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再读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上回说到关羽跑到樊城下耀武扬威,被曹兵射中右臂落马。

曹仁见关羽落马,当即率兵杀出城来。关平死命拼杀,将关羽救回寨中,拔出箭头治伤。

但是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关羽的右臂肿成了包子,动都不能动。

关平忙与众将商议说:“父亲右臂中毒箭,还怎么打仗?不如先回荆州调理。”

于是众人去见关羽,关羽问:“你们来有什么事?”

众人说:“我们见君侯右臂受伤,不方便上阵杀敌。众人商议可以先班师回荆州养伤。”

关羽大怒说:“我眼看着就要打下樊城了。取了樊城,就可以大驱直入,杀往许都,剿灭曹贼,安定汉室。怎么能因为小伤而耽误大事呢?你们这是乱我军心!”关平等无奈退出。

如果关羽能听进去意见,选择退兵,那就没有后面的悲剧了。

全则必缺,物极必反,我一直觉得这句话真的是太有道理了。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行。

在逆境中,容易正视危机,时刻保持警惕,避免灾难。在顺境中,容易忽视危机,一不小心就膨胀了,然后灾难就真的降临了。

自古以来这样的案例实在是太多,很多人都是在鼎盛之后,迷失自我,开始走下坡路。前秦苻坚努力几十年,结果淝水一战,导致前秦分崩离析,苻坚也死于他人之手。

不得不说,这种教训其实真的很难吸取。

对于基金,我的习惯是在跌的时候逐渐买进去,然后耐心等待,赚了钱再逐渐卖出。

春节前基金暴涨,我天天都在卖。每天卖了之后,发现第二天还在涨,心中难免后悔。

那时候只能安慰自己,赚了钱就行,不用那么贪心。但是安慰终究是安慰,基金太疯狂,心中总是有再买回去的冲动,一般来讲,春节后也该有个开门红。但是想想历史故事,最终我还是管住了手,其实内心非常煎熬,甚至会怀疑“物极必反”是不是错的。

春节过后,便再次证明,知足常乐,获得收益就是幸福,完全没有必要去追求收益的极致,去赚最后一个铜板,毕竟咱也没那个本事。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再读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1)

众将见关羽不肯退兵,箭伤又好不了,只能四处寻找名医。

一天,一人从江东驾着小船而来,直接到关羽寨前。小校带他去见关平。

那人见到关平,便自报姓名,原来是华佗。华佗敬佩关羽是天下英雄,听说关羽中了毒箭,特地前来医治。

关平问:“您难道就是昔日为东吴周泰治伤的神医?”

华佗说:“正是。”

关平大喜,立即与众将带华佗入帐内见关羽。

关羽本来手臂很疼,但是又怕怠慢军心,不肯躺下休息,便与马良下棋,打发时间。

关羽听说有医生到,将华佗召入。礼毕,关羽给华佗赐座上茶。

喝了茶,华佗便要为关羽检查伤口。关羽脱下衣袍,伸出右臂给华佗检查。

华佗说:“这是弩箭所伤,箭头涂有乌头,毒已浸入骨头,如果不早点医治,这条手臂就废了。”

关羽问:“用什么来医治?”

华佗说:“我自有办法,就怕君侯害怕。”

关羽笑着说:“我视死如归,怎么会怕?”

华佗说:“要在安静的地方立个柱子,在柱子上钉上一个大环,请君侯将手臂穿在环中,用绳子系住,然后用被子蒙住头。我用尖刀割开皮肉,一直到骨头,刮去骨头上的箭毒,然后上药,用线缝合伤口,才能治愈。只是担心君侯害怕!”

关羽笑着说:“就这样?容易,哪需要柱子大环?”当即下令摆酒设宴。

关羽喝了几杯酒,一边与马良下棋,一边伸出手臂,让华佗动手术。

华佗拿出尖刀,令一个小兵捧着个大盆子,在手臂下接血。

华佗说:“我要下手了,君侯别惊慌。”

关羽说 :“随便你医治,我会像世间俗人一样怕痛吗?”

华佗于是下刀,割开皮肉,一直割到骨头,骨头已经发青。

华佗用刀刮骨头,悉悉有声。帐内围观者,全都失色。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再读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2)

关羽喝酒吃肉,谈笑下棋,完全没有痛苦的样子。没多久,便流了一满盆的血。

华佗刮完毒,便敷上药,用线将伤口缝合。

关羽大笑起身,对众将说:“这手臂活动如初,毫无痛感。先生真是神医啊!”

华佗说:“我行医一辈子,从没见过这么猛的人。君侯真是天神啊!”

关羽箭伤治愈,向华佗道谢。

华佗说:“君侯的箭伤虽然治好了,但是要注意保养,千万不要动怒。一百天后,便会恢复如初。”

关羽取来一百两黄金答谢华佗,华佗坚决推辞,说:“我听说君侯崇高的品德,特地前来医治,难道是指望得到回报吗?”

华佗留下一帖药,让关羽用来敷在伤口,然后告辞离去。

关羽刮骨疗毒的事情是真的,只是可能不是发生在襄樊之战之时,为关羽刮骨的医生也不是华佗。关羽左臂中箭,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到下雨,便骨头疼。医生说箭上有毒,毒入骨头,要做手术。关羽便一边喝酒,一边做手术,谈笑自若,不服都不行。现在很多电视中都在争相模仿。

华佗,三国时的名医,是中国几千年医学界的封号斗罗,医术高明的医生往往会得到“华佗再世”的美誉。

华佗给曹操治病,没有给他彻底治好。后来华佗想家了,便请假回去。曹操多次召他,但华佗也任性了一下,以妻子病了为由,就是不去。这下把曹操给惹毛了,将华佗给抓了。虽然荀彧求情,但华佗还是被打死了。

华佗死前,将一卷书给狱吏,狱吏不敢接受,华佗只好一把火烧了。

华佗死后,曹操头风病发作,但是他并没有悔悟,反而说:“华佗能治好我的病。但是这个小人故意养着我的病,来太高自己的身价。即使我不杀他,他也不会将我彻底治愈。”

没多久,曹冲病故,曹操感叹说:“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华佗死在荀彧、曹冲前面,很显然,关羽北伐樊城时,华佗已经死了十多年了。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再读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3)

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曹操得报大惊,召集文武商议说:“云长智勇盖世,如今占据荆襄,如虎添翼。于禁被擒,庞德被斩,我军锐气大挫。如果他率军杀到许都,该怎么办?孤想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

司马懿劝谏说:“不行。于禁等是被水淹,不是战败的,对国家而言,并没什么损失。现在孙刘两家失和,云长得志,孙权一定不高兴。大王可以派使者去东吴陈说利害,令孙权起兵偷袭云长后方,并许诺事成之后,将江南之地封给孙权,那樊城之围就解了。”

主簿蒋济说:“仲达的话很有道理。现在就可以派使者去东吴,不必兴师动众地迁都。”

(三十年后,司马懿推翻曹爽,蒋济出了很多力。)

曹操于是断了迁都的念头,然后对众将感叹说:“于禁追随我三十年,怎么在危急时刻反而不如庞德呢?现在派使者去东吴,那还需要个大将前去抵挡云长。”

话没说完,徐晃站出来说:“我愿意前去。”

曹操大喜,调拨五万精兵,令徐晃为主将,吕建为副将,起兵前往陵坡驻扎,看见东南方有策应,再向前进军。

孙权收到曹操的信,非常爽快地答应了,随即写好回信,打发使者带回去,然后召集众官商议。

张昭说:“听说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想迁都避其锋芒。现在樊城危急,曹操派使者来求救,等事情搞定后,我担心他出尔反尔。”

孙权没来得及说话,忽报吕蒙从陆口赶来,有事禀报。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再读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4)

孙权忙将吕蒙召入,吕蒙说:“云长率兵围攻樊城,我们可乘他远征,袭取荆州。”

孙权问:“孤想取徐州,你觉得怎么样?”

吕蒙说:“曹操远在河北,无暇东顾,徐州守兵不多,前往自然可以攻克。但是徐州地势利于陆战,不利水战,即使得到,也很难守住。不如先取荆州,占据整个长江,再作打算。”

演义中吕蒙说的这话,摆明是在黑吕蒙,这个吕蒙没什么眼光,完全只看眼前利益,只知道荆州好取,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取荆州。

历史上的吕蒙要厉害很多,鲁肃在世之时,吕蒙便偷偷与孙权讨论过荆州、徐州问题。

吕蒙对孙权说:“如果让征虏将军孙皎守南郡,潘璋驻扎白帝,蒋钦率机动部队巡江,应对敌人,我为您去打下襄阳,这样,咱们还要忧虑曹操,依赖关羽吗?关羽和刘备,太狡诈了,反复无常,不能当朋友对待。关羽之所以没有东下入侵,是因为您很圣明,我们也还在人世。现在不趁着我们强壮时干掉他,等我们死了,那还有机会吗?”

孙权深以为然,又与吕蒙讨论取徐州。

吕蒙说:“曹操远在河北,刚刚破了诸袁,在安抚幽州、冀州,无暇东顾。徐州守兵,微不足道,很容易攻克。但是徐州是四通八达的陆路,利于骑兵驰骋,您今天取得徐州,曹操十天内就可以来相争,即使以七八万人守徐州,也未必守得住。不如打关羽,占据长江,壮大形势。”孙权觉得非常靠谱。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再读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5)

吕蒙打仗没话说,但战略眼光跟鲁肃比,真的是差远了。吕蒙说的这两段话,我感觉可能是杜撰出来的,未必是吕蒙说的。吕蒙和孙权说这话的时候,估计也就三十多岁,面对快六十岁的关羽,居然担心自己挂了,关羽东侵,就不怕曹操南下吗?这话让人莫名其妙,这不是咒孙权短命吗?正常来讲,吕蒙图谋荆州,应该也是说等关羽死了,咱们去干荆州。

吕蒙谈徐州中提到,曹操远在河北,破诸袁,安抚幽州、冀州,这个时候荆州还在刘表手里,还没关羽什么事。这个地方也是有疑问的。

无论如何,从吕蒙时代起,已经看不到东吴的野心了。只有鲁肃经常鼓励孙权打江山,当皇帝。鲁肃死后,东吴想的是能捞一点是一点,至于统一天下。

孙权说:“孤本来就想取荆州,刚刚只是试探卿罢了。卿赶紧为孤谋划荆州,孤随后便要起兵。”

吕蒙辞别孙权,回到陆口,探子来报说:“荆州沿江上下,每二十里或三十里,都在高处建有烽火台。”

吕蒙又听说荆州兵马精良,早有准备,大惊说:“如果这样,一时还搞不定啊。我刚在吴侯面前劝他取荆州,这下该怎么办?”

吕蒙想了半天,无计可施,便干脆托病不出,派人回报孙权。

孙权听说吕蒙患病,心中忧郁,陆逊说:“吕子明在使诈,不是真病。”

孙权说:“既然这样,伯言前去看看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