全胜作出重要贡献,还扫清了红四、红一方面军懋功会师的障碍。同年8月,陈康升任第274团副团长,立即带队观察岷江沿江地形,以便组织部队抢渡,不幸突中冷枪,一颗子弹正中心脏!他虽然大难不死,但受当时医疗条件限制,这颗弹头伴他终身。这一时期,红四方面军受到张国焘错误路线干扰,先是勉强北上,继而悍然南下,广大指战员苦不堪言,时任红9军第25师第75团副团长的陈康同样苦闷不已。
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首长选调陈康进入方面军红军大学第一期高级指挥科学习。由于校长刘伯承治学严谨,陈康边打仗、边行军、边学习,认真钻研战略战术、党的建设等课程,军政素质大为提高。三个月后,陈康毕业返回部队,调任红31军第91师第276团团长。
1936年7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张国焘承认南下失利,红四方面军再次北上;10月,红四、红一方面军再次会师于甘肃会宁,方面军重归正确路线,陈康成功汇入抗日洪流。
纵观陈康红军岁月,他亲历了从红15军到红4军,再到红四方面军这一发展壮大征程,可谓是红四方面军历史的见证者与实践者。
二、从抗大学员到前线团长1937年7月上旬,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下旬,红31军编入八路军第129师;9月下旬,第129师北上抗日,陈康选调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
陈康虽然羡慕战友们上阵杀敌,但也深知文化水平不高,因而学习劲头十足。1938年4月,抗大毕业之后,他奉命南下新四军工作,历任竹沟补充营营长、军部政治训练队队长。次年1月,由于希望回到老部队工作,他北调八路军第129师随营学校工作,担任军事主任教员兼学员队副队长。为了给第129师源源不断输送连排干部,他默默工作了近两年。1939年年终评比,他所负责的学员队竟然获得六项第一:行政管理、投弹、射击、队列、爬山、军事体育!当时,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有言:陈康同志早年没有上过学堂,在革命队伍中只上了两次红大,还都是短期的,能有这样的成就,靠的是什么?是事业心!
1940年10月,由于军政素质过硬,陈康调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旅长陈赓,时辖第772团、第16、第17、第18团,并兼太岳军区)第17团副团长,成为名将陈赓的部下。次年5月下旬,他奉命指挥第17团一部,护送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太岳军区党校学员、八路军摩托学校学员,以及日本反战同盟成员,西去山西汾河桥,交与晋绥军区接手,继续护送前往延安。29日11时30分,在山西交城县都沟村以西山地,第17团执行护送任务部队与日军300余人不期而遇,陈康临危不惧,指挥所部灵活反击,毙伤日军达110余人,还俘虏11人,得到陈赓多次表扬!
1941年10月,陈康积功升任第17团团长。次年2月,日军纠集7000兵力“扫荡”太岳抗日根据地,野蛮实行“三光政策”,根据地军民义愤填膺。为严惩日军暴行,陈康组织夜袭组、伏击组,在地方武装和游击队配合下,大胆和日军斗智斗勇。此外,他还组织游击队破路炸桥,夜袭敌人据点,“敌进我进”之法使日军头痛不已!
1942年5月,陈康调任第386旅第772团团长。第386旅初建时,下辖仅有第771团、第772团,所以第772团是该旅老底子之一,乃绝对的主力团,号称“陈赓司令员的拳头”。陈康能够担任该团团长,足见陈赓对陈康的信任与欣赏。陈康上任当月,日军又纠集7000兵力,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夏季“扫荡”,他和团政委廖冠贤指挥部队跳到外线,积极破坏临屯公路,大胆向日军来路攻去,以“围魏救赵”之法,迫使日军回师自救,为粉碎敌夏季“扫荡”立下头功。
1943年10月,日军纠集20000兵力,先由北向南,再由南向北,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秋季“扫荡”。根据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命令,陈康、廖冠贤指挥第772团重施妙计:主力跳到外线,反复破击白晋铁路,袭击沿线三家店、马村据点,又以“围魏救赵”之法,迫使日军回师自救,又为粉碎敌冬季“扫荡”立下头功。与此同时,他们组织群众空室清野,锄奸防谍,开展阵地战、麻雀战、冷枪战、伏击战,在一个多月内,歼灭日伪军3500余人。
在两次反“扫荡”中,陈康指挥第772团都立下头功,所以战友们都调侃:“说772团是‘陈赓司令员的拳头’,固然不假;说陈康是‘陈赓司令员的拳头’,同样贴切!”
1944年6月初~8月底,陈康指挥第772团和兄弟部队一起,对济源、垣曲地区日伪军发起攻势作战,歼灭日伪军2100余人,攻克据点28个,缴获长枪短枪983枝、轻重机枪25挺,切实控制了黄村一带黄河渡口,方便抗日军民进退周旋。
1945年3月,根据陈赓提名,陈康升任太岳军区四分区代司令员。4月初~5月初,他指挥四分区部队与二分区部队协同,发起第二次豫北反攻战役,一举歼灭日伪军4500余人,使日伪军只能困守济源、沁县、孟县三城,城外地区全部成为解放区。8月间,他指挥四分区发起大反攻,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从挥戈上党到解放南昌1945年8月中旬,抗日战争刚刚胜利,全面内战阴云密布。这时,为营造内战有利态势,蒋介石竟然下令窜犯晋冀鲁豫军区腹地上党地区。在太岳军队司令员陈赓指挥下,陈康带领四分区部队参加上党战役:克长子,围长治,歼援军,仗仗争先。
1945年10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4个纵队,太岳军区部队成立第4纵队,陈赓担任司令员,谢富治担任政治委员,陈康担任该纵第13旅旅长。
1946年6月,国共全面内战爆发,陈康率领本旅参加闻(喜)夏(县)战役、洪(洞)赵(城)战役,分别重创胡宗南、阎锡山部。1947年4月初,陈赓指挥第4纵队发起晋南攻势,陈康指挥第13旅与友邻第23旅包围了曲沃县城。曲沃,乃山西著名坚城,时为国民党山西省第五专署、保安司令部驻地,“城高壕深,城内有明、暗、大、小碉堡950多个。守军为阎锡山战斗力较强的保安第9团和曲沃县保警大队共3000余人,还有从晋南逃来的13个县政府人员和一批逃亡地痞、恶霸。”显然,守军多为亡命之徒,攻城确实不易。4月10日18时,陈康知难而上,下令部队发起攻击。激战6小时,占领四关,转入登城准备。为减少伤亡,他下令部队进行近迫作业,将交通壕一直挖到城墙边沿。经过连番血拼,终于夺取北面城楼,后续部队鱼贯而入。守军惊慌之际,友邻第23旅又从东、南两门突入,曲沃得以解放,歼灭守军2500余人,晋南13个县反动分子也被一网打尽!
1947年7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陈赓、谢富治指挥第4纵队、第9纵队、第38军、太岳军区第22旅(简称陈谢兵团,共8万余人),强渡黄河,南下豫西,配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8月21日,在济源长泉渡口一间独立民房里,陈谢兵团召开了渡河作战会议,决定从两个地段发起强渡黄河作战,陈赓当面交待担负突击任务的周希汉(第10旅旅长)、陈康:“过河以后,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周、陈激动而坚定地回答:“只有胜利,没有失败!”
8月23日,陈康指挥第13旅在炮火支援下,采取偷渡与强渡相结合的手段,从长泉渡口横渡黄河,果断歼灭椿树坪、香头庙之敌,迅速抢占滩头据点,猛打猛冲击溃洛阳北援之敌,强袭新安县城,兵锋所向披靡。这样,就为这一路渡河部队提供了安全通道,顺利跨过黄河天险。
1947年11月,陈谢兵团刚刚进到南召、方城一带,国民党军第5兵团李铁军部7个旅气势汹汹扑来。兵团过河不久,立足未稳,大敌又来,形势不妙,陈赓决定:派一支部队伪装主力,迷惑李铁军部,引诱其南下尾追;抽一支部队分散发动群众,建立豫陕根据地;主力部队隐蔽待机,寻机出击平汉线。
陈赓把诱敌、误敌任务戏称为“豫西牵牛”,命令第13旅、第25旅执行,由陈康统一指挥,当面交待陈康:要想方设法把敌人主力牵进伏牛山区,为主力争取休整时间,为更大战役创造条件;同时,把“牛”拖瘦、拖垮,为将来杀“牛”准备好条件。
第13旅、第25旅加在一起,不到6000人,而李铁军部可是美械装备的30000大军,搞不好牵“牛”不成,反被“牛”顶伤!陈康深知此行任务艰巨,斗智多于斗力,开始琢磨诱敌之策。
离开南召之后,陈康命令第25旅奔袭石佛寺,亲率第13旅南下镇平。一路上,他指示部队大造声势,部队故意分成小群多路,浩浩荡荡展开,形成宽大正面向前推进,一时间大路小路似乎到处是解放军。部队宿营之时,他指示大垒灶台,大搞阵仗:连里修,排里修,班里也修——有的一个班就修上好几个。做饭的做饭,烧水的烧水,不做饭不烧水的,也燃起几堆火。霎时,宿营地里炊烟弥漫,灯火映天,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驻上几个排就热闹得不可开交。有的连队牵着骡子、马匹进出村子,绕道返回,再次、三次进出该村子,让村民惊讶不已。
很快,老乡们传开了:“老八路过来啦!数数那灶台,我们村少说也有大几千!”“我们村光骡子、马匹就过了半夜,那架势哪曾见过!”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李铁军哪能不知,“牛”终于被陈康牵来了!他急忙指挥部队转移,“以后,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第13旅在前面牵,李铁军部队在后面跟,停停走走,走走停停,相距远不过半天路,近不过三五里,有时甚至只是一河之隔。”
为了迷惑敌人空中侦察,陈康命令部队白天小跑行军,晚上宿营大量燃起篝火,这样白天看起来尘土飞扬,夜晚看起来火光冲天,都是大部队行动的迹象!
11月下旬,李铁军兵团跟踪追击,从内乡通向伏牛山深处的隘口赤眉镇深入山区。这时,陈谢兵团破击平汉铁路大胜,李铁军如梦方醒,掉头东援,陈康率部从牵“牛”转为追“牛”。在西平县祝王寨、金刚寺一带,李铁军兵团全部被歼,敌兵团参谋长李英才哀叹:“敝军这次失败,一半是打垮的,一半是拖垮的!”
1948年10月下旬,陈康指挥第13旅投入淮海战场,坚守南坪集,攻歼双堆集,激战连连。
1949年2月中旬,陈谢兵团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陈赓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康担任该兵团第13军副军长。4月下旬,他协助军长周希汉指挥部队作为兵团右纵队,从小孤山至八宝洲地段成功强渡长江,继而沿浙赣铁路南进,解放了对人民军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南昌。
四、从飞夺蒙自到戍守兰州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12月下旬,国民党政权不甘心失败,派陆军副总司令汤尧指挥第8、第26军退守云南开远、建水、蒙自一带,企图在滇南建立反共基地。为迅速解放云南,陈赓决定兵分北路、中路、南路,聚歼滇南敌军;第13军担任中路,从南宁出发,经百色、砚山直出蒙自,抢占蒙自机场,截断敌人空中逃路,而后协同南路、北路聚歼敌人。
作战会议上,周希汉、陈康和军政治委员刘有光一致认为,蒙自是滇南敌人进退的枢纽,敌军在城南建有飞机场,许多军用物资不断从台湾运来。对敌人来说,失去蒙自等于失去滇南,等于失去一块“反共复国”基地;对于我军来说,攻取蒙自等于掐断敌人粮道,等于滇南唾手可得。抢占蒙自机场全在一个“快”字,兵贵神速,出奇制胜,使敌人猝不及防!
会议决定,成立前线指挥部,由刘有光、陈康负责,带领精干的机关人员和侦察、通信分队,随第一梯队第37师行动,以便及时了解掌握情况,临机处置。
◆人民解放军野战军部队向滇南追歼敌军。
1950年1月1日,刘有光、陈康率领第37师从南宁出发。为了实现“快”,部队不带迫击炮、重机枪、骡马和大行李,轻装前进,蓄势远袭。刘有光、陈康与指战员一同徒步行军,山巅露营,河滩野宿。开始,他们一天走50公里至60公里,途中得知敌军正从蒙自空运家属,便改为日行75公里至90公里,14天疾进900公里。经过1000公里艰苦行军,刘有光、陈康率领部队于1月15日晚抵达蒙自机场,他们决定立即发起攻击。经6小时激战,成功占领蒙自机场。
蒙自机场失守,敌人惊慌失措,四散而逃,陈康判断:敌人已成惊弓之鸟,逃跑之路有两:一是经个旧、金平,南逃越南;二是经元江、思茅,西逃缅甸。因此,他和刘有光命令部队:迅速抢占个旧,切断敌人南逃之路,迫使敌人舍近求远,为我争取时间。1月17日下午,个旧解放,敌人不得已向元江方向西逃。这时,第13军第一梯队4个团尚未到齐,只有2个轻装团,人数各不到2000人,而敌人数倍于我,怎么办?陈康大胆决策:敌人人多心散,不堪一击;我军人少气盛,以一当十,给我追!他和刘有光带领前指人员赶往建水,命令第37师以团或营为单位,大胆分路穿插,中途不得恋战,不顾一切抢占元江桥东侧营盘山,封死敌人生路!事实证明,陈康下令猛追,实是上策:小部侥幸逃过元江之敌担心追兵,竟然不顾后续部队和什么陆军副总司令,急忙炸毁元江铁索桥,客观上帮了解放军大忙。至1月25日,滇南敌人大部覆没,汤尧被俘之后懊丧地说:“你们难道是‘飞’来的?我们估计,你们至少也得半个月后才能到!阁下不愧有陈赓将军的‘拳头’之誉!”
1952年9月,陈康升任第13军军长,同时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全面提升了军事、政治、文化水平。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评授军衔,陈康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次年7月,他升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一年之后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
1960年下半年,中国、缅甸边界联合委员会开始进行边界勘察、树立界桩工作。由于流窜缅甸的国民党军残部破坏,这一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双方勘界警卫专门小组协议,云南边防部队担负捕歼旧30号~60号界桩地段国民党军,获准必要时可以进入缅甸境内20公里范围内作战。中缅勘界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周恩来、陈毅、贺龙、聂荣臻直接过问。昆明军区高度重视,于1960年11月5日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前方指挥所,由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黎锡福、第13军副军长崔建功分任正、副指挥。由于兼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党委分工陈康领导此项工作。
◆1963年,陈毅(左三)、秦基伟(左四)、阎红彦(左二)、黄镇(左五)、陈康(右三)、刘明辉(右二)在昆明机场。
到1961年2月,经过两次勘界警卫作战,云南省军区、第13军部队捣毁了国民党军经营了10多年的老巢,协助缅甸军队解放了拥有30多万人口、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保证了中缅联合勘界工作的顺利进行。
1962年3月,中南半岛形势紧张,为解决热带山岳丛林地区作战问题,昆明军区党委责成陈康带领经历过热带山岳丛林地区作战的团以上干部,在西双版纳地区举办第一期战术技术研究班,探讨在这一地区如何“走”和“打”的问题。研究班采取“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的方法,历时42天,行程900公里。经过开办这次研究班,初步掌握了无村庄、无道路、无向导情况下行军,总结了定方向、定地点、定时间的方法,学会了开山路、穿密林的本领,为各级干部培训作了一个示范,为昆明军区训练改革开了一个好头。
1963年4月,战争气氛日浓,陈康又组织昆明军区司令部和军、师首长及军兵种的团营领导干部371人,在西双版纳地区进行第二次热带山岳丛林地区行军作战集训,主要课题是如何提高步兵加强营在这一地区行军、渡江、夺点作战水平,集训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1964年8月,美国轰炸越南北方,侵越战争逐步升级。为了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陈康受命在西双版纳进行第三次热带山岳丛林地区作战研究,昆明军区军、师、团领导干部107人,专题研讨在这一地区如何打运动战的问题,并把技术战术研究上升到战役研究,使有关这一地区作战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军区部队相关作战能力与年俱增。
陈康三次主持西双版纳集训,自然引起美国军方情报部门重视,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搞到一些集训资料,阅后惊叹:“陈康将军无疑是赤色中国的丛林战专家。”
1966年5月,“文革”狂潮肆虐,陈康也受到冲击,由于毛泽东保护,他幸而没有被“打倒”。1977年12月,他调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协助司令员韩先楚分管战略、作战,虽老而弥坚,干劲不减当年。
1981年11月,陈康主动离休,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安度晚年。1988年7月,由于战功赫赫,他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5月23日,陈康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92岁。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