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百花箐农旅融合发展(宜良米户樱桃甜)

掌上春城讯临近谷雨时节,宜良县北古城镇米户村漫山遍野的樱桃果实红满枝头,一排排蜂房建在半山。薄雾里勾勒出老房子的飞檐斗拱,山下的房子显现出村庄的富裕与活力。从2017年到2022年,记者先后6次来到米户村。6次来访中,记者亲眼目睹米户人如何踏着时代的脚步,爱家乡、为家乡;亲身见证米户人抓住机遇,使一座大山中的小村美丽嬗变。

嵩明县百花箐农旅融合发展(宜良米户樱桃甜)(1)

市民在米户村采摘樱桃。

贫穷过往

米户村坐落在宜良县以北的群山之间。这个大山深处不算起眼的小村庄,却拥有4万余亩原始森林。3月观景台上看樱花白似雪,4月尝“初恋樱桃”甜在心头。漫山遍野的樱桃树下,小村庄墙绘已有“网红”村落的模样,不少主播拿着自拍杆,直播采摘“初恋樱桃”。

2017年,时任米户村党总支书记的李正华站在漫山遍野的樱桃花下笑得灿烂。那一年米户樱桃有了名气,我们便有了采访他的想法。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了解了这个小村的故事——

别看如今米户富裕美丽,2016年之前也曾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前,村内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50人。1978年,李正华被任命为米户大队党支部书记。那时的米户有多穷?李正华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米户村遭遇大旱。天上不下雨,土地干涸龟裂,连稻谷都栽不进去,大队粮食年产量仅60万公斤。由于穷,村里稍富裕点的人家,房子刚盖上的新瓦,转眼就被偷了。

农田灌溉跟不上,产量就上不去,村里人就挨饿。解决水源问题的办法便是修水库,可是缺资金又缺经验。对于是否修水库,村委会班子连开十几场会议,却一直争论不下。

据当年米户大队大队长、如今已年近八旬的叶自友回忆,在最后一场讨论会上,李正华攥了拳头咬着牙说:“一定要修,我来负责!”拳头敲在桌子上,眼睛里透出的却是恳求与坚持。

当时刚30岁出头的李正华都不怕,咱们怕啥!从那时开始,李正华将整颗心都扑到了修水库的工作上。夏天烈日当头,李正华和修水库的队员们几乎都打着赤膊。有时候回到家,妻子和孩子都已熟睡,李正华的背部因为被紫外线灼伤,沾到床板就疼痛难忍,便半倚半靠着睡下,第二天一大早又匆忙赶去水库。

随着米户水库正式通水,当时仅37岁的李正华头发几乎全部掉光。老人都说,李书记是“拿头发换的水库。”水库建成的两年后,村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

守住青山

水库修好了,米户村民肚子虽饱了,但腰包却还是瘪的。意识到光靠种粮仅能维持温饱,远不能带领乡亲致富的李正华坐不住了。通过考察,米户村人根据浙江商人带来的木器加工经验,开始发展集体经济,开起了一家木器加工厂。木器加工厂的产品质高价廉,在十里八村都颇有销路。通过发展木器加工,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里许多人因此挺起了腰杆。这一项看似潜力无限的加工产业,却随着李正华在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的一次考察被叫停。

1989年的一天,李正华带领着木器厂的几名主要负责人,来到当年木器加工制造业最为发达的顺溪镇进行考察。原本兴奋的心情,在考察小队到了顺溪镇后逐渐变得沉重。

李正华回忆,他们到达顺溪镇的时候是夏天,天气特别热。他和随行的同事发现附近一棵树都没有,他们便商议是否再往前走走?这一走就是两个小时,几个人沿着顺溪镇走了四五公里,却连一棵树都没有看见,光秃秃的道路两边,鳞次栉比地建设着木器加工厂。木器厂发出巨大、刺耳的切割机声,厂外堆着许多巨型树木,一圈圈的年轮见证着大树曾经的成长。

考察的日子里,李正华心态发生了变化,重新思索米户村的可持续发展:米户村周边涵养水源的4万余亩原始森林一旦被破坏,将不可逆转。怀着对未来的担忧,李正华与考察小队开了个紧急会议,当场叫停木器加工厂。回到村里,将已生产的木器卖完之后,便将木器厂拆除。

这一举动,在30年后看无疑是具有远见的。但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这似乎与经济发展理念相悖。不少人质疑时,李正华却看得更远——一次贵州考察之行,让他嗅到了樱桃种植的机遇。樱桃养护简单,人人都可以种,还可以形成产业。由于没有养护经验,一些村民抱着观望的态度。可村干部们经过水库建设,已经对李正华充分信任和支持。村干部们说:“对村子的发展他很有想法。”

1993年,米户村种下了500亩樱桃树,开始发展樱桃产业。在宜良县的资金支持下,李正华请来电视台拍宣传片。“米户的樱桃红了”这句广告语传遍了昆明。1998年,米户的樱桃顺利挂果,樱桃红遍山头。

2017年那次来访后,记者问李正华,樱桃发展得这么好,下步打算干啥?李正华笑着指着村里的一幢幢新建起的小楼说,村里人富了,也得讲究精神生活。接下来的时间里,记者又先后两次来到米户村,观看了村里人为迎接春节自己编排的“村晚”,还有针对“扫黑除恶”村民们自编自演的主题节目。表演节目的阿姨为了上台专门染了一头时髦的红头发,与记者探讨起节目准备时的心得体会。两年时间,村民们的精神文明之花也在默默地被灌溉着。

产业发展

2021年4月,记者又来到米户参加米户村首个樱桃节。为了这次樱桃节,村里的种植户一大早就上山摘樱桃了。

“没种樱桃之前,村里交通不方便,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张绍荣欣喜地看到,村里的樱桃树越种越多,游客数量更是一年胜过一年。政府部门出资扩宽并硬化了村内道路,村里不断有年轻人开着小轿车回来,成为“返乡归雁”。樱桃、蜂蜜、土鸡蛋、米户老白干等特色农产品,也日渐成为米户村致富奔小康的标志。

“米户樱桃从来不愁卖。”这是记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村民们说,每年樱桃丰收的二十多天里,前来收樱桃的商人都会将米户堵个水泄不通。这次樱桃节,米户村正式将一种形似爱心,味道甜美的樱桃命名为“初恋樱桃”,以形容这种学名为“玛瑙红”的樱桃“甜过初恋”的好滋味。

樱桃已经这么火了,为啥还要开发新品种?时任米户村驻村第一书记的白文昌解释,这樱桃耐贮存、颜值高,价格高,销路会更好——这叫“产业提质增效”啊!

樱桃节上,村民们的歌舞表演已经有了专业味道;吃樱桃大赛上,半筐樱桃下肚,参赛者直呼“吃不动了”。与樱桃合影的游客络绎不绝,临走时各个手里拎走两筐自摘樱桃,后备箱里摆着大桶的米户老白干和土蜂蜜。

这就是米户村的乡村振兴“后备箱计划”。

乡村美丽

第五次来米户村,是因为一条微博同城热搜“米户樱桃花胜雪”。刚好赶上昆明难得一见的春雪,一树树樱桃花瓣雪白,花蕊粉红,将雪衬得更加晶莹。米户人开始利用短视频媒体,将米户万亩樱桃花作为“卖点”推销出去。

1992年出生的李婷是米户村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进修品牌营销时,课上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审美就得抓住女性和孩子!”在李婷运维的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官方视频号“宜良文化旅游”上,她一袭白裙出镜,在樱桃花间起舞,播放量超过10万次。

现任米户村党委书记陈勋平年纪不大,但与李婷相比,思维不如李婷活跃。李婷形容,两人就像一个家里的两口子,李婷到处争取资金发展建设,陈勋平搞好村内各项事务。因为“配合得非常好”,村子发展开始加速,进入了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樱桃花开前,在村干部的劝说协调下,村里3户人家开起了农家乐。短短两周,生意最好的一家收入超过2万元。就这,还有不少游客埋怨接待能力太弱,找到陈勋平要求多开几家餐厅。

樱桃花谢后不到一个月,头水樱桃上市了。疫情的原因,樱桃节暂时停办。应米户村的邀请,记者第六次来到米户,爬到半山看到天上盘旋着无人机,不少人都已经架起了专业设备。一经介绍,个个都是短视频平台的博主!

站在山上,记者用眼睛记录下了这一幕——李婷头上绑着樱桃发饰,递过来一支樱桃花图案的“嘤嘤嘤”文创雪糕;戴着草帽的陈勋平正在和村民讨论着樱桃果酱制作储存的可行性;山崖绿树青翠,水声淙淙;头顶嗡嗡的除了蜂声,还有正在拍摄的无人机;一颗颗“初恋樱桃”饱满多汁、甜蜜诱人……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翊翔 吴染熙/文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伟/图

责编:莫开井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建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