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扫二维码有什么危险(二维码别乱扫wifi别乱蹭)
无论是路边小摊,还是高档餐厅,吃饭结账"扫一扫";无论坐地铁公交,还是骑共享单车,拿出手机"扫一扫";无论下载新软件,还是结识新朋友,打开微信"扫一扫"……毫无疑问,"扫码时代"已经到来。如今,二维码已涉及中国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成为金融支付、身份识别、信息查询等各类应用的载体。但,这些黑白相间的小方块,你真的了解吗?近日,西安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任方副教授在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栏目为大家揭秘了"二维码"与网络安全的那些事!
任方,男,1981年1月生,密码学专业博士,西安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会员、中国密码学会会员,西安邮电大学信息对抗技术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与密码学,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基于图像的信息隐藏技术、基于纠错码的后量子密码技术、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等。承担或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1项,企业合作项目3项。在《IET Information Secur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被SCI、EI收录10余次。授权专利3项。曾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全国高等学校通信课程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
"实际上手机扫描了二维码之后,是由软件把二维码中的信息翻译出来或者说是解码出来,这种信息有时候可能是一些文本,有时候可能是一些链接,会把你指定到一些特定的网站或者是应用程序的接口上去,所以二维码本质上它相当于是信息的一个载体或一个通道。"任方副教授这样解释道。看起来复杂,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借助网络,想要生成一个二维码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随便打开一个二维码的生成软件,当我们输入了这一串字以后,点击生成二维码,这个在线程序就给我们生成一个二维码,扫完以后就是我刚才输入的这段文字。"
正是由于操作便捷、成本低,而且这些成堆的、复杂的黑白小方块,一般人无法用肉眼识别其真伪好坏,如今,二维码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新武器。扫码送好礼、扫码抽大奖、扫码刷单挣钱、扫码投资理财等诈骗形式层出不穷,受害人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正如任方副教授所言:"扫完二维码,如果它指引我们到一个恶意的网站,或者是一个假冒的网站,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有可能会面临一些个人信息的损失,比如说个人的身份证号、电话号、通讯录等等,也有可能导致我们有经济上的损失,比如说银行卡的密码或者交易时候的验证码被窃取。"
虽然这些后果并不是由二维码本身造成,但它可是罪魁祸首的重要环节。不过大家也不必"见码就慌",因为二维码或许并没有你想象中得那么厉害。任方副教授说:"二维码它本身的信息量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它里面很难去直接隐藏一些病毒或恶意软件,它一般是指向一个链接,那个链接可能会指向恶意的软件或者是病毒。"所以,在不能确定二维码来源可靠时,大家最好不要乱扫码,扫码之后跳转的页面一定要仔细查看,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内容不要轻易输入,及时退出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任方副教授提醒大家,不安全的wifi不要轻易蹭,当心为了省流量而泄露了个人信息:"因为当我们去蹭别人的wifi上网的时候,我们手机或我们的移动电脑所发出的所有信息,是要经他的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的,实际上我们的数据可以说是完全被他们可以看到的,如果恶意wifi设置者的能力够强的话,他有可能会从我们的数据包里面提取分析出来我们的银行卡密码、我们某一次交易的验证码,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财产上的损失。"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西安邮电大学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西安邮电大学新闻网、本科招生官微,陕西电视台、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