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的总编胡锡进讲话(胡锡进是如何当上环球时报总编辑的)

胡锡进,《环球时报》总编辑,知名自媒体人。出道以来,胡锡进的生活就伴随着掌声与责骂。有的人说,胡锡进是坚定的爱国者,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媒体人的脊梁。也有的人说,老胡是没有立场的媒体人,他的发言只是为了迎合。还有的人说,老胡是典型的“两面人”,一边力挺华为,一边用苹果手机。总之,老胡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那么,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如何当上《环球时报》总编辑?

环球时报的总编胡锡进讲话(胡锡进是如何当上环球时报总编辑的)(1)

我们把时间拉回1993年。当时,胡锡进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的一名编辑,过着平淡的日子。三月的一天,波黑战争突然爆发,前方急需战地记者。《人民日报》的领导考虑到胡锡进当过兵,会俄语,就把他派到南斯拉夫。胡锡进非常珍惜这一机会,他把满腔热情投入到采访报道中。

到达前线以后,胡锡进发现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其一,南斯拉夫内战导致物价飞涨。有一次,胡锡进到一家餐馆吃饭。他惊讶地发现菜品的价格在半个小时之内上涨了10%。其二,胡锡进虽然当过兵,但是没有亲历过战争。到南斯拉夫以后,他亲眼目睹战争带来的破坏,内心十分震撼。其三,战争导致交通中断。有时,胡锡进为了采访一个军方将领,甚至要绕道2000公里。尽管如此,胡锡进还是出色地完成了采访报道任务。1996年,胡锡进奉命回国,出任《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编辑。

环球时报的总编胡锡进讲话(胡锡进是如何当上环球时报总编辑的)(2)

不久之后,《人民日报》创办《环球时报》,主要报道国际新闻。胡锡进作为《人民日报》的主任编辑,被任命为《环球时报》副总编辑。那一年,胡锡进37岁,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胡锡进也踌躇满志,他一心想成为总编辑。很快,机会就来了。1999年5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悍然制造“炸馆”事件,引爆全球舆论。胡锡进曾经在南斯拉夫工作,认识许多记者,他是第一个知道此事的中国人。确认消息属实以后,胡锡进立刻将这一事件上报。事后,老胡受到上级的表扬。自那以后,老胡的“仕途”更加坦荡。

环球时报的总编胡锡进讲话(胡锡进是如何当上环球时报总编辑的)(3)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老胡前往巴格达,成为一名战地记者。这更像是一次“镀金”之旅。在伊拉克的一个月时间内,老胡采访了许多名人,发了多篇报道。战争结束以后,胡锡进回到国内。由于资历老、经验丰富,胡锡进回国之后便被任命为《环球时报》总编辑。时至今日,胡锡进已经是《环球时报》“一哥”,他在《环球时报》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