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1)

乳酸菌饮料出现的时间不短,也是含乳饮料中发展较快的一个品类。具体来看,乳酸菌饮料其实带有“健康光环”,而且在口味上也比较适合大众消费者,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起来。

在当下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之际,乳酸菌饮料市场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不少品牌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需求,也在推动乳酸菌饮料向健康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同时适应更多的消费场景。不过对于低温和常温乳酸菌饮料来说,未来可能发展重点还有些不同,需要品牌找到合适的突破方向。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2)

乳酸菌饮料热度增加

就市场上的乳酸菌饮料而言,大多数产品的宣传卖点在于“促进消化”“改善肠道微生态”等,这些是当下消费者比较关注的健康问题,可能也对乳酸菌饮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而且从当下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热度也在不断提升。一方面以乳酸菌饮料为主营业务的均瑶健康成功上市,另一方面市场上也陆续出现了很多新的乳酸菌饮料产品和品牌。

2020年8月,均瑶健康正式登陆上交所,被称为“乳酸菌饮料第一股”,上市首日公司股价上涨44.01%,市值达到83.16亿元。作为入行多年的老牌常温乳酸菌饮料企业,均瑶健康在配方、工艺和供应链等方面具备优势,有数据显示2021年均瑶健康旗下的乳酸菌饮品贡献收入比例达到了82.52%。

另外进入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品牌也有所增加,除了像均瑶健康、蒙牛、伊利、君乐宝等乳企之外,还有一些饮料企业的身影且不乏首次入局者。比如康师傅推出了“小酪多多”、元气森林推出了“SODA对策”、银鹭推出了“植悠活”等,都让乳酸菌饮料市场变得更加热闹。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3)

健康功能更突出

提起乳酸菌饮料尤其是常温乳酸菌饮料,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对其抱有低端印象。虽然好喝但是可能并不健康,而且常温乳酸菌饮料此前也常见于低线市场,中小品牌混杂于市场、产品品质也参差不齐,最终影响了消费者对于乳酸菌饮料的印象。

不过现在市场上的乳酸菌饮料可能正在改变这一印象,开始从健康、功能等方面进行改变,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促使更多人能够接受和选择乳酸菌饮料。

从健康方面来看,顺应饮料行业的“无糖”趋势,乳酸菌饮料也开始纷纷推出无糖产品。主要此前乳酸菌饮料还有被叫做“糖水”的情况,也反映了其含糖量较高。现在则是以代糖替代蔗糖、白砂糖的使用,0糖0脂也逐渐成为了乳酸菌饮料的卖点。

至于功能方面,一些乳酸菌饮料添加了特定的菌种来瞄准具体的功能,比如伊利每益添添加了丹麦进口的L.casei431菌种助力提升消化功能,蒙牛优益C添加了丹麦进口的LC37菌种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等。通过聚焦功能细分,也有助于品牌在众多同类产品中展现出不同。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4)

丰富消费场景

除了健康、功能上的变化之外,如今的乳酸菌饮料产品也开始拓展更多的消费场景,比如像餐后、解腻、助消化、休闲等,进一步丰富了乳酸菌饮料的适用范围,为选择乳酸菌饮料增加了更多的机会。

比如均瑶味动力青幽爽益生菌乳酸菌饮料,添加了中国发明专利菌株第三代卷曲乳杆菌CCFM1118,聚焦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适应肠胃不适、嗳气打嗝、反酸拉肚、口气难闻等场景。而味动力畅饮爽添加了国际发明专利菌株CCFM1107,聚焦宿醉场景如商务应酬、酒后头痛等。

还有像元气森林的“SODA对策”乳酸菌气泡饮料,乳酸菌 气泡增加了产品的吸引力。不仅在乳酸菌饮料的基础上能够带来更丰富的口感,而且相对来说更加日常化,适合办公、运动、聚餐等场景,同时也迎合了气泡风潮。

客观来看,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品牌较多、市场集中度较低,而且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了产品同质化现象。面对众多同类竞争者,从产品、场景上做出改变,可能也是加强新生代对品牌认知,帮助品牌从市场中突围的关键。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5)

乳酸菌饮料为什么受关注?

乳酸菌饮料起步较早,是含乳饮料中发展较快的品类之一。自2015年以来,国内乳酸菌饮料市场就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其中常温乳酸菌饮料的增长速度更快。说起来,乳酸菌饮料能够受到关注,与当下的需求可能有很大关系。

1、健康属性较为突出

根据乳酸菌饮料标准来看,是指以鲜乳、乳粉或辅以大豆等为原料,经嗜热链球菌或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发酵加工制成的具有相应风味的活性或非活性饮料。

在乳酸菌饮料出现时可能就更多地被作为了“牛奶平替”,因为原料中含有乳或乳制品,再加上现在宣传时常见的0糖0脂等卖点,也让乳酸菌饮料增添了许多“健康光环”,迎合了当下健康饮食发展的潮流。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6)

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零糖健康饮食市场研究报告》

2、功能化趋势明显

益普索Ipsos关注到饮料行业发展的四大趋势是情感化、环保化、健康化和功能化,功能化作为饮料行业发展的新风向,许多品牌已经在饮品中添加功能化属性,满足消费者多元的需求。

而在消费认知中,目前对于功能的认识可能还集中在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清理肠道等方面,这些功能其实在乳酸菌饮料中都有所体现,对于乳酸菌饮料的发展比较有帮助,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选择。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7)

益普索Ipsos《2021年饮料功能化趋势报告》

3、口味具备吸引力

在健康、功能等特点之外,口味可能也是吸引点之一,酸酸甜甜的味道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另外现在的一些乳酸菌饮料产品还增加了气泡,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的口感,也带来了新的产品体验。

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当消费者在搜索饮料产品时,关注的口味和口感越发多元化,其中口味/风味在考虑因素中占比高达57%,也就是说口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选择。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8)

CBNData消费大数据

4、市场规模仍具增长潜力

调查数据显示,2015-2019年,乳酸菌饮品保持了11.2%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到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364.8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达到492.4亿元的规模。

随着健康消费习惯不断养成,乳酸菌饮料市场显现出发展潜力,而且产品也在不断做出突破。一方面乳酸菌饮料开始向更符合消费需求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乳酸菌饮料开始以日常饮品的角色切入到不同的消费场景中。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9)

观研报告网

饮料乳酸菌素为什么先下降后上升(乳酸菌饮料跌跌撞撞)(10)

未来发展重点是什么?

在低温乳酸菌饮料的发展过程中,活菌数逐渐成为了比较受关注的问题。至于常温乳酸菌饮料,关注点可能就放在了消费体验上面。对于这两个品类来说,品牌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可能还需要找到不同的发展重点。

比如低温乳酸菌饮料,在近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中,虽然没有对乳酸菌饮料的活菌数做出新的规定,还是要求≥1×10⁶CFU/ml,但是需要在产品标签中标识乳酸菌含量。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之际,低温乳酸菌饮料可能要保证活菌且数量达到要求,才更符合对于功能的期待。

至于常温乳酸菌饮料,如果是以摄入乳酸菌为目的,效果与活菌型相比是差强人意的。不过常温乳酸菌饮料可以从契合健康需求、增加产品体验的角度出发,比如减糖、减脂、增加气泡、增加膳食纤维等,从另一个角度迎合需求。

实际上,无论是低温还是常温乳酸菌饮料,这些产品的存在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复杂、多样的消费需求,方便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由选择。

行业思考:在健康需求之下,乳酸菌饮料收获了一波新的关注。而且新乳酸菌饮料产品的出现,也在更好地满足当下的消费期待,其中比较明显就是健康化、功能化,并在此基础上适应更多的消费场景。未来乳酸菌饮料在发展时,可能还要找到不同的突围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