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为啥没记载夏朝 夏朝为何称后
纵观历代最高统治者的尊称,商朝帝王“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周朝帝王尊称天子,秦朝始称皇帝,那么夏朝帝王为何称“后”?
我们都知道,封建王朝的“后”,一般指皇后,皇帝的妻子。在这样的语境下,再看夏朝帝王称为“夏后”,读起来怪怪的,因此这就不禁让人追溯夏朝称“后”的原因所在。
甲骨文出土后,揭开了蒙在商朝脸上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史书不太相同的商朝。虽说甲骨文中没有直言“夏政权”,让我们无法确定夏朝的情况,但其中的“后”字,其字形却有助于我们探索夏朝称“后”的原因。
谈论“后”之前,先解释一下“王”与“帝”。
甲骨文中的“王”,直接且凶狠,就是一把斧头的象形,意为掌握这把凶器者为王,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斧钺为权力象征,在上古考古中屡屡出现,早已人尽皆知,因此夏朝时想必已有掌握斧钺者为最高统治者的意思,但有没有“王”这个字,如今还不能确定。
甲骨文中的“帝”,本义不明,或是架木焚烧祭祀天帝,或是源于花儿,或是其他,但根据甲骨文卜辞,商代统治者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周代之后,“帝”被称为大德之人,直到秦始皇时,活着的至高统治者尊号中才有“帝”。
因此,夏朝统治者应该不会称王、也不会称帝。按照史书记载,夏朝统治者称后,那么“后”到底有何特殊含义呢?
如今的“后”,其实代表“后”与“後”(与前相对)两个字。后和繁体字“後”原是两个不同的字,由于汉字简化,于是就统一称之为“后”。
所谓“後”,左部双人旁代表行路、行走,右部上面是“幺”表示绳子,下面是“止”表示脚,因此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用绳子栓住了脚,走不快而表现落后,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意思。
“后”字古今字形没有什么变化,但与“後”字相比,两者所代表的含义大相径庭。“後”表示前后,而“后”似乎有发号施令之意,甲骨文中的后字见下图A。
甲骨文中的后字,由“人”与“口”组成,大概相当于一个人正在发号施令,与“司”字字形(见下图)恰好相反。
对于“司”与“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司,臣司事于外者,从反后。”即以“后”为君号令于内,而以“司”为臣执事于外,两者内外关联,所以用构形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两个字予以表达。
如果“后”与“司”一样,都是代表发号施令,那么夏朝称“后”的意思就明显了,即“夏后”代表夏朝发号施令者,命令别人办事的无疑是统治者。
不过,甲骨文中的“后”,并非发号施令,而是代表王后与养育之意,这无疑会改写传统认知。
首先,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
1939年,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两个儿子,为了祭祀他们的母亲而特意铸造。
起初,学者将之命名为“司母戊鼎”(下图),因为其中的“司”就是上图字形,与“后”方向相反,故而被命名为“司母戊鼎”。
但上世纪70年代,学者发现商代的字体较自由,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所以“司”和“后”字形可以一样。尤为重要的是,“后母戊鼎”更切合祭祀王后的实际情况。因此,如果定名为“后母戊鼎”,意思上更接近“商王之后”,表明墓主生前乃商王之“后”。
1976年,考古妇好墓时发现“后母辛鼎”,铭文风格、形制、花纹等都与“司母戊鼎”一致,说明妇好也是武丁的一位王后。由此反推,“司母戊鼎”应该是“后母戊鼎”,其中“司”应当是“后”的意思,两个字的字形可能相通。
如今,“司母戊鼎”已被公认为“后母戊鼎”,可见商代的“后”已有王后之意。
其次,“后”另一意思指生育养育
甲骨文“后”与“毓”(yù,但先秦时与“后”同音)同用,其中“毓”字形为C、D(见上文“后”字演化图片)。其中,图C犹如一位女性生子的情形(图D是图C的简化),几个小点代表羊水,头朝下是正常顺产,近代大师王国维就认为是妇女生育养育,所以妇女生子应该就是“后”的本义。
如果“后”为生育养育之意,那么夏朝称后就有另一种解释了,即在生产力低下的上古社会,人们希望贤明之人,帮助大家发展生产繁衍人口,犹如父母一样帮助他们、养育他们,或许就此使“后”字派生出“君主”、“帝王”之义,恰如文献所说的“天生民而立之君”。
也就是说,“后”起初不是发号施令,本义是生育、养育,由此引申出“像父母一样养育人民的是统治者”,或者“统治者应该要像父母一样养育大家”。如果真相是这样的话,那么古人说“父母官”也就有了更古老的历史渊源。
根据甲骨文记载,商代“后”似乎并无发号施令与君主之意,因此夏朝最高统治者是否称后也就让人怀疑。不过,既然史书言辞凿凿夏朝称后,那么在没有确凿否定的证据情况下,我们只能相信。
如果夏朝“后”已有统治者之意,那么“后”的演化情况可能为:本义为生育、养育,夏朝时被引申为统治者,后来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发号施令的“司”。最终,不知道什么原因,“后”、“司”、“毓”意思分离。
笔者认为,夏后之“后”解释为发号施令,无疑残酷而冷漠,但解释为生育、养育,由此引申出君王之意,反而更具一些“德”性,更具有朴素的原始社会道德观,也符合儒家笔下的“以德治国”的上古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