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向110年前被屠杀的华人道歉(墨西哥举办展览)

墨西哥终于开始正视屠杀华人的黑暗历史。一百年前,303名华人在墨西哥北部城市托雷翁惨遭屠戮的事实一直湮没在历史地表之下。墨西哥对此长期保持缄默。为了提醒人们种族仇恨的危险,墨西哥城的一座博物馆近期举行了一场展览,反思过往的血腥历史。

浮出历史地表

据BBC中文网援引历史学家的话说,这是美洲史上最暴力的一次大屠杀,303名华人在墨西哥北部城市托雷翁惨遭杀戮。但是在墨西哥,“托雷翁大屠杀”这段历史却没有多少人清楚。有关那段历史的学术研究很少,而在托雷翁历史档案中,大屠杀也极少被提及。

托雷翁阿罗塞纳文化博物馆研究院的库阿德罗斯说,大屠杀已经被遗忘了一个世纪。“整个社会保持缄默,不想承认自己参与了那场暴力,而解决这个可怕的历史事件的最好办法就是闭嘴不谈。”

大屠杀是在墨西哥革命中发生。那场革命始于1910年11月20日。在随后的六个月里,叛军击败了·波费里奥·迪亚斯领导的联邦政府军队。到1911年5月,政府军坚守的地盘所剩无几,其中有北边的托雷翁市。

叛军很快占领了托雷翁

当时很多华人在托雷翁落户,其中很多来自中国南方的广东,不少都是逃荒来的。也有不少人是躲避美国特别是加州的种族迫害而来到墨西哥的。1911年,托雷翁大约有600华人,大都做买卖,种地或开洗衣店。

1911年5月15日清晨,效忠革命军创始人弗兰西斯科·马德罗的两千多士兵抵达托雷翁。驻守托雷翁的联邦政府军没开几枪就逃跑了。接下来几个小时,托雷翁陷入无政府状态。

据大屠杀事件的相关研究,一开始,当地几十居民抢劫商店,特别是华人店铺。攻击者指责他们支持迪亚斯的军队,因为有联邦军士兵从华人店铺里朝外开枪。但是这个说法从没有得到证实。不过,毫无疑问的是抢劫行为很快演变成对华人的极端暴力。

“到下午,托雷翁街头到处是死尸,整个城市臭气熏天,那场面,没有词汇能形容。”目睹了大屠杀的墨西哥记者德尔费诺·雷奥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墨西哥向110年前被屠杀的华人道歉(墨西哥举办展览)(1)

遭屠杀的华人尸体被带走

历史学家吉曼内茨说,暴徒凶残地屠杀华人,根本不管他们中还有妇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那场暴力不是为了争夺托雷翁的控制权。“这种侵犯行径已经超越了战斗。屠杀的手段显示出其仇恨心态已经远远超出了战争的心理状态。”

杀戮源于仇恨

一些历史学家一致认为,与其它拉美国家以及美国一样,墨西哥也笼罩在针对亚洲和阿拉伯移民的排外和种族歧视气氛中。比如,墨西哥东北有的地方实施立法,禁止墨西哥妇女与华人男子通婚。

而在托雷翁,针对华人的敌视更强烈。当地人认为亚洲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这种情绪最终在1911年5月15日凌晨爆发了。大屠杀发生后,中国要求进行调 查,惩罚肇事者。当时的中国与墨西哥签订了友好和贸易协议。弗兰西斯科·马德罗总统领导的政府提出给予赔偿,但是赔偿金从没有支付,因为他在1913年被 暗杀了。

许多幸存的华人逃离了托雷翁,而那些留下的华人几十年来一直闭嘴不谈这个历史事件。墨西哥方面也一直保持沉默,直到2000年才对华人社区做出数笔赔偿。

举办展览进行反思

据埃菲社报道,今年2月,为了提醒人们种族仇恨的危险,墨西哥城的一座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展览,重提这段墨西哥想要忘记的历史。

这家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区负责人琳达·阿塔奇说:“这个主题是国家历史的一个污点。而了解国家历史可以成为墨西哥人反思自身行为的一种途径。”

阿塔奇说,通过照片、文档和视频资料,这场展览将力求重现这段既没有出现在教科书中,也没有融入墨西哥民族文化形象的历史。

此次展览还试图对移民现象进行思考,并与墨西哥的现状相联系。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中美洲,他们经常因没有合法身份而遭到粗暴对待。

墨西哥向110年前被屠杀的华人道歉(墨西哥举办展览)(2)

展览现场

阿塔奇说:“过去的中国移民来到墨西哥是为了工作、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他们在19世纪末来墨西哥铺设铁路,他们勤劳、能干而且有责任感。”因此,阿塔奇认为,这场屠杀能让墨西哥人警醒,并关注现状。

阿塔奇表示,这场展览的目的既是纪念被杀害的303名华人,也是反思墨西哥境内的移民所处的状况。

种族歧视一直是这家博物馆非常关心的主题。

阿塔奇说:“你一定能想象到,我们为避免再次出现歧视、仇恨和无知所承担的责任有多么大。人们把移民看成不同的、奇怪的人,但应该尊重差异性。移民为他们移居的地方作着贡献,我们至少要做到尊重他们。”

此次展览的展品有托雷翁市档案馆和墨西哥外交部提供的各种材料,包括照片、文档,甚至死难者名单等。

观察者网综合BBC中文网、参考消息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