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岱比孙权大几岁(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

建安末年,是广义的三国时代中,最动荡的年代。

起点便是位在中国核心处的军阀,关羽的雄起。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震撼了全中国。间接影响了在汉中对决的曹操跟刘备。同时也让原本臣服于曹操之下的江东之地,看到了新的契机。

这一战,夺走了蜀之关羽,夺走了吴之吕蒙,夺走了魏之曹操。三个当代首屈一指的大将逝世,也宣示着旧时代的终结。

吕岱比孙权大几岁(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1)

由于各方势力变得越发强大,再也不是村长打架的等级,统兵的大将需求,也开始往「儒将」转变。蜀之诸葛亮,魏之司马懿,双方对垒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然而,最早崛起的,其实是吴之陆逊。作为江东本土派,陆逊并不如诸葛亮那样得到君主的信任。就像司马懿也花了很多时间,才真正成为魏国的扛把子。

面对陆逊的强大,孙权特别设置了一个在大将军之上,其实没有兵权的「上大将军」,让陆逊担任。东吴这个国家,总共只有三个人担任过上大将军。初代陆逊,末代老施(朱)绩。

两个都是神主牌性质。唯有中间的吕岱,才是孙权真正信赖的那个人。吕岱本是徐州广陵人,就跟所有的淮泗派一样,在徐州被曹操侵略的时候,选择南渡江东。

当孙策过世后,孙权广开幕府,招募名士,延聘世族。说白了,没点关系,你想成为孙仲谋的幕下之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吕岱这个人,却是毛遂自荐来着。

不知道为什么,孙权那是一见倾心,不但任用了这个默默无闻的吕岱,更命他出补吴郡郡丞。当时,吴郡可是孙权军的心脏。吴郡太守,则是唯一的异姓:朱治。

是这样的,孙权本人其实是会稽太守,这些是对大汉朝廷正统记录而言。私底下,要看孙策已经自号大司马,所以孙权才会开府。

首府的最高行政官是朱治没错,但老板仍然是孙权。所以关于吴郡诸县的府藏库存,囚犯刑徒的处置运补,基本上还是孙权要做最终决断。

吕岱比孙权大几岁(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2)

当官啊,尤其是君主大老板,大事才会把问题直接端到你面前来,让你跟百官,或小议事团讨论。像这种小事,都是有人先拟好简报跟处理草案,你只要批准或不准就好。朱治也是个老板,断案简报当然不是他在做的。

当时真正的负责人,就是吕岱。而吕岱做得极好,孙权只需要狂盖「准」就可以了。在吴郡南边的会稽底下,有个余姚县,不大,只需要县长不用县令。但这里保证是个肥缺。

最初,由朱治的养子朱然出任县长。后来朱然调升山阴县令,就由江东当地朱家的朱桓递补。朱桓也没有做很久,孙权就把他叫回来,给了他一个秘密任务。然后,吕岱就补上了。

吕岱的任务跟公子哥自然不同,孙权要他自己在当地招募士兵,做为部曲。建安八年,江东大乱,断断续续地延烧了几年。朱桓负责在山里招募士兵,一支万人部队杀了出来协助平乱。

吕岱比孙权大几岁(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3)

孙权也派了蒋钦带兵去支援吕岱,平定会稽贼。悄然无声地,吕岱的手中就有了自己的兵力。平乱后,吕岱升上了昭信中郎将。当时是周瑜吕范这种孙策生前的铁哥儿们才有的武将职。

但接下来,孙权军的大型战争,都没有征召吕岱上前线。吕岱,是孙权暗藏在会稽的一支直属秘密部队。突显出孙权的不安。

建安十六年,台面上,刘备做为江东联盟的一份子入蜀。台面下,孙权其实派出了吕岱。吕岱的目标不是刘璋的益州,而是张鲁的汉中。他们邀请张鲁到北边的汉兴郡一聚,意欲擒张鲁,夺汉中。

但被张鲁识破,吕岱等人孤立无援,只好退兵。退兵的时候,刘备已经轰轰烈烈地跟刘璋开打。

吕岱回到东吴报告,认为刘备军输多赢少,只怕很快就会在蜀中翻船。结果却是刘备夺下了益州。因着吕岱的报告,孙权军早就集结着准备要捡尾刀。当时吕蒙负责偷郡城,吕岱则统督十名将领攻略各地县城。

刘备军的官员,也非常有老大的风范。团结就是力量!四个县城的官员召集了兵马,抛下自己的领地,一同聚集在战略要地,抵抗东吴的侵略。

吕岱比孙权大几岁(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4)

吕岱反应也快,哥本来是要散打的,你们自己聚在一起,我倒省力。索性把十将兵马一围,刘备军的官员也只好举双手投降。

不过你知道,刘备军讲的就是一个义气。其中一个县长吴砀马上又跟关羽热线,拉了另外一个中郎将袁龙,随即一个华丽转身,又反出了。温馨提醒,诸葛亮当时也不过是个中郎将。

吕岱的兵力要同时对付县长加上中郎将,就玩不转了。不过你有关羽热线,难道我没有鲁肃私讯吗?

「鲁子敬大军不宜妄动,帮我对付吴砀就好……大家都是中郎将,看看是刘备军的厉害,还是我至尊无敌?」 完美安排,完美胜出。

鲁肃援军击破吴砀,不过吴砀逃了。吕岱则是顺利将袁龙擒杀。经此一役,孙权便任命吕岱为庐陵太守。

却说这个庐陵郡,本来是孙贲的弟弟,孙辅所领。我们知道,孙贲跟曹操互通,领了朝廷官职。这时正是赤壁决战,孙权也不敢对孙贲怎样。

不久孙贲就挂了,且他到底没有反叛行为,孙权也就让他儿子继位续掌豫章。反正有潘璋罩着。

但孙辅就没这么幸运了。孙权抓到了孙辅跟曹操私通的小辫子,派张昭去把孙辅给「处理」掉了。

孙辅被处理掉之前,他就被任命为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我现在还很难判断,这到底是大汉朝廷的任命,还是东吴至尊的令谕。毕竟就在同年,步隲领交州刺史下去征收领地了。

吕岱比孙权大几岁(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5)

这边是要告诉大家,庐陵太守本身是交州刺史预备军。但随着刘备跟关羽的反出,让孙权对于士燮跟步隲有些不放心起来。

建安这个年号结束后,孙权跟曹丕有了些摩擦。孙权军自然看得出来,曹丕在打什么算盘。同时,刘备那边也不时传出要为关羽报仇的风声……

于是,一次大调度出现了。刘备虽然还没有正式出兵,但政治作战已经展开。武陵、零陵、桂阳各地骚动不安。步隲遂回防荆州,扫荡荆南四郡。陆逊的部队继续维持前线守备,同时不断征召江东各地的部队增援。

吕岱则南下交州接步隲的棒。孙权对吕岱,只有一个吩咐:「出事,给我往死里打就对了。」 没错,荆南四郡都乱了,交州还能平静吗?

当时最主要就是桂阳跟南海的交界,以及相对靠近益州,现在叫做广西的地方特别纷乱。作为孙权的金牌杀手,吕岱一边杀,一边发金牌。一手大棒一手糖,很快地平定了交州内乱。

土皇帝士燮更是不甘示弱,又对益州发动了一波间谍战。交州的忠诚,不可质疑。

可你以为吕岱的任务仅仅是如此吗?上面说了,孙权对于士燮家族的霸权,已经有点不安了。吕岱经过这次东征西讨,也看出了该如何处理,遂上书孙权,趁着士燮过世,建议分割交州。

把靠近江东这边,切出一个广州来。广州地带,士家的势力是比较弱的。吕岱自己唱白脸,镇守广州,派了个戴良跟陈时去鱼肉交州。

士燮的儿子士徽就造反了。吕岱早有准备,大军昼伏夜出,渡海奇袭,突然就包围了士徽军。士徽吓得赶快投降,却不料孙权早有谕令:「往死里打就对了。」 吕岱将士徽兄弟斩首,自然激起了交州大将们拼死反抗的心理。

吕岱比孙权大几岁(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6)

可吕岱这个金牌杀手不是吹的,来一个破一个,来两个破一双。打败士徽的余党后,吕岱立刻上表,废除广州,交州重归一体,只抓叛贼,百姓无罪。

不只如此,吕岱进兵遣使越南,宣扬我大吴国威,官拜镇南将军番禺侯。是的,当吕岱轰轰烈烈地进行越南战争的同时,孙权已然称帝。

黄龙三年,吕岱凯旋调回长沙,跟潘濬一起进行为时两年的武陵蛮平讨战。

这里有个小小的八卦。还记得孙权的爱将潘璋,晚年因为服饰僭越被告吗?

在潘璋传里,孙权说将功抵罪不计较。但事实上,潘璋当时就被除了兵权,士卒尽归吕岱。隔年,潘璋才过世。接替了潘璋,吕岱正式成为孙权最信赖的将军,逢内乱,吕岱平。更在潘濬过世后,孙权要求吕岱跟陆逊一同镇守武昌。

孙权,从来没对陆逊这个人放心过。

但不久交州又遭逢内乱,吕岱自行上表请讨。想来,在吕岱的评价中,陆逊这个人完全是可以信赖的。可孙权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毕竟,陆逊对孙吴政权的威胁性,不仅仅在于他个人,更在于他背后整个江东世家,对孙权带来的压力。陆逊过世后,吕岱便成为了东吴第二任上大将军。并且跟诸葛恪一起接受孙权遗诏辅政。但依然是一个台面下的霸主。

吕岱比孙权大几岁(三国时期活得最久的名将)(7)

台面上,随着孙权辞世,诸葛恪跟孙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吕岱已经差不多九十岁了。他的口才不算好。政治斗争也非其所长。金牌老杀手,无力挽救孙氏政权的衰败。

太平元年九月十四日,杀害诸葛恪的权臣孙峻过世。

九月十六日,大司马吕岱离开人间。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孙峻是梦到诸葛恪来害他被吓死了。却不知道,孙峻之死,是不是金牌老杀手最后的作品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